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張新成的賀子秋,從童年到成年都是劇中的小可憐擔當。
賀子秋的媽媽賀梅在和趙華光離婚後,不聽家人的勸阻執意生下賀子秋。可經濟上的壓力,對生活的追求和各種意外……讓賀梅無法照顧好賀子秋,甚至拋下他。
如果沒有遇到李海潮他們,也許賀子秋會一直生活在陰霾中。幸好賀子秋遇到了李海潮他們,讓他能享受到家人帶給自己的光與溫暖。
生活在光裡固然美好,可作為曾經生活在陰霾的賀子秋來說,他好怕照亮他的這束光突然消失。
賀梅處的缺失,周圍人的言語,讓賀子秋特別沒有安全感。為了不再被拋棄,賀子秋一直努力地討好著李海潮他們。
有網友說,賀子秋屬於討好型人格。可我不這麼認為,賀子秋只是比某些人更懂得感恩,比某些人更想要抓住溫暖和幸福而已。
為了能成為官方蓋章的李家人,賀子秋從國外回來後,帶著對李尖尖的愛,對著對成為李家人的希望,徹底開啟了追求李尖尖的模式。
如果比起喜歡來,更希望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李家的戶口本上,那麼,賀子秋的想法,毫無意義。因為就算戶口本上沒有賀子秋的名字,他也是正宗的李家人。
何況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就算賀子秋誠意滿滿熱情滿滿,李尖尖心裡中意的也不是他。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賀子秋知道李尖尖和凌霄成為一對後,備受打擊,感覺自己再一次被拋棄了。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賀子秋的想法有點鑽牛角尖了,即使他沒有和李尖尖成為戀人,他們也依舊是一家人。即使大家不在一個戶口本上,賀子秋也沒被李尖尖拋棄。
很有意思的是,賀子秋撿到流浪狗後,還很孩子氣地跟李尖尖吐槽說,他和流浪狗一樣沒有人要。賀子秋小可憐,你對李尖尖說話的樣子,像極了在撒嬌討糖吃的孩子。
從寶寶變成大人,這個過程看著很長,實際上很短。如果父母在這一時間缺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時是不可逆的。
正如賀子秋一直缺乏安全感,一直在用各種方式尋求安全感。當然,比起很多孩子來說,賀子秋還是幸運地,因為李海潮他們都在用愛來治癒他。
賀子秋無法成為李尖尖的人,可賀子秋的媽媽賀梅已經開始成為李海潮的人了。這個結果,貌似讓人更同情賀子秋了。
如果賀梅和李海潮有一個很好的結果,賀子秋也能以另一種方式成為李家的人,這對賀子秋來說算是另一種圓滿了。
從劇情來說,圓滿什麼的當然好。不過,從劇情傳遞出的意義來說,賀子秋用這種方式成為李家人,少了很多的意義。
因為沒有這些千絲萬縷的牽絆,李海潮李尖尖賀子秋他們都是一家人,都能成為彼此的依靠。
所以說,編劇加的李海潮賀梅這條感情線,可愛是可愛,但弱化了賀子秋與李海潮他們的親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