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市政動物園收留了一隻長相特別的小傢伙,這是一隻叫做南美貘的動物,不過它是很罕見的白化個體。
這隻南美貘寶寶是人們在聖保羅州的皮耶達德市野外的草叢裡撿到的。一身雪白的它在草叢裡十分明顯,但它的母親並不在身邊,可以想像得到,因為它這鮮豔的顏色,所以貘媽媽拒絕了繼續照顧它,把它丟棄在草叢裡自生自滅。
它剛被撿到的時候,預計出生才10天左右,當時這隻貘寶寶又瘦又虛弱,還有脫水的症狀,應該是餓了好幾天。一般南美貘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體重在6.8公斤左右,之後每天至少增重0.5公斤,如果這隻貘寶寶是貘媽媽正常餵養的,那麼出生10天應該有接近12公斤了,但人們撿到它的時候,它才9公斤。
經過動物園兩周的悉心照顧,貘寶寶的體重已經增加到了12.2公斤,精神也比剛來的時候要好多了,每天昂著頭吸著它的小鼻子,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跑來跑去地要奶喝,那畫面別提多萌了。
這隻白化的貘寶寶未來應該會繼續住在動物園裡,畢竟它這一身雪白實在太惹眼了,在自然狀態下應該是無法存活的。
這小傢伙雖然很不幸,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拋棄了,但它遇到了好心人救助,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我們也有機會能見到罕見的白化野生貘的個體。
貘,音同墨,是一種長得很像豬的食草動物,現存1屬5種,其中一種生活在亞洲,其餘四種都分布在美洲。這隻白化的貘寶寶,生活在南美,有人管它叫南美貘,也可以叫巴西貘或低地貘,是現存貘家族裡數量最多的一種,但因為它們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步縮小,所以它們依然被列為瀕危動物。
正常情況下,貘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上有著一條條白色加斑點,仿佛西瓜皮一樣的紋路,這一點很像野豬寶寶。成年以後它們身上的紋路會褪掉,變成泥土一樣的褐色,平時這些南美貘也躲在水裡或泥巴裡。和泥土混為一體,這是它們自我保護的方式。
貘是很害羞的動物,遇到敵人不是躲起來,就是拼命逃跑。它們的天敵包括美洲虎和美洲獅,因為喜歡待在水裡,它們也會被蟒蛇和鱷魚捕食。這時候一身保護色就相當重要了,但白化的南美貘,就算跑得很快,因為一身顯眼的顏色,很容易成為掠食者的目標。
成年貘平均體重在220公斤左右,肩高77~103釐米,體型不算小,相對來說也不好對付。通常被捕食的多是貘的幼崽,所以這隻白化個體會被母親放棄,也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不意味著白化個體一定沒有在野外存活的可能性,2014年曾經有攝影師拍攝到成年的白化南美貘,相信它的反應要比它那些褐色的同類更敏捷,要不然真想像不出它是怎麼在殘酷的自然裡活下來的。
南美貘平均2年才受孕一次,一次只生一胎,貘寶寶6個月斷奶,但要在媽媽身邊生活一年多的時間。這就使得貘的數量大量減少時,要花費很長時間休養生息,才能讓它們的種群數量逐漸恢復。可惜的是動物園救下的這隻白化個體,對於生活在野外的南美貘群體,是沒太大貢獻了。
巴西作為南美洲重要的國家,如果想要發展,必然會削減附近的雨林面積,從而導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數量減少。在南美,野生動物面臨的最大危機不是偷獵,而是人類活動的影響,森林變為耕地,城市範圍不斷擴大,能夠和人類相處融洽的動物才能活下來,而那些無法和人類共存,又很難人工繁育的動物,可能註定會走上一條滅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