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祁海組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

2020-12-25 科學網

清華祁海組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4:41:52

清華大學祁海團隊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相關論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明,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產生生發中心的B細胞之間存在內在差異。研究人員發現,抗原激活的雄性B細胞不能像雌性B細胞那樣有效地將自己定位在次生淋巴器官的濾泡中心(這是生發中心發育的地方)。此外,GPR174是一種X染色體編碼的G蛋白偶聯受體,可抑制雄性小鼠(而非雌性小鼠)生發中心的形成。這種效應是B細胞所固有的,並且與GPR174增強的B細胞朝向濾泡的T細胞-B細胞邊界的位置相關,此外與雄性而非雌性B細胞從S1PR2驅動的濾泡中心定位中分散開來有關。

以GPR174依賴性方式誘導B細胞遷移的條件培養基的生化分離可確定CCL21為GPR174配體。響應CCL21,GPR174觸發鈣流並優先誘導雄性B細胞遷移。與雌性B細胞相比,雄性中GPR174還與更多的Gαi蛋白相關。摘除睪丸的小鼠的雄性B細胞表現出受損的GPR174介導的向CCL21的遷移,而睪丸激素治療可以挽救這一缺陷。睪丸激素處理過小鼠的雌性B細胞表現出類似雄性的GPR174–Gαi締合和GPR174介導的遷移。從雄性B細胞中刪除GPR174導致更有效地定位於濾泡中心,形成更多的生發中心,並增加了對B細胞依賴性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的敏感性。

通過鑑定GPR174作為CCL21的受體,並證明了其對B細胞定位和參與生發中心的性別依賴性控制,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機制,即通過該機制來微調B細胞生理,以賦予體液免疫性別二態性。

據悉,男性對免疫和感染的體液免疫反應以及對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的敏感性較低。但是,這種性別二態性的潛在機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GPR174–CCL21 module imparts sexual dimorphism to humoral immunity

Author: Ruozhu Zhao, Xin Chen, Weiwei Ma, Jinyu Zhang, Jie Guo, Xiu Zhong, Jiacheng Yao, Jiahui Sun, Julian Rubinfien, Xuyu Zhou, Jianbin Wang, Hai Qi

Issue&Volume: 2019-12-25

Abstract: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to immunization and infection and susceptibilities to antibody-mediated autoimmunity are generally lower in males1,2,3.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such sexual dimorphism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there are intrins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 cells that produce germinal centres in male and female mice. We find that antigen-activated male B cells do not position themselves as efficiently as female B cells in the centre of follicles in 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in which germinal centres normally develop. Moreover, GPR174—an X-chromosome-encod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germinal centres in male, but not female, mice. This effect is intrinsic to B cells,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GPR174-enhanced positioning of B cells towards the T-cell–B-cell border of follicles, and the distraction of male, but not female, B cells from S1PR2-driven follicle-centre localization. Biochemical fractionation of conditioned media that induce B-cell migration in a GPR174-dependent manner identifies CCL21 as a GPR174 ligand. In response to CCL21, GPR174 triggers a calcium flux and preferentially induces the migration of male B cells; GPR174 also becomes associated with more Gαi protein in male than in female B cells. Male B cells from orchidectomized mice exhibit impaired GPR174-mediated migration to CCL21, and testosterone treatment rescues this defect. Female B cells from testosterone-treated mice exhibit male-like GPR174–Gαi association and GPR174-mediated migration. Deleting GPR174 from male B cells causes more efficient positioning towards the follicular centre, the formation of more germinal centres and an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B-cell-dependent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identifying GPR174 as a receptor for CCL21 and demonstrating its sex-dependent control of B-cell position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germinal centres, we have revealed a mechanism by which B-cell physiology is fine-tuned to impart sexual dimorphism to humoral immunity.

DOI: 10.1038/s41586-019-1873-0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73-0

