Q:大家可能都了解香港教育學院是一所師範類的院校,師範類的院校內地有很多,如果讓您把香港教育學院和內地的一些師範類的院校做對比,咱們在人才培養上有什麼特色呢?
雖然香港教育學院相對年輕,但多年以來,在亞洲地區師範教育類院校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相當地位和實力的師範類大學。201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教育學院在教育領域中的排名由2014年的第51-100位躍升至全球第15位,2016年的排名又升至第12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在亞洲區,去年已經進入第三名,今年是第二名。所以說,香港教育學院在亞洲地區的師範教育中可以說是具備有一定的影響能力。
剛才提到國內師範類的大學已經培養了很多非師範類的畢業生,香港教育學院主要還是培養師範生,還是以培養老師為主。但同樣會有一些非師範類的學科,比如人文學、社會科學、創意藝術與文化等。當然我們的培養主體還是師範生。香港84%以上的小學老師、80%的幼兒園老師和30%中學老師都是我們的畢業生。可以說,香港教育學院對香港的基礎教育有非常大的影響。
Q:香港本地的公立大學和教育學院相比,咱們學校的特色和優勢是什麼?
提到香港的公立大學,這八所大學各有特色,各有使命。我們通常講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這些學校主要是以研究為主。香港教育學院主要是以師資培養為主,我們稱為「教育為主、超越教育」。近年我們非常重視研究類課程的發展,特別是研究生的課程發展,在這方面較往年有長足的進步。比如,我們現在每年招收內地就讀研究生的人數基本上都是在400人左右。在目前我們總的招生規模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另外,在研究方面的發展是指教師和學生出版論文的發表、以及研究項目和研究經費,這幾年我們都有非常大的進步。希望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能對你心儀的課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應該了解高校的特點是什麼,特長是什麼,這樣考生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做準備了。
Q:其實今年也是香港教育學院的大日子,因為馬上要更名為「香港教育大學」。從「學院」到「大學」的改變,您覺得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我認為這會對香港教育學院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這個更名進程歷經了十幾年,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十幾年間,無論從教學的設計、教師、教育學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影響,不單單是名稱的更新。亞洲家長通常偏重於「大學」這個稱謂,雖然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在開展本科、碩士、博士的課程,但是有些家長和學生可能會認為不叫「大學」就跟其他大學不太一樣。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能夠讓更多的家長和學生得到這個信息,能夠知道這是一所非常值得信賴和有發展前景的大學。
Q:您覺得在未來香港8所公立大學裡面,教育學院的角色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因為我們是公立大學,香港特區政府對各個大學的發展方向有一個基本的定位。對我們而言應該沒有特別大的改變,還是偏離不了教育這個老本行。我們還是堅持以「教育為本、超越教育」這樣一個發展的理念。當然,我們會在研究和學生教育學這方面有一個更大的內涵和外延的擴充。
查看更多>>
Q:您剛才也提到培養非常多的基礎教育的人才,尤其是在香港本地貢獻了很多基礎教育的教師,這是咱們對於香港整體教育的巨大的貢獻。您覺得咱們在教育人才的培養上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的學生畢業進到學校、進到教室裡面馬上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他們會很專業地從事教師的教學工作。在香港,要想成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完成專業證書的文憑課程,就是獲得教師專業文憑(Postgraduate Diploma)。這是一年單獨的課程,假如你的本科專業不是師範專業,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個非師範類大學畢業之後,必須要經過考試多讀一年這樣的課程才有資格去教書。但是在我們學校的畢業生一畢業就不需要再去讀這個課程,自動就有註冊教師資格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師範專業本身就比其他學校多讀一年,其實是由大二開始將實習課程在很大程度上融合到了整個五年的學習過程。其他的大學課程是四年制,而我們的師範專業是讀五年,所以他一畢業出來就馬上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了。
第二,相對來說我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他的教學理論和技巧應該說是非常紮實的,而且是有非常高的教師的使命感。作為教師來說,除了學識、技能,還有很重要的就是教師對教育行業的一種使命感、熱忱。我們在培養學生作為合格的教師的過程中對這幾個方面都非常重視。
Q:剛才講了一些師範專業上面的一些優勢,包括一些獨道的教育理念,您覺得在非師範類的專業上還有什麼可以向考生做推薦的呢?
學校在師範類以外也開設了不少的課程,詳細的課程歡迎大家在香港教育學院官網裡面進行詳細的了解(http://www.ied.edu.hk/degree)。我們在接受諮詢的時候,很多人經常問到的幾個學科如全球及環境研究、心理學、大中華研究、特殊教育、人類與組織發展等跟這些相關的其他學科課程等等,這些學科逐漸也都很受歡迎。因為學生覺得畢業後有一個非常靈活的就業前景。
Q:內地的同學到香港上知名的公立院校,有一些同學不太適應香港的生活,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還是自己的生活都不是很適應,您有沒有什麼見解?包括學校有沒有一些相關的政策幫助內地的同學更快的適應香港的學習生活。
這是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更多的家長和考生自己要了解兩方面的事情。第一,了解自己。自己判斷一下,你個人的性格、學習的習慣,還有以後的就業期望,包括就業和升學的前景發展路線,是不是跟香港的大學所提供的比較吻合。因為有些學生很會考試,成績很高,太過依賴於教科書和老師的指導,但是他們不善於跟別人溝通,不適應跟別人合作的環境。
香港的公立大學有幾個非常大的特徵,最重要的三點體現在:第一,他所提供的課程非常國際化,課程基本上用英文上課,這是第一道門檻,你的英文程度好不好,會不會用英語來看書、做作業、寫作而不是單單考試的問題。第二,你的學習方法,是簡單的完成老師布置一個題目,還是說需要用到其他的方式,用到比較多的與人溝通合作的方式。前些年,有些學校招收了很高分的內地學生,到了之後他不會跟別人溝通,甚至自己的生活自理都成了問題,這樣要他繼續四年或者五年的學習是很困難的。第三,語言環境跟內地的大學語言環境還是不一樣的。在香港有講普通話的學生,但是更多的是本地講廣東話的學生,還有一些是講英語的學生,你要適應廣東話和英語的語言環境,要很快的適應,特別是未來要當教師的。為什麼呢?假如學生畢業以後是留在香港教書,他必須要跟當地的學生打交道。他要有融入當地社會的意識,去了之後才會很快的掌握各種語言和方言。
Q:我們有很多的門檻,您剛才說的一道一道的門檻,可能在內地同學到香港上學需要大家一步一步的跨過去。學校有沒有相關的措施幫助同學很快的融入呢?
當然有的。因為現在大學推行國際化是一個導向,這是不可迴避的。國際化要招收非本地的學生,香港特區政府提供了很多配套政策,鼓勵大學招收非本地的學生。比如宏觀層面的政策,就是希望這些畢業生能夠有機會留在香港工作,為當地做出貢獻。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會為剛剛到校的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幫助,讓他們很快能融入校園生活,融入社會的一些活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