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法律職業資格主觀題考試已經過去了快一個月,現在還沒有出成績。這個情況可把考主觀題的過兒們可愁壞了,為什麼呢?因為從主觀題結束的第一天,大家就開始等著成績,可謂是夜以繼日、夜不能寐,但司法部爸爸總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巋然不動。
大家在微博上可是熱鬧非凡,什麼猜想都搞了出來,更有甚者,把列印成績單那個顏色界面作為過還是不過的區分標準,發明了「三色論」,即如果界面全為綠色就表示通過,如果最後一行不是綠色就表示死翹翹。
對於這個「三色論」,大家以為只是茶餘飯後談資,但很多過兒那可是深信不疑,如果發展自己顏色不對,那驚慌失措的樣子可愛極了。小編只能說:高,太高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官網上發布的時間是2021年1月中旬前出成績,那麼問題又來了,大家現在熱烈討論的問題是什麼呢?大家能從黑體字部分看出來嗎?
沒錯,就是這個「旬」的含義,這個「旬」字到底代表1-10,還是代表1-15,還是代表1-20,對於這個疑問,派生出的幾大陣營都堅持自己的觀點,誰也不服誰。對於「旬」字的解釋學說那可見一個熱鬧非凡,不過小編覺得司法部這個「旬」字應該是代表1-15,不過我沒有什麼理論學說支撐,我只是憑直覺。
為什麼大家這樣在意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到底過還是不過呢?這個問題就只有學法的容易理解了。因為以前號稱「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改革為了這個一年兩考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後,必須第一考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通過後,才有資格考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在法律職業客觀題和主觀題都通過後,你才能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那重要性比任何證書都寶貴,因為你想做律師、做法官、做檢察官、做公證員等你都必須要有這個證書,否則寸步難行,即使你靠熟人進去工作了,那麼你也只能打打雜,跑跑腿,做些輔助工作,這對於法學生來說,難受程度直接飆升到最高等級。但不工作吧人又要恰飯,工作吧沒證沒人要,不像別的專業的學生還可以靠專業來吃飯,所以理解這個證書對於他們的重要性了吧!
法學生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勸人學法,千刀萬剮。當然,這雖然只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法學生確實很辛苦,如果想要走的遠、走的長久,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並且學精。這蛻變真是痛苦的過程,那麼多部的法律條文、理論學說需要他們去掌握,心態差的直接就受不了了。但任何蛻變其實都是痛苦的過程,但收穫的喜悅也是別人體會不到的。最後希望等待成績的過兒們都一考而過。感謝你的閱讀。
喜歡小編可以關注我,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