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刊名家走進慈谿系列活動舉行

2020-12-11 光明日報

11月25日晚上,「我為慈谿寫首詩」全國名刊名家走進慈谿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舉行,也拉開了為期三天的慈谿市積極創建「中華詩詞之鄉」系列活動的帷幕。

本次活動由《詩刊》社、寧波市文聯、慈谿市委宣傳部主辦,寧波市作協、慈谿市文廣旅體局、慈谿市文聯、慈谿市作協承辦。

此次活動得到了中國作協、《詩刊》社等文學團體、文學刊物的關注與支持。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資深主編、有關領導以及各大媒體記者共60餘人應邀出席。

慈谿有崇文尚詩的優良傳統,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千百年來的圍墾、移民、慈孝、青瓷文化為慈谿人文繁衍、詩脈傳承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以「初唐五絕」虞世南以及高翥、袁枚等為代表的歷代詩人,留下了3000餘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為慈谿贏得了「東南詩藪」的美譽。

慈谿曾是全國著名的《詩經》研學之鄉,近年來,面向全國先後舉辦了四屆袁可嘉詩歌獎和兩屆慈谿鄉賢文化詩歌獎,不但催生了一大批優秀作品,而且還推出了一批大優秀詩人。

最近,慈谿通過「中華詩詞之鄉」創建活動,為詩歌走向社會、走向大眾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詩為榮、以詩為樂、以詩育人、以詩養德」的人文氣象正在形成。