相關焦點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03:26 美國哈佛醫學院Dan H.
  • 線粒體動力學與抗腫瘤先天免疫應答
    上述成果不僅首次闡明了線粒體動力學在免疫細胞應答活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提示在抗腫瘤免疫治療中線粒體動力學可以作為一個潛在的新藥靶點。然而線粒體形態變化對免疫細胞應答的影響知之甚少。巨噬細胞分為M1和M2型巨噬細胞,M1型巨噬細胞,在抗腫瘤免疫過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促進炎症反應,並抑制腫瘤的生長。而IL-4、 IL-13及免疫複合物誘導的M2型巨噬細胞,抑制炎症反應,在組織修復和促進腫瘤生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在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中,作者用LPS和IL-4分別刺激巨噬細胞,觀察線粒體的形態呈現完全相反的變化趨勢。
  • 【文獻解讀】認識抗體多樣性:在原發性感染的應答中發現意想不到的...
    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科學家採用單細胞免疫分析技術揭示了分泌IgA的漿母細胞在對原發性登革熱病毒感染的免疫應答中起著令人驚訝的作用,IgA這種抗體同種型(isotype)通常出現在黏膜上。這些結果令人驚訝,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IgA通常與感染恢復無關,而且在DENV的傳播或複製過程中都沒有黏膜參與。
  • 抗擊疫情:新冠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的「相愛相殺」
    現有的資料表明,宿主免疫功能在控制新冠病毒感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詳細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大約85%左右的患者可以自然痊癒,而且我們發現免疫功能的差異確實在輕症患者與重症患者之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針對這樣一個新發傳染病,大家自然會問到如何控制這個疾病的流行。
  • 科學家發現沙粒病毒如何影響宿主天然免疫系統
    9月18日,記者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悉,該所肖庚富團隊發現,沙粒病毒聚合酶L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功能,並對宿主天然免疫系統產生影響。
  • Nat Comm|基於PASEF-DIA技術的新冠肺炎免疫應答機制研究
    發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21發表時間:2020.11.17運用生物技術:DIA-PASEF技術(TimsTOF圖1 | 基本工作流程在總共37例樣本中,共鑑定5991個蛋白質,其中1986個蛋白質通過統計學方法判斷為差異蛋白質。
  • 高斯過程回歸(GPR)
    我們先從高斯過程開始介紹,理解這兩個視角下的高斯過程回歸,你會發現它其實是貝葉斯線性回歸的非線性形式,且為後面深入理解貝葉斯調參打下基礎。我們觀察其均值與方差的表達式,可以發現小編通過python實現這個過程,分為手動實現和sklearn包內置模塊實現。我們假設要優化的黑盒子函數為f(x)=xsinx,為了演示方便,設x只有一維特徵。利用python生成只有6個樣本點的訓練集。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什麼是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三大功能 01免疫防禦 殺滅各種入侵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衣原體、寄生蟲等 02免疫監視 發現並清除體內出現的
  • 一期臨床108個志願者全部產生免疫應答,陳薇院士:應謹慎解釋!
    陳薇院士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發布:全部產生免疫應答!》,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5月22日,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刊登了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和江蘇省疾控中心朱鳳才教授團隊的新冠疫苗人體試驗臨床數據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一期臨床108個志願者全部有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這是世界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
  • 單細胞測序揭示COVID-19和流感患者的不同免疫應答
    單細胞測序揭示COVID-19和流感患者的不同免疫應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1 9:42:54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William J.
  • 一句話考點之微生物與免疫
    該抗原的類型是超抗原126.肌肉注射免疫後動物體內抗體滴度最高的是血液127.製備單克隆抗體最常用的動物是小鼠128.介導體液免疫應答的免疫分子是抗體129.能夠作用於正常細胞使之產生抗病毒蛋白的免疫分子是
  • 一圖多題——特異性免疫
    抗原: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非己」物質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標誌。人體細胞膜上的分子標誌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一旦與人體中已經存在的淋巴細胞上的相應的受體結合,便會在其他因素的輔助下,促使淋巴細胞分裂,產生大量的淋巴細胞,啟動免疫應答
  • 中國醫學科學院揭示精神壓力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機制
    中國醫學科學院揭示精神壓力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0 16:31:26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馬瑜婷和Guido Kroemer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壓力-糖皮質激素
  • 「直播實錄」武漢協和醫院教授楊東亮:新冠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的...
    現有的資料表明,宿主免疫功能在控制新冠病毒感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詳細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大約85%左右的患者可以自然痊癒,而且我們發現免疫功能的差異確實在輕症患者與重症患者之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體液因子,也就是免疫分子,比如細胞因子、補體、溶菌酶,這些對清除病原體非常重要。這些由天然屏障、吞噬作用和體液因子共同組成的體內的非特異性免疫優點是反應快速,不需要適應,因為針對所有的病原體和衣原體的感染。
  • 長非編碼RNA促進RIG-I抗病毒固有免疫應答
    長非編碼RNA促進RIG-I抗病毒固有免疫應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8 18:30:12 中國醫學科學院曹雪濤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長鏈非編碼RNA Lnczc3h7a
  • 高中生物《特異性免疫》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2)知道愛滋病的流行和預防。2.能力目標:(1)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
  • 2019安徽醫療多種免疫球蛋白的特點辨析-IgG,IgM,IgA,IgD,IgE
    2019安徽醫療多種免疫球蛋白的特點辨析-IgG,IgM,IgA,IgD,IgE 免疫球蛋白是人體血清和體液中具有抗體活性的一類蛋白質,又稱丙種球蛋白。
  • 清華醫學院董忠軍課題組報導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病的致病機制
    )家族受體信號調控自然殺傷T 細胞 (NKT)發育和體液免疫應答」  (Dissection of SAP-dependent and SAP-independent SLAM family signaling in NKT cell development and humoral i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