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嘟嘟山川湖海,天地與愛。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論是國家綜合國力、國際地位,還是國人的生活質量,通通得到質的飛躍。在此基礎上,國內眾多基建企業紛紛致力於開拓海外市場,在不少國家留下了由中國人製造的地標性建築。因此,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意到中國強大的機械能力,甚至於稱中國為「基建狂魔」。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中國基建企業獲得的訂單主要來自東南亞、拉美和非洲地區,由於這些地區經濟水平不高、建築技術低下,只能尋求中企幫忙開展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但最近一兩年來這種情況正在逐步發生改變,由於中國基建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諸多好評,連基建實力較為強大的歐洲國家,都向我國伸出了「橄欖枝」,極力邀請中國團隊為其打造新的建築。
時代在發展,中國基建水平也在不斷進步,如今中國再次登上熱搜!切斷世界最長河流,讓非洲大國「一舉成名」。據了解,中國基建團隊幫助的非洲大國名為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擁有非洲巨大的自然環境,享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同中國一樣,蘇丹也擁有悠久的歷史,是努比亞人的世代居住地,而且在最強盛時期曾統治過埃及。
平心而論,蘇丹境內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先條件,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6億噸、天然氣儲量為65億立方英尺、鐵礦儲量為3億噸、銅礦儲量為900萬噸等。與此同時,蘇丹還富含森林、水力資源,盛產阿拉伯樹膠、糖料等作物。然而由於蘇丹常年動亂,社會治安奇差,再加上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導致他雖然具備發展經濟優先條件,卻始終無法擺脫赤貧如洗的窘境。
在無力獨自解決生存難題情況下,他們只能向外國和國際組織尋求救援,大量的外援有利於幫助蘇丹度過重重難關。為了幫助蘇丹完成農田灌溉、用電緊缺、居民用水等問題,中國基建團隊決定幫其建造一座堪比三峽工程的水電站。於是乎,這座麥洛維大壩拔地而起,位於蘇丹首都喀士穆以北約350公裡處。水庫建成後將蓄水125億立方米,並通過麥洛維電站使下遊400公裡範圍內形成自流灌溉,解決尼羅河兩岸400萬人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
麥洛維大壩是尼羅河幹流第二大水電項目,屬於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大壩,以發電和灌溉為目的。想當初尼羅河大壩的修建難度讓人而卻步,正因為尼羅河太長,而且水能太大,要想在尼羅河上修建一個大壩,只能將其「攔腰斬斷」,其建設難度不亞於中國的三峽大壩。事實證明,蘇丹的選擇沒有錯,中國的基建設施能力已經發展到了「無所不能」的階段,只要我們想幹,就一定能完成!
如今中國是蘇丹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且兩國的經濟技術合作近40年歷史,這為中國承建大壩打下良好的基礎!歷經5年半的時間,麥洛維大壩終於修建而成,從此蘇丹便一戰成名,擁有了世界長度第一的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