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陳雨涵 羅浚瑞 王瓊曉 魏雯慧
李鵬飛 李欣 朱慧怡 曾邱聖
文字 | 胡濚濚
排版 | 沈清悅
責編 | 孟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有人聽你唱歌,你是什麼感覺?」
「那一刻我覺得我成為了自己最想成為的人。」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2017年夏天,《中國有嘻哈》帶熱了嘻哈文化,也將這種亞文化帶入了大眾的視角之中。其實早在這檔綜藝之前,華政的音樂人就已經走在了這條路上。那年夏天,就像一陣風,吹拂早已準備好的蒲公英,將他們推向未知但奇妙的遠方。
乖乖女魏馨儀 vs 嘻哈人綿綿冰
「我們要做全華政最特立獨行、最能放得開的社團!」把這句話說給魏馨儀聽,她一定會搖搖頭。雖然從小喜歡音樂,甚至想要藝考,但是與父母並不激烈的抗爭後,她最終還是來到了政法強校-華政。
大一學年的中秋佳節,華政舉行草地音樂會。她本來也有機會上臺表演,但因擅長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節所需的形式不太符合,所以沒能成功。但是看到操場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她感到震撼:華政竟然也有這麼多熱愛音樂的人。原本已經被掐滅的音樂之火蠢蠢欲動。
音樂節的歡愉悄悄過去。
後來,因為失戀,她的心情極度抑鬱。為轉移注意力,她加入了街頭文化社。轉變的支點,在此刻慢慢撬動。彼時,嘻哈、說唱在國內都是比較小眾的音樂,但是在這個社團裡,卻聚集了一批喜愛這種音樂形式的人。加入後的她,如同迷茫的孤雁找到了群體。社員們一起排練,穿越大半個上海去演出、去比賽。她也逐漸走出陰影,並擺脫了乖乖女的束縛,找到了自我——嘻哈人綿綿冰。
我心中的那團火,開始燒了
2017年的夏天,《中國有嘻哈》火了,引發了全民熱議。借著這陣風,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裡,綿綿冰也收穫了自己的小確幸。
9月開學季,她與譚博文在一天之內作詞作曲,創作完成了《E.C.U.P.L.S.U》在校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歌曲經過改編,搬上了華政65周年校慶的舞臺。接著12月華政校園十大歌手比賽,此前經歷過敗北的她在這次比賽中拔得頭籌。同時,她參加了一些校外比賽,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8年夏季,綿綿冰畢業,她選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音樂創作中。父母開始尊重綿綿冰的個人選擇。這年年底,綿綿冰推出了人生中第一張專輯《第一次交作業》。這張專輯收錄她的四首原創歌曲:《You are my house》《只想》《悄悄》《給你表白》。她把這張專輯當作對過去的一種總結與紀念,感謝在街頭文化社的日子以及所有愛著自己的人。
接下來的2019 listenup臺北站20強,2019年4月《中國新說唱》的舞臺以及受邀參加草莓音樂節等等,綿綿冰的音樂之路越來越順利。
沏一杯茶,苦中作甜
嘻哈歌曲總給人一種灑脫、歡快的青春氣息,但演唱者的生活並不一直這樣快活。順境與逆境交織,才是生活的常態。
在《中國新說唱》的錄製中,從早上8點等到了凌晨2點;在舉行巡演的時候,時間趕、資金緊、設備不足,有時還需要自己去發傳單;有一場livehouse只來了兩個人,而且並不是專門來看演出的……
綿綿冰偶爾也會陷入迷茫,「在學校獲得的那些榮譽,可能只是因為老師同學們比較偏愛我」,有時候她這樣懷疑自己,「就算創作出了作品,又有什麼意義呢?」
堅持與放棄在搏鬥。但有人鼓勵,堅持的火苗就不再勢單力薄。有學弟學妹關心著綿綿冰的微博更新,有粉絲因為綿綿冰修改了高考志願,有街頭文化社夥伴的支持……這些小事讓綿綿冰在只有兩名觀眾前表演也充滿了認真,「因為我想做到能給一萬人唱歌,就要先做到給兩個人唱完全場。」
乖乖女魏馨儀 and 嘻哈人綿綿冰
一頭短髮,清秀的面龐,簡潔的衣服,綿綿冰看起來還是像大學前的魏馨儀。或許兩者並不衝突。或許從她的身上,我們打破了對嘻哈青年的刻板印象。也正如她所理解,所謂嘻哈精神就是「love and peace」。
她是一位普通的華政人。
因為華政人都是這樣,認定了一個目標,就一直走下去,「雖千萬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