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科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2020-12-25 陽光高考

院校簡介 學校信息更新時間:2020-06-04 16:08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朱家勇

朱家勇,男,漢族,1954年10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廣東藥學院黨委書記。

    1982年畢業於皖南醫學院醫療系,獲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獲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曾任皖南醫學院助教、講師。1990年11月至1998年1月先後任廣東醫學院寄生蟲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科研處處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報副主編。1993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6年被廣東省高教廳列為高校「千百十工程」重點培養教師,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底於美國加州大學參加廣東省首批高層次管理人才出國進修學習。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任廣東醫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2年2月至2014年4月任廣東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14年4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黨委書記。

     

       朱家勇教授長期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現任廣東省熱帶病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寄生蟲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藥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廣東醫藥行業協會化學製藥分會會長、廣州市醫藥行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社區衛生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理事、國家醫藥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藥和食品行業協會學術顧問、廣東藥食同源學會顧問、香港中藥學會顧問、全國高等醫藥類規劃教材編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年鑑》副主編、《藥學教育》編委、《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編委、《熱帶醫學》編委、《中國天然藥物化學》編委、《廣東醫學》編委會副主任委員、《現代食品藥品雜誌》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藥學院學報》主編。

     朱家勇教授曾參加和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衛生部重大科研項目及省廳市級項目20餘項,獲省市級成果獎4項,擔任過國家科技部863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粵港澳重大科技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成果獎等重大科技項目的評審專家。在國家級和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多次出席國際性學術研討會及全國性學術會議交流會,還參編、主編和主審了多本專著和教材。

 

 

 

校長:郭姣

郭姣,女,漢族,1961年出生,江西永修人。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南粵百傑培養工程」人選,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廣東省婦聯副主席(兼)。

     1984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獲中醫學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教、住院醫師。其後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和第一軍醫大學,分別獲中醫診斷學醫學碩士學位和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醫學博士學位。2004年、2005年先後在廣東省委黨校和中國延安幹部學院舉辦的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2010年在美國耶魯大學廣東省領導幹部美國高級培訓班學習。2012年在教育部國家教育行政學高校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

     郭姣教授一直以來從事高等醫藥院校的教學、科研、臨床和教育管理工作。其1990年始在廣東藥學院任助教、講師、副教授;中醫教研室主任、系中心實驗室主任。1997年任臨床醫學系副主任(副處級)。2001年任教授、主任醫師。2002任教務處處長。2005年任院長助理。2006年任黨委常委、副院長。2009年起任廣東省婦聯副主席(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脂血症「調肝降脂」重點研究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脂代謝三級實驗室主任。2010年5月起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廣東省代謝性疾病中醫藥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2014年4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郭姣教授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基礎」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西醫結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藥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藥膳食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副主編,《中藥材》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八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婦聯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委員。

     郭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代謝性疾病及創新藥物研發。先後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自然科學基金等20餘項。獲歐美、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1項,省優秀專利獎1項。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7項,其中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華中醫藥「科技之星」、 全國「三八」紅旗手、丁穎科技獎、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黨委副書記:何崇軍


何崇軍,男,滿族,1957年7月出生,遼寧東港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碩士學位,副研究員,廣東藥學院黨委副書記。

     何崇軍同志1974年8月至1978年1月在海南省儋州市當工人,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就讀華南師範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1982年1月至1984年6月在廣東省地質工程學校任教師,1984年6月至2005年3月在華南師範大學工作,期間1993年1月至1994年1月到廣東省英德市掛職扶貧,1993年1月定副處級,1995年7月至1999年11月任招生辦副主任,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任招生辦主任,2000年1月定正處級,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繼續教育學院院長。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常委、副院長。2009年3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副書記。

     何崇軍同志1988年被評為廣東省高校系統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扶貧先進工作組員,1999年被評為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2002年被評為省委黨校中青年領導幹部培訓一班優秀學員,2002年獲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工作優秀獎,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個人獎。

     何崇軍同志長期在高校工作,熟悉高校的工作特點,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他工作紮實,作風正派,廉潔自律,工作作風民主,密切聯繫群眾,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事業心和責任感強,較長時間擔任行政管理和黨的基層組織領導工作,有較好政策水平,決策能力強,工作思路清晰,講究科學管理並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善於駕馭各種複雜矛盾,正確處理各種關係,有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和一定的領導水平

