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職業分化愈來愈細,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專業學位教育以其獨有的職業性、複合性、應用性的特徵逐漸為社會各界所認可。自國家推出全日制專業碩士,專業碩士開始面向應屆畢業生招生以來,本是一片光明的全日制專業碩士卻頻遭冷遇,為什麼大家在專業碩士的門檻猶豫卻又不敢跨進?
迷路:政策的誤讀
專業碩士定位在於職業提升,因此主要面向社會在職人員招生。2009年,教育部為了應對金融風暴的衝擊,減輕大學生就業壓力,轉變研究生培養理念,全日制專業碩士開始面向應屆生招生,目的就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全日制專業碩士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實現研究生教育的分類培養,結構優化;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實現應用型與學術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共同發展。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目的就在於和學術型碩士區分出來,類似於一種「學士後」的的培養,不在於學術上的研究,只致力於和社會的接軌。偏偏眾多考生們,沒有深入解讀政策,對於這個「專業」二字模糊不清,總以為全日制專業碩士是「二等公民」,完全歪曲了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理念。如果旨在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技能,又想獲取更高的文憑,全日制專業碩士是每一個考生的首選。
高門檻:高昂的學費
面對大家熟悉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動輒上萬元的學費,「專業碩士=高學費」或許就是很多同學對專業碩士的第一印象。高昂的學費成為了入學的高門檻,迫使許多考生望而止步。雖然有些學校對報考全日制專業碩士前幾名的考生免除學費,但專業碩士高學費的「壞名號」卻始終很難根除。
事實上,全日制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區分不應該只在學費上,不然會讓更多的考生對這個有著美好前景的專業碩士投來疑問和不解。一個正值風華正茂的青年,他們的夢想也許是學術,但是學費卻只能讓他們接受現實。如果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學費制度,長期沒有得到改善的話,變成雞肋也就不足以為奇。全日制專業碩士走的不能是和以前在職專業碩士的路線,而是要走一條屬於自己的光明大道,這樣全日制專業碩士的明天才會有結出美麗的果實。
迷茫:未知的就業
近幾年出現了一些研究生畢業賣豬肉、擦皮鞋現象,再加之被妖魔化的網絡報導,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了研究生就業前景的黯淡。想想數十年以前,一個畢業的研究生不是單位的帶頭人,就是科研中的骨幹,而如今卻像王小二過年,竟一年不如一年。全日制專業碩士適時的出現是教育部扭轉研究生日漸衰落的最好時機,有利於中國教育與世界教育理念的接軌,有助於發展研究生培養的多元素。
長期以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一直為國人所崇尚,而專業碩士則定位於職業能力的提升,在於專業技能的高端發展,兩種觀念的衝突預示著專業碩士的接納必然要經歷一個過程。未來總是光明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端的技術人才需求量在不斷攀升,專業碩士的認可度也在不斷上升。正如教育專家所預言的那樣,不久的將來專業碩士將會與學術碩士平起平坐,因為學術的研究只會集中在高端的人才當中,服務社會的還是更多的專業碩士。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