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特殊患者。該患者因為對自己的身高感到不滿,在國外做了斷骨增高手術,結果導致雙腿嚴重感染無法行走,甚至面臨終身殘疾。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磊介紹:這名患者當時是拄雙拐來我院就診,通過拍X片發現雙小腿做了增高手術,骨折斷端沒有完全癒合好,手術部位的皮膚有炎症反應,患者自訴此前在國外做過斷骨增高手術,目前,仍然不能獨立行走。
「斷骨增高手術」是什麼?它會帶來什麼危害?如何才是科學增高?
什麼是「斷骨增高」?
所謂「斷骨增高」,其實在醫學上更多是用「肢體延長術」來稱呼它。這種手術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可是由於其嚴重的副作用,一直發展受阻。直到二十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伊力羅夫(Ilizarov G.A)才發現一種行之有效肢體延長術方法。
而所謂的斷骨增高也屬於肢體延長術中的一種類型,即通過人為製造骨折間隙,再通過軸向加壓以及骨折間隙加壓(通過鋼針強度實現)能刺激成骨骼填補間隙,達到增高的目的。
而肢體延長術真正的目的是用於治療因較大的骨缺損(感染、創傷、腫瘤等骨切除)所致肢體短縮、多種原因的身材矮小、骨骺損傷後的肢體不等長等傷病。也就是說,現在的肢體延長術主要使用在幫助肢體畸形的患者恢復正常的生理形態和功能方面。
例如:應用短縮-延長技術在高能量爆炸導致的小腿嚴重創傷保肢中的療效。目的主要是為了讓這些很多是家庭裡面頂梁柱的壯勞動力減少損傷後的感染風險與殘疾可能,以求恢復工作能力,以減少社會負擔及家庭壓力。
不恰當使用可能終身殘疾
「斷骨增高」這種手術風險極高,多年前,我國就明確出臺相關規定,對此類手術進行嚴格管控。
王磊介紹,斷骨增高手術是根據肢體組織在一定的力量刺激下可以再生的原理,把小腿或大腿的骨頭「斷開」,然後在體外安裝具有牽伸作用的外固定支架,每天不超過1毫米的速度,將肢體緩慢延長到滿意的長度。
此前,原衛生部出臺的通知中,明確規定:「肢體延長術是一項骨科臨床治療技術,不屬醫療美容項目,醫療美容機構不得開展此項技術。開展該項技術的醫療機構,應為具備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或骨科專科醫院,具有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骨科」診療科目。」
同時,斷骨增高手術風險極大,具有多方面的危害。
王磊介紹,在實施斷骨增高手術時,外固定「增高器」的鋼針要穿透術者的雙腿,可能損傷腿部的血管、神經組織,造成感染,甚至引發骨髓炎,造成殘疾。
如何科學增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教師張亞菲介紹:在運動方面,16、17歲前,多做一些跑跳的練習,來刺激骨骼生長,做些拉伸練習,增加骨間距,到17歲之後,骨骼趨於完整、趨於成熟。多做負重練習,中大強度的負重練習,可以讓青少年受益一生。
專家表示,除了運動,營養方面也要跟上,青春期時,要補充膠原蛋白和蛋白多糖、鈣、鎂、鉀、銅等骨營養素,讓骨骼富含彈性、增強硬度。
多喝牛奶,多運動:牛奶補鈣,運動等可以在青春期提高人的身高潛力。
營養充足,均衡飲食:身體有充足的營養,你的身體才會有長高的動力,君不見建國以來我國人均身高節節攀升。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身高成長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多鍛鍊:鍛鍊背部肌肉與頸部肌肉,不駝背,保持脊柱挺拔,可以讓你的身姿挺拔,把1.7米發揮出幾乎1.8米的效果。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