 

 

 

 

 




副校長:陳思東

       陳思東 ,男,漢族,1956年3月出生,廣東興寧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藥學院黨委常務委員,副院長。   

                      陳思東同志1972年9月至1974年4月在廣東興寧寧新公社陽光大隊陳屋生產隊務農;1974年5月至1975年5月在廣東興寧電機廠當臨時工;1975年5月至1978年3月在廣東興寧寧新公社陽光大隊陳屋生產隊務農,任生產隊長;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廣東醫藥學院公共衛生專業念書;畢業後至今在廣東藥學院工作,其中1982年1月至1987年8月任流行病學教研室助教;1987年9月至1988年 10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當訪問學者;1988年11月至1992年11月任廣東醫藥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副主任,講師;1992年 12月至1999年2月任廣東藥學院預防醫學系副主任,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3年5月任廣東藥學院預防醫學系黨總支書記;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第一軍醫大學讀博士學位;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班學習;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任廣東藥學院院長助理兼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教授。2005年3月起任廣東藥學院副院長。

     陳思東同志一直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和基層黨務工作,特別是對高校行政管理、教學和流行病學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主編了廣東高校"九五"規劃重點教材《流行病學》;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近年來主持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州市重點攻關項目及教育廳基金等的10個科研項目的研究,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2003年被中華預防醫學會評為抗非典先進科技工作者,2004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共衛生與全科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類規劃教材編寫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流行病學學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消毒學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熱帶醫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和廣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專家。
 


 

 




副校長:張幼鐸

      張幼鐸,男,漢族,1957年9月出生,浙江溫州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常委,副院長。

      張幼鐸同志1975年9月至1980年9月在浙江溫州市雙嶼中學任教,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讀中山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84年7月至1986年9月在中山大學學生處工作,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讀研究生, 1989年9月至1989年12月在中山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任教;1989年12月至1996年3月在中共廣東省委高校工委辦公室工作,先後任科員、副科級幹事、正科級幹事,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委高校工委、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副處級調研員。1998年3月至2000年5月任廣東省委高校工委、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2000年5月至2003年9月任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副主任,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任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調研員。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任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2009年3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常委,副院長。

 

      

 

 

 


 

 

 



副校長 陳燕忠
 


    陳燕忠,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研究員,現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常委、副院長,兼任廣東藥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廣東省藥物新劑型重點實驗室主任。

     陳燕忠同志1987年7月本科畢業於廣東醫藥學院藥學系;1987年7月至1989年8月在汕頭中藥廠工作;1989年9月至1992年9月在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1992年9月至1995年10月在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1995年11月至今在廣東藥學院工作。1999年5月任科技處副處長,2002年7月任科技處處長,2005年7月任藥物研究所所長兼廣東省藥物新劑型重點實驗室主任,2012年5月任院長助理兼藥物研究所所長、廣東省藥物新劑型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廣東藥學院黨委委員、常委、副院長。

     陳燕忠同志一直以來從事高等醫藥院校的科研、教學和科研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主持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0多項,擔任過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國家863項目等評審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專家。發表相關科研論文70餘篇,獲得授權專利4項,新藥證書(臨床批件)11項,主持的“藥物緩控釋製劑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藥學學科帶頭人,廣東省藥學會理事,廣東省醫藥商會理事,廣東省藥學會藥物製劑與製藥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專家組專家。

 

學校簡介

廣東藥學院(院校代碼:10573)

 

  

       學校概況:廣東藥學院是我國獨立建制的3所藥科大學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大學,廣東省熱門高校,廣州大學城10所優質名校之一,廣東省培養藥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等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幹部的重要基地,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廣東省國家執業藥師培訓中心和廣東省3家藥學法定CMA計量認證單位之一。學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接收港澳臺學生、外國留學生和面向全國招生資格。

     學校有廣州大學城校區、赤崗校區、寶崗校區和中山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近3000畝,學校本部坐落在風光旖旎的廣州大學城。學校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她的前身是建立於1958年的廣東省衛生幹部進修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普通本科學校,定名為「廣東醫藥學院」;1994年2月,為了適應廣東經濟進一步發展要求,更名為「廣東藥學院」。