來源:寧波晚報(記者陳曉旻、通訊員施唯一)、中國詩歌網

相關焦點

  • 慈谿發布丨《聽瓷》、氧氣音樂節、周杰倫演唱會……這些美輪美奐...
    在慈谿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只為將最美的一面展現給觀眾《聽·瓷》巡演慈谿市文藝演出有限公司(簡稱慈谿市演出公司)是事業單位改制的國有文化企業,是慈谿市專業演出經紀機構之一,負責演出的主承辦工作。公司集文化藝術交流、演出經營、舞美設計製作、演出培訓、企業文化活動、服裝道具租賃等業務於一體的演出經營機構。
  • 「書畫名家進校園」活動走進官渡區第一中學
    墨香潤校園」書畫名家進校園主題活動在官渡區第一中學舉行。八位雲南書畫名家現場揮毫潑墨,向同學們展示書法藝術,傳授書畫技巧,為師生帶來一場書畫藝術盛宴。這也是昆明市舉辦全國第23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的系列活動之一。
  • 全國名刊編輯齊聚澧縣把脈「常德文學」
    紅網時刻常德11月27日訊(記者 鄭江暉)1980年,《桃花源》雜誌誕生,它匯集了文壇巨匠,星光熠熠,曾刊發了丁玲、康濯、蔣子龍、莫應豐、王蒙、莫言、古華、葉蔚林、劉心武、韓少功、陶少鴻等一大批名家作品,也培養了一大批常德本土文學新人和優秀作家。
  • 翰墨傳薪——書畫名家走進校園活動在鄭州中牟縣第五初級中學舉行
    7月14日,由河南省當代藝術館主辦的「翰墨傳薪----當代書畫名家走進校園」活動在鄭州市中牟縣第五初級中學舉行。活動現場,書畫家們對學生進行零距離傳道,把藝術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鍾海濤、賈發軍、洪豐倉、王軍傑、江加旺、趙曉照等書畫家為學校創作了一批精美的書畫作品
  • 《天下梅山寫生勝地》全國藝術名家新化景區採風、寫生、論壇...
    左志鋒表示,「天下梅山·寫生勝地」全國藝術名家新化景區採風、寫生、論壇、展覽等系列活動的開展,是對新化縣文化旅遊的一次全景大描繪,也是匯集全國藝術名家的一場藝術盛宴,更是將新化文化旅遊推向全國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新化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把旅遊經濟打造成為引領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全面鋪開實現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DIY創意T恤繪畫活動在華潤萬家慈谿香格店舉行
    聯商網消息:六一前夕,由華潤萬家攜手奧妙共同舉辦的「我是小畫家」尋找城市之美——DIY創意T恤繪畫活動,5月29日在華潤萬家慈谿香格店舉行。「因為孩子對畫畫非常有興趣,所以會經常報名參加一些繪畫活動。」諾諾的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作為新慈谿市民,我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這幾年慈谿越來越美麗,讓我們覺得在慈谿定居是不錯的選擇。前幾天看到浙江在線發布了「發現城市之美的兒童繪畫」啟事後,就立即與孩子商量報了名。「和諾諾不同,家住嘉景園的晨晨小朋友是華潤萬家各類公益活動與互動活動的積極響應者。
  • 《四川文學》改版升級 全國名刊專家紛紛支招
    《四川文學》改版升級 全國名刊專家紛紛支招   9月14日,由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四川文學》編輯部承辦的「全國名刊專家論壇暨《四川文學》改版研討會」在都江堰舉行。
  • 勾勒鄉村振興新藍圖「天下梅山·寫生勝地」系列活動啟動
    9月22日, 「天下梅山·寫生勝地」全國藝術名家新化景區採風、寫生、展覽、論壇、義賣等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9月23日訊(記者 夏君香)9月22日, 「天下梅山·寫生勝地」全國藝術名家新化景區採風、寫生、展覽、論壇、義賣等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
  • 「戲韻湖南——名家講座進校園」首場活動走進中南林科大
    「戲韻湖南——名家講座進校園」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5月28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全朝暉)「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今天晚上,由湖南省文聯主辦,湖南省戲劇家協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戲韻湖南——名家講座進校園」活動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音樂廳舉行。著名花鼓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邢險峰現場清唱《瀏陽河》,熟悉的曲調和歌詞很快拉近了戲曲名家和現場師生的距離,由她帶來的《「四功五法」是戲劇演員的表演藝術生命》講座點亮了這個夜晚。
  • 名刊專家縱論文學的守正與創新
    11月1日至3日,由四川作協主辦,《四川文學》編輯部、四川作協報刊聯盟秘書處承辦的「2019全國名刊專家論壇暨四川作協報刊聯盟年會」在成都舉行。四川作協黨組書記侯志明、黨組副書記張穎、副巡視員羅勇,《四川文學》主編羅偉章,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刊物主編、副主編,四川作協報刊聯盟成員單位和四川作協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80餘人參加會議。
  • 以「愛」為主「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舉行
    原標題:「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舉行記者從廣東江門獲悉,「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今天(12月12日)在澳門舉行。這是「少年中國說」品牌連續第二年走進澳門。來自澳門濠江中學、澳門青洲小學、澳門培正中學的100多名學生參加了活動。
  • 翰墨書香潤校園:書法名家走進西安北沈家橋小學
    12月19日下午在西安市雁塔區北沈家橋小學,特舉辦翰墨書香潤校園系列活動之北沈家橋小學書法名家進校園及校園書寫大賽展覽活動。活動邀請的書法家們首先在現場舉行了書法名家大講堂和校園書法筆會。通過「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搭建一個由書法家、教師、書法教育工作者、學生共同參與的平臺,充分發揮書法家的優勢和作用,
  • 「名醫名家走基層送健康系列活動」在商丘市中醫院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為強化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護理基礎知識,提升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及服務水平,12月10日上午,河南省中醫護理專業名醫名家走基層送健康系列活動在商丘市中醫院舉行。此次活動由河南省護理學會、河南省護理學會中醫、中西醫結合分會、河南省中醫院主辦,商丘市中醫院承辦。「來自省內的專家教授和同仁歡聚一堂,共同交流學術成果,我們很榮幸能夠承擔這次活動的舉辦和服務工作。
  • 「花開小康路」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音樂沙龍活動舉行
    12月16日,「花開小康路」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音樂沙龍活動舉行,著名詞作家、《嶺南音樂》雜誌社執行主編朱明以及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音樂類入選藝術家等齊聚一堂,總結「花開小康路」東莞故事演唱會暨「茶花杯」全國美麗鄉村主題歌曲推廣晚會經驗,並圍繞如何進一步加強本土藝術人才宣傳推廣進行頭腦風暴
  • 麥家、池莉、馮唐、曹文軒、沈石溪等名家助陣 書展名家活動時間表...
    位於會展中心1號館的主會場,除集中展銷近100萬冊精品圖書外,還將在短短4天內組織開展5大板塊60餘項閱讀文化活動,掀起屬於盛夏時節深圳的文化狂歡。&nbsp&nbsp&nbsp&nbsp本屆深圳書展名家璀璨,50餘位深受讀者喜愛的文化大咖都將做客鵬城。日前,深圳書展公布名家活動時間表,供市民讀者「按圖索驥」。
  • 「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今天舉行
    「少年中國說」走進澳門系列活動今天(12.12)在澳門舉行。當天進行的活動中,包括「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閱讀公益行——「愛的聆聽」澳門專場,以及「少年中國說」粵港澳臺暨海外華裔青少年舞蹈交流——「舞動全城」走進澳門兩項活動。來自澳門濠江中學、澳門青洲小學、澳門培正中學的100多名學生參加了活動。
  • 作家陳新參加「名家看四川走進九寨溝」文學採風活動
    作家陳新參加「名家看四川走進九寨溝」文學採風活動6月6日,由四川省作家協會、阿壩州委宣傳部、九寨溝縣委、九寨溝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名家看四川走進九寨溝」活動在阿壩州九寨溝縣啟動。此次採風活動,為期3天。
  • 讓高雅藝術貼近百姓 四川攝影名家走進社區暢談人生
    四川攝影名家林強走進社區暢談人生。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6日訊(記者 蔣亮) 「就在五年前的這個時候,當時全國媒體正特別集中在報導我和麻風村的故事,我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希望還能在川西高原上看到自己自由而好奇的靈魂!今天,我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9月6日,林強藝術人生走進社區攝影講座在成都市黌門街社區舉辦。
  • 強網讀書節系列活動舉行啟動儀式
    9月14日上午,第四屆「強網杯」全國網絡安全挑戰賽強網讀書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網絡安全科技館舉行>據了解,作為2020全國網絡安全宣傳周系列科普活動之一,本次強網讀書節系列活動以「書香安全、匯智強網」為主題,旨在通過網絡安全相關新書發布及好書推介,面向公眾普及網絡安全知識,進一步推動青少年科學普及工作,綻放科學之美、傳播科學精神,吸引更多網絡英才投身網絡強國建設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