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的網上「
加工貿易綜合服務(管理)平臺」被園區企業親切地稱之為「我的E關」。從2011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實現企業足不出戶便可
辦理海關加貿審批業務、在線了解業務辦理進程,惠及園區企業700多家。
「我的E關」實現了企業、商務、海關三方在加貿審批中的數據流轉,企業通過「我的E關」這一個入口,即可完成向商務、海關的加貿單證和數據申報。它不僅覆蓋了加工貿易從備案、變更到核銷的全過程,收入了單耗申報、外發加工、外設倉庫、輔料備案、風險擔保金徵退在內的全部審批業務類型,還實現了每一票業務從企業申請、報關公司接收、海關審核到最後理單的全方位公示。無論是經辦人員還是公司老總,只要登陸系統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業務的最新進程。
隨著連續幾個勾選、錄入關鍵欄位,點擊「發送」,蘇州捷安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資深關務陳晴通過「我的E關」完成了向園區海關設立保稅手冊的申請,「這票備案申請這樣就是申報成功了。界面清晰、操作簡單,跟以前逐票手工錄入相比速度快了很多。」陳晴深有感觸。
「原來我們幫一家企業代辦加工貿易批准證、生產能力證明、備案、合同變更(幾十次)、外發加工、深加工結轉等等近50項手續,在海關和商務部門遞交和不斷辦理更改與審批手續,一年要跑很多趟,還不算這些單證的成本和來回遞單的車輛、人員、時間等隱性成本。現在通過E關,不出門就可辦好了!」來自蘇州工業園區報關有限公司呂芳說。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處長熊俊傑告訴筆者,「開發 我的E關 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盡最大可能方便企業,提升企業的外貿競爭力。」 談到未來推進的方向和改革的宗旨,他表示, 「我們希望藉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將 我的E關 逐步從加貿領域拓展成為集海關各項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網上服務大廳。」
除了「我的E關」,為支持外貿穩定增長,近年園區海關還推出了「兩單一審」、「提前申報、運抵驗放」、「智慧綜保區」等推動企業減負提效、通關加速的措施。「有理由相信,在海關助力下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會越來越好。」關務經理陳晴充滿信心。 (朱曉技、陳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