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就哭,TA想要的,其實並不是你不要離開……

2020-12-18 寶寶知道

  孩子入園哭鬧怎麼辦?這是一個提起來就頭疼的問題。

  不管家長在此前做了多少準備工作——從學吃飯到學上廁所,從提前適應幼兒園到多去遊樂場跟小朋友們做遊戲,家長們還是無法保證,孩子能在入園之初就能輕鬆和父母說再見。

  「一個哭了,其他孩子都跟著哭。」一位幼兒園老師說,「不過,這都是常態了。」

  老師頭疼,家長也頭疼。

  「一開始孩子還挺高興的,但一接近幼兒園,臉色就變了,再聽見其他小朋友哭,我們孩子就忍不住了。」朵朵初入幼兒園的場景,現在依然能浮現在媽媽眼前。

  「她就是純哭,也什麼都不說,還哭不出聲,就吧嗒吧嗒掉眼淚。」

  「我一看,也有點不忍心了,就說,媽媽晚上來接你好不好?」

  「其實我當天想讓孩子姥姥來接的,一看這樣肯定得我自己早下一會班來接了。但孩子還是抱著我不說話,一直哭。」

  「後來她適應了,上幼兒園比什麼都積極。孩子就這一陣,過了這段就好了。」

  朵朵的媽媽是一位和藹溫柔的職業女性,非常樂意陪孩子玩,因此朵朵的安全感建立得也比較好。

  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比如一諾。

  「其實本來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沒什麼,但好巧不巧地有急事需要出差,然後一連4天都在外地,而且特別忙,沒顧上給家裡打電話。」

  「回來後孩子不理我,就像跟我賭氣似的。回頭再送幼兒園,就說什麼都不去,趴在床上怎麼都不起來。」

  「我脾氣也有點急,直接拎著他去幼兒園了。然後孩子哭得那個撕心裂肺啊。」

  「扭過頭去,我就後悔了。但後悔又能怎麼著呢?書上說不能回頭,要不就前功盡棄了。」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媽媽把自己送到幼兒園,然後就消失了,白天不見人,晚上也不見人……

  大概再堅強的孩子都會覺得不安吧。

  為了策劃《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我們採訪了許多家庭,發現新生入園時,通常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單純哭鬧,捨不得家長,過一會兒就被其他東西吸引。

  2.哭鬧,甚至攻擊家長。這樣表現的孩子佔極少數,但非常矚目,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家非常受寵,但家人只能看到孩子物質需求,看不到情感需求的那種。

  3.一邊哭一邊認錯,說自己再也不淘氣了。這樣的家庭往往都用「送園」嚇唬過孩子。

  4..看起來沒什麼事情,但表情很委屈。這樣的孩子的家庭往往有兩種極端:要麼安全感極好,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很強;要麼非常嚴厲,孩子不哭出來是不敢哭。

  5.一開始沒什麼事情,甚至對新環境很好奇,但後面逐漸開始出狀況,比如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上廁所,無法一個人午睡等,由此情緒失控的。這樣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

  「其實如果孩子新入園時如果從來都沒產生過這樣的情緒,可能並不是正常的情況。因為這標誌著孩子可能並沒有跟父母產生正常的依戀關係。」

  「除非孩子是和其他親屬建立依戀關係(比如從小姥姥帶,離不開姥姥),否則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乃至婚姻。」

  一位幼兒園園長如是說。

  的確,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迴避型依戀」,與「焦慮型依戀」一樣,都不能被稱作健康的「依戀關係」。

  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孩子3歲以前乃至剛出生時。

  歪歪兔情智樂園的一位會員寶媽,她自己從4個月大時,就被送到託兒所。在接下來5年裡,她經常要住到親戚家,一住就是幾個月,直到9歲才安定下來。

  但彼時,她與父母的關係已經比較疏離了。

  正是因為防備心太強,很少有人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

  她很晚才結婚,但很快就離婚,現在帶著一歲半的孩子獨居。

  她說:「有的時候就是有一種無名火,看見孩子依賴自己,就很煩,誰對自己有情感依賴都會很煩。知道這是病,但治不了。」

  是啊,誰能穿越回童年,醫治那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自己呢?

