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阻撓民眾參加海峽論壇!臺學者:逼大陸中止ECFA?

2020-12-18 騰訊網

蔡英文

你好臺灣網9月4日消息 繼封殺愛奇藝、處罰淘寶臺灣後,民進黨當局3日宣布禁止島內舉辦海峽論壇相關活動,並恫嚇臺灣民眾和民間團體勿輕易參加,甚至視訊也不行。臺灣學者潘華生今日認為,蔡當局不斷加強限制兩岸經貿交流,「似有意逼大陸中止對臺讓利的ECFA」,藉此實現「經濟脫陸」的企圖。他擔憂,若中止,出口依賴型經濟的臺灣,發展將面臨無限風險。

資料圖

大陸日前就ECFA期滿十年是否繼續執行問題回應稱,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不斷以各種藉口和手段,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只會壓縮臺灣經濟的發展空間,直接損害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來源:你好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蔡當局硬阻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出昏招加深兩岸鴻溝
    陸委會聲稱,曾永權、林中森兩人申請的是為大陸官方主辦的對臺宣傳活動,臺方「指標性」退離職人員此時赴大陸參加該活動仍具敏感性,呼應配合陸方宣傳有所不宜。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2009年開辦迄今邁入第10屆,除去年由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親自出馬外,其餘都由副主席出席。
  • 學者:海峽論壇將為兩岸民間交流開啟新的歷史篇章
    在這種情勢下,海峽論壇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在兩岸之間的角色和功能自然更加突出。兩岸基層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藉此機會可以增進了解,增加溝通,融洽情感,化解心結,縮短心理距離。  兩岸關係的新變局與中國大陸的戰略定力  當前島內政局躁動不安,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特別是巴拿馬與臺灣無預警「斷交」後,臺灣當局高層為轉移焦點、推卸責任,故意將矛頭指向中國大陸,不止一次對外放話稱,將會重新評估兩岸情勢,要對中國大陸展開「報復」,禁止大陸官員和部分學者訪臺。
  • 蔡當局杯葛海峽論壇,大陸依舊保持定力
    甚至連綠營人士、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都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挑釁大陸,導致目前兩岸敵意螺旋升高,「只要戰爭發生,(臺灣)後悔就來不及了」。這無不反映臺灣民眾對當前臺海局勢的擔憂。還好,在這種壓抑而緊張的氣氛中,迎來了一個重磅的、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海峽論壇將於9月19日開始在福建舉辦。往年,海峽論壇都是安排在五六月份舉行。
  • 蔡當局非逼大陸動手?學者:蔡英文鼓動島內「反中」情緒
    蔡當局非逼大陸動手?學者:蔡英文鼓動島內「反中」情緒 2020年02月21日 15: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近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蔡英文蔡當局只選擇美國,卻不修補與大陸關係。蔡當局的做法就像是要逼大陸非打臺灣不可。如果這樣的情況一再惡化,大陸會採取什麼行動,其實很難評估。  學者分析,「臺灣的武器不是真的武器,臺灣最好的武器是情感、軟實力」,如果兩岸可以回到「九二共識」,就可有一個緩解的空間,現在是幾乎沒有空間。
  • 阻撓兩岸交流 蔡英文比陳水扁手段更狠
    作者 富權  在昨天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有多家媒體關注蔡當局阻撓兩岸交流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近期確有一些大陸團組和人員赴臺交流受阻。去年「五二零」以來,蔡當局不僅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改變兩岸現狀,而且在島內放任和助推「去中國化」的「臺獨」分裂活動,採取各種方式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煽動兩岸民意對立。人們不禁要問,這一年來,民進黨當局為兩岸民眾做過什麼好事?為在臺灣的大陸同胞做過什麼實事?答案顯然是沒有。
  • 學者:蔡英文在逼大陸對臺灣進行經濟制裁嗎?
    面對嚴峻的臺海形勢,蔡當局不僅不收斂、不收手,妥善、謹慎處理兩岸關係,反而更加猖狂,不僅與美溝結,強化美臺軍事關係,企圖「以武拒統」、「以武謀獨」,而且還在經濟上配合美國制裁大陸,打壓陸資陸企,持續出臺阻撓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政策舉措。這不僅增大了臺海政治軍事風險,而且也給臺灣經濟發展帶來新風險,似乎蔡在有意逼大陸出手實行經濟制裁,以此實現兩岸「經濟脫鉤」與政治「獨立」。
  • 臺灣學者:ECFA是大陸讓利給臺灣的「不平等協議」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在9月屆滿10年,針對ECFA是否續籤,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楊坤鋒表示,蔡政府曾指ECFA沒有期滿問題,且稱中止協議須經雙方協調,說法過於樂觀。事實上,臺灣毫無話語權,ECFA反而是大陸優渥的政治籌碼。
  • 蔡英文想給大陸媒體「穿小鞋」,此時臺媒有個擔憂
    24日,有臺媒刊登報導,題為「政治防疫,兩岸媒法溝通」,批評民進黨當局以防疫為藉口,實際上是給大陸駐臺灣媒體「穿小鞋」。報導還抨擊蔡英文當局「政治防疫仇中,毀兩岸安全閥」。文章稱,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蔡英文當局至今不讓大陸媒體派人赴臺輪替,各大陸媒體只能讓原本駐臺記者不斷延籤,雖然大陸記者獲準延籤,但大部分大陸記者明年1月要返回大陸過年。如此一來,有可能形成「自然清退」,到明年1月過後,恐怕島內就沒有大陸媒體駐臺採訪了。