      辦學規模:學校面向全國和港、澳、臺地區招生,以及招收培養外國留學生,擁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完備的教育教學體系。學校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醫藥特色鮮明,形成了「以藥為主、醫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學科專業布局,構建了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醫藥特色學科專業體系。學科涵蓋醫、理、工、管、經、文等 6個學科門類,有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4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23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中藥學專業學位授予權。現設有藥科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臨床醫學院、基礎學院、中藥學院、醫藥商學院、醫藥信息工程學院、醫藥經濟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護理學院、食品科學學院、醫藥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健康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培訓中心)、國際教育學院、人文社科部、體育部等19個二級院(部),設有藥學、藥物製劑、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等39個本科專業,其中,藥學、藥物製劑和預防醫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中藥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廣東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校建有 8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擁有直屬附屬醫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製藥廠1家。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35000多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近22000人。

      師資隊伍: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現有專任教師 1488 人,教授、副教授 579 人,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佔 65% 。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210 人。有國家級、省級 「 千百十工程 」 培養對象 17 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8 人,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多名。

     辦學特色:學校致力於複合型、應用型和創造型高級人才的培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近十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一直處於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以來,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6%,專科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2%,各屆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的歡迎。絕大多數畢業生已成為廣東省各級醫藥和衛生行業的技術骨幹和中堅力量,為國家特別是廣東省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周邊環境