  安全感的建立,並不是單純的陪伴就可以解決的。

  比如筆者的一位朋友,標準的獨生子女一枚,爸媽是工薪階層,和姥姥一起照顧她。

  但彼時的長輩們還沒什麼育兒知識,淘氣的她經常闖禍,惹父母生氣。

  於是父母說:「再淘就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管你!」

  就是這句話,讓朋友對幼兒園有莫名的恐懼。

  雖然小時候的事她大多不記得了,但她有時會能夢見自己被送到幼兒園的場景——

  她一邊哭著叫著:「媽媽我再也不淘氣啦,我一定聽話……」一邊被幼兒園的老師硬生生地從背後抱走,看著媽媽頭也不回地漸行漸遠。

  然後,哭醒,腫著眼睛上班來。

  她說,一到月底沒錢,或者交房租,或者跟男朋友吵架時,她就會做這個夢。

  雖說她看上去愛說愛笑,但她很焦慮,極度害怕自己被拋棄。

  如今雖然已經時過二十載,但我們依然能在幼兒園門口看到這些孩子——他們抱著家長大腿,一邊哭,一邊拼命認錯。

  「你看這個家長,在家時一定拿幼兒園嚇唬過孩子。」園長如是說。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在入園之初的焦慮感,儘快讓孩子適應幼兒園,怎樣做才是最正確,最有效的呢?

  在統計了這些家庭的不同情況後,我們發現,入園焦慮情緒較輕,也較快能適應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往往都有這樣的特點:

  1.情緒比較穩定;

  2.非全職太太;

  3.樂於在休息時間多陪孩子玩;

  4.說話算話,遵守承諾;

  5.在分離時和孩子有一定的小儀式。

  前三點可以說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礎,而最後一點則是在安全感的基礎上,再給了孩子一個承諾。

  「其實這樣的表現出來的承諾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歪歪兔育兒老師說,「因為幼兒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很難理解,所以需要用一些外部的東西來讓孩子加以確認。」

  「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電影有這樣的情節:比如睡前固定地先給孩子講故事,再說I love you,然後親額頭;比如孩子上學進校車前要跟媽媽擁抱等等;甚至包括一些更誇張的儀式——」

  △出自美國電影《天生一對》△

  「其實,這些都是在用外在的形式來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感。」

  而這位歪歪兔育兒老師就是這樣做的:

  「從我恢復上班開始,每天跟孩子告別,我倆都要先上下擊掌兩次,再對面擊掌兩次,最後擁抱一下。這樣孩子才會放我走。」

  那這樣的一套動作,就能讓孩子痛快地放家長走嗎?

  她說:「其實並不是。不能光做動作就好了,還必須認真。」

  「有一次我心不在焉,孩子硬要拽著我,做到他滿意才行。那時候她才兩歲。」

  「後來我問她為什麼,他說要『真的媽媽』跟他拍手,如果心不在焉地告別,就是『假的媽媽』。」

  原來,孩子想要的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儀式,更是一種情緒上的確定——

  「我要確定你是愛我的——你必須樂於和我做這個儀式,因為這個儀式是專屬於咱倆的,你的眼裡必須要看到我,我才能安心地離開你。因為這樣我才能知道,短暫的離別後,我可以等來重聚的溫暖。」

  正是基於這個調查結果,歪歪兔關鍵期早教項目組決定把這個充滿儀式感的好方法寫進童話裡。

  「這套書主要針對的就是孩子在入園之處融入小集體時遇到的各種逆境,其中『和媽媽分離』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挫折了。」

  「我們希望不僅孩子在看了這套書後能受益,家長也能學到正確、科學、實用的教育方法。」

  在多次選題論證會後,項目組最終決定用「拉鉤鉤」這種簡單易操作,又充滿了承諾和約定的暖心動作,作為歪歪兔和兔媽媽面臨分別時的儀式。

  歪歪兔要上幼兒園了,她捨不得媽媽離開。於是媽媽和歪歪兔拉鉤約定,晚上一定會來接歪歪兔。

  心思敏感細膩的歪歪兔還要讓太陽、白雲、小花、小草都來做見證。

  不知道歪歪兔晚上看見媽媽時,心中會不會湧起久別重逢的甜蜜呢?

  所以,當孩子因分離而難過時,不妨給孩子講一講這個小故事,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分離有個心理準備;同時也不妨也像故事裡的媽媽一樣,和歪歪兔拉鉤鉤,或者約定一個與眾不同、只屬於你倆的小儀式,來讓孩子知道:

  寶貝,毫無疑問,我是愛你的!

