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選錯郎。」由此可見一個男人選對行業的重要性。那麼作為傳統行業的結構工程師,能不能算得上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呢?筆者在職場摸爬滾打十多年的經歷,現以一位資深工程師的角度很負責人的告訴你,選擇結構工程師這一職業絕對沒有錯。
那麼有的人忍不住要問了,既然你說結構工程師沒有選錯,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年,卻依然拿著六七千塊錢的工資,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每個月收入一兩萬。你看他做的工作也沒多少技術含量,跟我做的這個結構工程師相比較,技術含量也沒看到高多少,這哪能說我選的這個行業有前途呢?
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好好剖析剖析結構設計人員怎樣才能拿到高工資。
首先大家來認識一下什麼叫做結構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做的所謂的結構設計,他實際上是把一個工業設計的概念轉變成實際產品的過程。當然,我們這個所說的結構設計都是指消費類電子產品結構設計。正是因為有了結構設計這個職業,才使得各種各樣漂亮的外觀構思能夠成為真正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樣的一個行業,不管在什麼時候它永遠都會需要,永遠不會被社會所拋棄。更確切的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對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多。
接下來我們談談圖紙。圖紙對於一個結構工程師來說是很重要的技能。假設你有一個想法,如果不能通過圖紙這一形式反映出來,這個想法再好也是白搭。老一輩經驗的總結,也是通過圖紙的形式在新的產品上反映出來,從而使得我們的產品越來越完美,質量也越來越過硬。所以圖紙等於就是工程師之間溝通的語言,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看圖說話。打好這個基本功非常重要。
如今大學生在學校隨便學個4年本科,或者是在外面培訓機構突擊幾個月,基本上能掌握一定的繪圖能力。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能夠熟練的繪圖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構工程師了,其他本領都不重要了。這個想法其實是比較片面的。掌握圖紙製作的能力固然是重要,但是不僅如此,你更要懂得全面。作為一個全面的結構工程師,我認為至少還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
一個是對模具的認識。當你一個產品設計得好不好,開模的時候就見分曉了。有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東西,導致模具加工很複雜,外觀很難控制,這樣的設計實際上是很失敗的。真正好的設計,它會讓模具最簡化,生產最穩定,效率最高。
第二就是對各種加工工藝的認識了。我們將產品設計出來,最後是通過各種工藝去加工製造出來的。如果對工藝能夠很了解,那就能夠在製造工藝這個環節大大的提高效率,從而使得製造成本大大降低。常見的各種塑膠件,五件件的工藝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雙色成型,IMD,IML,車銑磨,線切割,放電,CNC,衝壓,鍛造加工等等。組裝工藝有點膠,鎖螺絲,卡扣,超聲波焊接等等。另外就是表面處理了,比如塑膠的表面二次加工,有塑膠電鍍,絲印移印,鐳雕,水轉印水貼紙;五金件的有噴砂,陽極氧化,電鍍,電泳等等。熟悉這些工藝能讓設計者對圖紙做到最優化。
第三就是對產品開發流程的熟悉。一個產品從ID圖建立出來到量產,需要經歷很多次的圖紙修改,手板製作,模具修改,試產等等。這中間還需要做一些可靠性實驗,產品的認證。第四就是對品質管理的認知。比如什麼是DOE,什麼是KPI,什麼是6西格瑪。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會讓你工作更輕鬆。這一點在大型一點的企業表現更為突出。一般大的企業他們的訂單量會很巨大,動則幾百萬上千萬的量,你在制定某一個尺寸公差的時候,設計在正負0.05跟正負0.06有時候對成本的影響很大。
第四就是語言能力了。目前來看一般外企的薪資普遍比國內的企業稍高一籌。能夠掌握英文的溝通,能夠讓你有機會展示自身的才華。如果不懂語言,即使你能力再強,連用武之地都沒有。提高英文水平的主要辦法是多用,沒有別的竅門。除了以上這些,如果你還懂一些電子方面的專業知識,團隊管理的等等,這些都會給你加分。另外,日積月累的經驗也是很寶貴的財富。失敗是成功之母,你有了很多失敗的經驗,就能避免再次失敗,等於就是更接近成功了。
鄙人認識的A君,大學畢業才5年,現在在電子廠工資已經過萬。就是做得普普通通的結構工程師。他的長處無法就是對模具以及一些工藝的了解。這個可以算是高工的第一階段。
另外要講的B君,工作已經接近10年,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年薪已經接近50萬。他比A君強的地方,一是經驗更豐富,二是語言能力更強。
C君之前也是工程師,如今已經自立門戶,經營起了自己的公司,做的是有聲有色,真是羨煞旁人。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任何技術都是靠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越來越強大。祝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