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出國學電影,想要成功被Top5院校錄取,什麼最重要?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作品集、語言、專業成績。不可否認,上述種種都是至關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在我們的申請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總感覺好像缺點什麼?——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其實,很多院校的面試官在推薦信這一塊還是十分看重的。
推薦信是申請海外電影院校時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你心儀名校了解你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你身邊的教授、導師等,進而了解你在學術以及工作中表現的真實情況。大多院校會讓學生提供2 - 3封推薦信,以充實面試官對學生的了解。
注意:一般要求推薦信的作者對於推薦人有相當高的熟識度和認可度,最好推薦人還要在自己的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 第一封:學術推薦;找自己的導師或教授作為推薦人
● 第二封:工作推薦;找近期合作的實習老闆作為推薦人
● 第三封:能力、活動、實踐推薦;最好找近期參加的
一般來說,推薦信都是作者根據被推薦人的情況寫下來的文書。
我們都知道申請季比較緊張的時候,導師評審們都太忙了,沒有時間來根據每個同學的性格特點來逐一分辨 ,所以大部分都是申請學生自備的一份推薦信來給導師做進一步更改和認可。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但有時候自己準備的推薦信經常顯得很幼稚,很難去讓人信服這是教授寫的文書。那是因為大家在準備的時候有很多誤區。
到底應該怎樣避免這些誤區?從而讓自己的推薦信提升一個檔次,同時加大你推薦信的信服度。
寫推薦信特別容易涉及到的四大誤區
一般美國大學研究生的申請,要求3封推薦信。有些同學就去找自己大一大二大三的導師各寫一封,介紹自己不同階段的不同項目。
但在這些導師的推薦信當中,反反覆覆描述著相似的內容,比如關於你對學術的熱愛,課程上的成績等。其實這樣,對自己的留學申請幫助並不大。
推薦信主要描述的都是你自己的學術能力,在推薦你其他的能力性格上就浪費了兩篇推薦信的內容。所以寫推薦信的時候,同學們產生的最大的誤區一就是,拼命的用華麗的語言來突出被推薦人的特性,但是忽略了推薦人和推薦內容設定方向的重要性。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建議:在找推薦導師之前仔細考慮想讓申請學校看到的自己的特性,萬不可急於求成,找了多個年級的導師給自己寫推薦信。
要知道,申請最重要的過程是「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應該被推薦的能力,從而找相關的推薦人。
有些同學不知道到底應該在推薦信放些什麼內容,就把自己的經歷實踐又羅列了一遍。
例如:
● 「He decided to embark on a journey…」
● 「She dreams to become an engineer to help people…」
這樣的推薦信,讓別人感覺推薦人和你關係好到你的一切他都知道。這樣就感覺不是那麼真實。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建議:用客觀的角度進行描述,即便是表揚你,讚美你,也是依據一個個事實來表達的。避免寫出很長的課程和活動的名字,避免在推薦信裡面有大面積的重複。不僅浪費字數,還增加了推薦信的不可信度。
是的,為了讓你的推薦信更真實可信,可以寫一些你和推薦人和你共事的經過,但是沒有必要把你們怎麼認識,項目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前前後後的像睡前故事一樣講出來。真正推薦人的權威是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概括的,沒有必要把事情從頭到尾的都概括一遍。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建議:簡單敘述事件,並用描述能力特點的關鍵詞加以概括總結。或者找你的申請導師,互相校對一下自己寫的文章。
有很多人想要盡力在推薦信當中通過導師口吻描述自己的好處的時候,用詞不當,適得其反。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建議:國內同學的寫作習慣是想把一件事情表達的高深莫測,覺得自己的表達能力特別高大上,但是這就往往使英文閱讀者產生了很多困惑和質疑。
大家可以把自己寫的句子翻譯成中文,直接理解它所表達的內容。如果有些詞彙和句子你連中文都解釋不清楚,那麼英文寫作就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