  雖然我們現在要分離,但你一直在我心裡。

  等到分離結束了,我一定會飛奔到你身邊,接你回家!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歪歪兔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入園焦慮,做好這幾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開學季很快就要到了,很多小朋友要上幼兒園了。對於第一次入園,或者說經歷了長時間的假期之後的寶貝們來說,入園,可能就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離開熟悉的家,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邊是一群陌生的人,有老師,更有其他小朋友。這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是挺難的,那今天我就給大家準備了幾本,適合在小朋友入園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的繪本,來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焦慮的時光。
  • 您的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怎麼辦?
    又到一年入園季,幼兒園門口怕是又要上演日日「哇聲」一片,天天難捨難分的大戲了。為什麼孩子這麼抗拒上幼兒園?為什麼總是要哭哭哭?搞得大人心裡也怪難受的……很簡單,因為他們還是個孩子啊~面對新的環境,新的面孔,別說孩子了,大人有時候也會患上「社恐」,不是麼?所以我們需要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多學些「招數」,來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成長中的必經階段。
  • 孩子剛上幼兒園,每天哭,怎麼辦?
    Q:我家寶寶3歲了,最近剛開始上幼兒園,但就是一直哭,每天早上去會哭,回到家想起幼兒園還是哭,睡覺也睡不踏實,在幼兒園裡飯也不吃,說在幼兒園不餓,回家才餓,我是應該繼續堅持送他上幼兒園呢,還是等等再讓他上?
  • 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寶媽得意炫耀,卻被人提醒「不是好事」
    所以,鄰居十分高興,從去年炫耀到今年,說家裡孩子懂事之類的。不過,最近有人提醒她孩子上幼兒園從來不哭,不是好事。我和鄰居一樣,一開始聽到這番言論很驚訝,但是後來發現,確實很有道理。但是,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一定是好事。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爾曾說過,「依戀」產生於幼兒和看護者的互相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和紐帶。仔細想想,孩子出生的頭幾年,是由家裡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等長輩看護、照料,他對家或者家人應該有強烈的依戀。孩子離開家哭鬧,說明他不缺乏「依戀」。如果孩子入園不哭不鬧,很有可能是他缺乏「依戀」。
  • 孩子哭鬧脾氣大?其實是家長助長了TA的囂張氣焰
    不被滿足,但又想要,就哭吧。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裡,只要「小祖宗」能乖乖聽話保持安靜,就什麼都給你買。這樣看來,能永遠當小孩好像也蠻好的。但其實家長們這種「忍得一時風平浪靜」的方式從根本上來看是錯誤的,因為哭完了這次還有下次,我們其實是在不斷「強化」孩子的問題行為。
  • 孩子進幼兒園仿佛生離死別,一哭到底!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我們的女兒是5歲的欣欣,她已經上幼兒園了。幾天前,我們第一次送她去學校。她在家時沒有什麼不尋常的。當我們上車時,我們一直哭著上幼兒園。把它收拾好。」錢先生說,在把孩子交給老師之前,女兒緊緊地拉著媽媽的衣服,拒絕放手。她一直在哭。花了很長時間使她的情緒平靜下來,然後交給老師。。但是,當兩人轉身離開時,從背後傳來一陣刺痛的聲音。當他們轉過身來時,他們看到女兒在老師的懷裡哭得比以前更劇烈。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不少孩子都受到他的情緒感染,就連小糖果也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其實不少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尤其在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或者像小糖果的同學換了一個新環境後。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心裡肯定會有恐懼感,哭正是他發洩情緒的途徑之一。
  • 當孩子哭著不去幼兒園,不要只是鼓勵,試試這4步會更有效
    幼兒園開學季,已經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及新入園的小朋友,都得進入校園了。面對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這件事,孩子們往往又難過又害怕,一到上學就哭鬧不止,這時家長怎麼做?當孩子哭著不去幼兒園,不要只是鼓勵嘟嘟是個3歲的男寶,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家到幼兒園。
  • 露荷教育 | 送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且可以快速離開的絕招
    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露荷教育微信公眾號很多媽媽都遇到過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孩子會哭得稀裡譁啦,對父母也是依依不捨。兒子三歲,算是比較懂事的孩子了。因為在家裡待到兩歲半才開始上幼兒園,所以有些迫不及待要離家高飛遠走的意思。剛開始送半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的preschool,第一天就很開心地表示要留在那裡。基本上就是早上去的時候小哭了幾天,老師抱抱就沒事了。當然反反覆覆的,也可以一直算到頭兩個星期,後來就一點也不哭了。