通訊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 大學城外環東路280號廣東藥學院

聯繫電話

020-39352027

相關焦點

  • 校友會:最好的三所藥科類的的高校,其中廣東藥科大學排名第三
    最好的三所藥科類的的高校在藥科類的大學中,有三所高校是非常有知名度的,這三所大學就是中國藥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和廣東藥科大學,也是國內最好的藥科類的高校,其中中國藥科大學排名第一,瀋陽藥科大學排名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廣東藥科大學,實力都是非常強的,每一年都吸引很多的高考生報考,但是分數線是非常高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三所大學。
  • 廣東省重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和廣東藥科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屬重點大學,省部共建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83年的廣東財經學院。1985年6月更名為廣東商學院。1999年廣東商學院、三水市人民政府合作興建廣東商學院三水校區。2013年6月升級為廣東財經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成人高考招生專業有哪些?
    中國藥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歷教育以成人函授為主,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形成了「1-2-3」辦學體系,即一種形式(函授)、兩個主要專業(藥學和中藥學)、三個層次(高中起點專科、專升本、高中起點本科)。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30個教學點,在籍生16000餘人,累計成教畢業生8萬餘人。那麼,中國藥科大學成人高考招生專業有哪些?
  • 同為三所藥科大學之一,廣東藥科大學和瀋陽藥科大學實力如何?
    說到藥科類專業,人們多會想到醫科或者中醫藥類高校,但其實國內也存在「藥科大學」,不過僅有三所,其中中國藥科大學是「雙一流」(以及211)院校;另外兩所則是普通一本,相對而言比較容易考上,今天筆者就帶大家認識一下他們。
  • 中國藥科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1986年與籌建中的南京中藥學院合併,成立中國藥科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百所高校行列。2000年,學校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1年,江蘇省藥科學校併入學校。2017年9月,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學科)。
  • 成都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學校原名成都大學,創建於1978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建校之初即為本科院校,1983年因響應高等教育結構改革試點改辦成專科層次職業大學,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恢復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更名為成都學院,保留成都大學校名,俟條件具備後再按程序更名為成都大學。
  •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院校簡介 學校信息更新時間:2020-07-10 14:02學校領導代理校長:劉文華劉文華,男,1970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汕頭大學海洋學科負責人。
  • 廣東藥科大學2016年招生計劃為5030人
    2016年,廣東藥科大學招生計劃5030人,比2015年增加2030人。其中省內招生計劃總數近4700人,省外包括海南等24個省(市、區)招生計劃數334人。理工科招生人數比去年增加800人。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嘉庚學院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是福建省省屬院校中省外生源比例最高的院校,省外學生人數佔在校生人數的58%。  嘉庚學院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年度招生計劃,藝術類在福建省按本科A批次招生;普通類在浙江、山東、上海、廣東、遼寧、北京、海南、福建、河北按本科批次招生,在天津按本科B批次招生,在四川、廣西、內蒙、湖北、江西、貴州、雲南、重慶、江蘇、安徽、河南、吉林、甘肅、陝西、寧夏、新疆、西藏、青海、黑龍江等省市按本科二批次招生。
  • 211雙一流與雙非院校,中國藥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哪家強?
    而且現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了,對於準備參加高考的同學來說,現在的每一天都非常的珍貴。對於他們來說,一天提高一分,到高考的時候就能提高100來分了。每年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既有金榜題名也有名落孫山的,首先要理性看待自己的分數,認真填好志願填報。
  • 廣東藥科大學2020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本科最低495分
    廣東藥科大學是公辦醫藥類本科院校,是全國三所藥科大學之一,雖然名字看起來很大氣,但從實際招生錄取情況來看,該校屬於二本大學,2020年在外省招生,僅在四川省有5個專業屬於一本,其他招生批次均為二本。
  • 2020廣東高考醫、藥類院校專業分數線猛漲
    以高分優先投檔線上為例,今年高考,省外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醫、藥類頭部院校錄取分數線和最低排位都有較大上漲(各院校以理科為準,下同)。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醫學院)教學部主任劉維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藥院校也或因此成為考生的熱門選擇。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中醫藥大學今年在全國的錄取分數線高企,在雲南的最高分竟達到690分,在廣東的錄取最高分也達到了646分。
  • 北京交通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要求高考成績達到當地省級招辦確定的相關最低錄取控制參考分數線上一定分值,其中上海為10分、浙江為30分。對於合併本科批次的省份以及高考綜合改革省區按省級招辦劃定的高校藝術團參考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 香港浸會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香港浸會大學獨立招生,有意報讀者須直接向大學遞交入學申請。註:若高考成績非常優異,或獲豁免入學面試及直接錄取。故此,申請人的高考成績及所報讀專業的報名情況兩者同時決定考生是否有面試的機會。面試安排大學將於北京及廣州舉行面試,面試安排不另收費用;惟未能獲邀面試者,其已繳交申請費用概不退還。面試名單將於六月下旬於浸大招生網頁內公布,請申請人密切留意短訊、電郵及網頁最新消息。
  • 想當醫生,南方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誰更強?
    但是對於高三來說,現在的時間非常珍貴,因為現在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要參加高考了。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大多數考生都會參考各種大學排名來了解相關院校的情況。而醫藥類大學是很多考生的理想院校,那麼,想當醫生,南方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誰實力更強?
  • 貴州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經教育部批准,貴州大學自2009年開始在貴州省範圍內首次試行自主選拔錄取,今年繼續推行此項招生錄取改革。經學校組織綜合測試合格的學生,高考成績達到我省第一批本科最低投檔控制線,並填報貴州大學自主選拔錄取志願錄取入校的學生,可享受專業任選等優惠條件。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主要著作:主編《中日習俗比較研究》、《日語漢字詞詞解》、《日語疑難助詞解析》等專著,編著出版中級導遊員系列叢書《日語》,中國導遊資格考試教材《日語》,編寫教材《高考日語試題分析》,《高考日語教學大綱》,主編《基礎日語教程》(1-4冊),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次,發表《文化教育在日語教育中的地位》等論文。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文化學。
  • 2020年廣東藥科大學招生諮詢方式匯總
    疫情期間,為了做好廣大考生的服務工作,廣東藥科大學已全面開啟線上多平臺招生諮詢服務。廣藥大歡迎各位考生前來諮詢,快來看看如何聯繫我們吧。高考放榜啦!廣東藥科大學近三年分數線看這裡權威發布|廣東藥科大學2020年夏季普通高校招生章程關注廣東藥科大學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廣藥資訊」—「招生信息」—「本科招生網」,進入廣東藥科大學招生網。進入在線諮詢,解你關於廣東藥科大學所惑。
  • 南京財經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答:2014年我校在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3856人,其中外省統招類為1450人[藝術類提前本科批次在安徽、河南、湖南、山東、江西、福建、浙江、廣東、天津等9個省(直轄市)招生,普通類本一批次在河北
  • 國內僅有的三所藥科大學,都是實力院校,還有一所雙一流
    說到藥學,我們自然會想到醫藥類大學,其他綜合院校中,有許多高校在藥學方面的實力非常厲害,但是今天小編藥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直接以「藥科大學」命名的三所高校,這也是我國僅有的三所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藥大位於江蘇南京,是由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我國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就業率最高的院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