  • 【海峽論壇】「臺灣團擠滿廈門機場」的感動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陸委會指稱海峽論壇搞統戰分化,禁止臺當局的官員登陸出席,還對海峽論壇的出席者進行了層層阻撓,新黨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因涉所謂「國安法」被限制離臺,也無法參加。
  • 「恐嚇」民眾阻止海峽論壇?蔡英文為「脫鉤」動作不斷!
    前幾日臺灣方面宣布了所謂的「禁令」,禁止在臺灣地區舉辦與海峽論壇相關的一系列活動,不希望臺灣地區的民眾參與到視頻連線中,這些行為明顯不利於海峽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是對兩岸關係沒有一點好處。
  • 臺學者:蔡英文不斷「切香腸」或觸大陸底線
    若在美國大選前發生所謂的「美臺實現建交」,那麼,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再繼續忍讓,定會採取行動修理臺灣。中美對抗,臺學者擔憂大陸提前對臺「動武」據報導,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人員已到達廈門,進駐酒店進行隔離,此次一共有32人抵達大陸參加兩岸論壇會。
  • 蔡英文阻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 臺媒:民間交流大門被關上
    《聯合報》稱,國民黨是以對岸「正式邀請函」向「總統府」提出申請,由曾永權及智庫副董事長林中森率訪問團,6月8日至11日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這也是吳敦義去年就任黨主席以來指派的第一個國民黨正式訪問團登陸,「與對岸進行交流及面對面的訪談,具有重大意義」。加上今年適逢「海峽論壇」十周年,這也讓其更受關注。
  • 國務院臺辦就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成果等答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日前在福建廈門舉行,請發言人介紹一下本屆論壇取得了哪些成果?馬曉光:儘管受到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仍順利舉辦,大批臺胞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正如汪洋主席發表視頻致辭中所指出的那樣,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 百般阻撓兩岸交流,民進黨在怕什麼?
    在12月9日,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將在廈門、臺北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不出意外的話,民進黨肯定也會出手阻撓兩岸舉行的這一次峰會,臺灣陸委會之前就發布了通知,希望參加會議的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的相關規範。
  • 蔡英文為何不讓民進黨人參加海峽論壇?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9日又在中常會上公開稱,民進黨明文規定不允許黨公職人員參加「海峽論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還稱,相關行為可能會「觸法」,「為顧及民進黨黨員人身安全、恐不慎觸法引發爭議及疫情防治等諸多方面考慮,要求全體黨員切勿參與海峽論壇」。
  • 港臺腔:祭「三禁」、擋海峽論壇,民進黨色厲內荏
    來源:海外網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圖源:臺媒)再過幾天,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將在福建舉辦。儘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本屆論壇仍受到兩岸各界廣泛關注。臺灣有關黨派團體及各界代表人士將赴閩出席論壇活動。在海峽論壇的現場,兩岸同胞見證了公布兩岸直航和「大三通」、發布惠及臺胞政策措施等重大時刻,見證兩岸各領域各行業籤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在這裡,無論是探討文創旅遊,還是交流基層發展經驗,兩岸同胞都能實現良好互動,積極交流,共敘親情鄉情,共謀民生福祉;在這裡,青年人一直是這場盛會的主角,從青創先鋒匯、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活動到金點子創意大賽、新青年新世代領袖特訓營,論壇所屬的這些活動青春熱力十足,努力貼近青年
  • 朱立倫:大陸軍機持續巡臺,只會造成臺灣民眾反感
    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在新北市林口區參加"雙十"典禮,被問到大陸軍機持續巡臺,朱立倫說,大陸任何的"挑釁行為
  • 臺灣當局阻撓兩岸交流 螳臂當車必遭唾棄
    你好臺灣網9月11日消息 海峽論壇召開在即,民進黨當局「陸委會」拋出「三禁止」,並搬出所謂的「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恐嚇民眾。自上臺以來,為了阻撓兩岸交流,民進黨小動作不斷,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民進黨出於「臺獨」目的,不斷為兩岸交流設置障礙,其倒行逆施的卑劣行徑,只會葬送臺灣的前途和未來。張文生指出,大陸決定9月19日召開海峽論壇,但在論壇召開之前,臺灣「陸委會」就發表了一篇新聞稿,禁止臺灣的任何政黨、任何工作人員、社會團體,甚至包括臺灣民眾出席海峽論壇。
  • 蔡英文為何不讓民進黨人參加海峽論壇?背後深意耐人尋味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9日又在中常會上公開稱,民進黨明文規定不允許黨公職人員參加「海峽論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還稱,相關行為可能會「觸法」,「為顧及民進黨黨員人身安全、恐不慎觸法引發爭議及疫情防治等諸多方面考慮,要求全體黨員切勿參與海峽論壇」。
  • 公然恐嚇臺灣民眾,蔡英文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臺灣陸委會禁止在臺灣舉辦海峽論壇(圖片來源於網絡)臺灣「大華網絡報」1日發表臺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為了捍衛自己不得民心、還在苟延殘喘的政權,整個心思都放在如何延續其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