  • 京華合木:孩子不肯上幼兒園?哭著哭著就適應了
    孩子哭,孩子鬧,孩子發脾氣,都是不適應的表現,而所有的這些情緒都是他在為他的適應做準備,當父母用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心理暗示。如果可以,請父母們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不安和恐懼:為什麼不想上幼兒園呢?當孩子表達了自己的不安意味著他也在為自己的適應作準備,其實孩子也希望幼兒園可以像家一樣讓輕鬆自在,只不過當下還沒有感受到而已,要讓自己的感受和陌生環境達到協調,是需要時間的。
  • 為什麼孩子去幼兒園大哭,而上小學卻很少哭呢?
    早上送完孩子回來,路過幼兒園,門口一個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去幼兒園。老師抱著孩子,家長站在門口捨不得走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哭,到底是什麼呢?當孩子開始上小學的時候,卻沒有幾個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哭,這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 別不捨得送孩子去幼兒園,今天哭的是孩子,三年後就是你了
    相信很多新生爸媽們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孩子怕上幼兒園看著孩子哭就不忍心送幼兒園了但孩子們可不你準備好了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但他卻想和你待在一起當孩子哭著告訴你他不想離開你不想上幼兒園時你不應該向他強調:在你們分開的時間裡他會在幼兒園度過有趣的時光反之,你應該把重點放在
  • 為什麼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哭?其實這個原因在作怪,答案很暖心
    其實不然!1為什麼孩子不讓你離開?像上邊這種情況,很多媽媽也很苦惱,家裡明明還有人照顧,孩子怎麼就不肯放自己離開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寶寶安全感缺失了。深究原因的話,要從媽媽十月懷胎說起: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十個月,是最為舒適的一段時間。
  • 今天,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上幼兒園了
    9月1日,普通同慶的開學日,今年對於我來說不同的是,剛滿三周半的寶貝諾也要在這一天第一次離開家人,上幼兒園了。開學的幾天前,我和老公就一直在引導孩子上幼兒園的可能會遇到的趣事,告知他幼兒園裡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還有寶貝喜歡玩的滑梯和蹺蹺板。
  • 4歲寶寶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園,奶奶:哭了好不哭才可怕
    文|小聆媽媽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哭鬧問題了,因為有些孩子只要一離開父母就開啟了「暴走模式」,哭的簡直是肝腸寸斷,看的父母心都忍不住的揪了起來。4歲寶寶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園,奶奶一提起就傷心落淚這位奶奶的說法並不是隨意說出的,而是根據自家孩子的真實情況有感而發,這位奶奶表示,她家孫子在4歲的時候上了幼兒園,剛去的時候寶寶就根本沒哭,剛開始全家還挺高興。
  •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導讀:「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突然不想上幼兒園,越鼓勵哭越兇,父母用對交流方式很重要
    父母每天早上要哄娃上學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且會發現,你越是哄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會哭得越兇,有的孩子甚至在上幼兒園的前一天就開始陷入上幼兒園的負面的情緒之中,哭鬧不止,讓父母看著心疼。,從而產生分離焦慮症,因此當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幼兒園,是因為不想離開爸媽的身邊,想要避免焦慮的情緒。
  • 送娃上幼兒園,一哭二鬧三不要,可能是家長說「再見」的方式不對
    「嗚嗚,媽媽不要走,我不要去幼兒園」「媽媽,你陪我去幼兒園吧,我害怕,我不想自己去幼兒園」「媽媽,我要回家。直到我的出現,他看到我馬上衝過來抱住我說:「媽媽,我害怕找不到媽媽了……」當時那個心太難受了,之後大寶再也不願意去上早教了。其實,很多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會這樣,陪孩子進去,當孩子被幼兒園的玩具吸引,等孩子沒有哭鬧後,就趁孩子玩得開心沒注意,悄悄溜走。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上周是開學第一周,我們小區門口的幼兒園熱鬧非凡,真的是應了那句:「聽取哇聲一片」。央視的記錄片《人生第一次》中也記錄了上海一所幼兒園中,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們的樣子。大部分的孩子,哭得「昏天暗地」和上演著「媽媽不要離開我的催淚大戲。」
  • 孩子突然不想上幼兒園,一直哭?廣州寶媽:用對交流方式很重要
    作為寶媽每天早上要哄娃上學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且會發現,你越是哄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會哭得越兇,有的孩子甚至在上幼兒園的前一天就開始陷入上幼兒園的負面的情緒之中,哭鬧不止,讓父母看著心疼,他們世界的中心是父母,依賴於父母而生活,要上幼兒園,離開爸爸媽媽的身邊,會讓他們感覺不安,不知所措,從而產生分離焦慮症,因此當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幼兒園,是因為不想離開爸媽的身邊,想要避免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