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些年為數不多的冒險類生存遊戲,windbound絕對是遊戲行業當中的一股清流,特別是開局一把小刀,全部靠自己建的口號吸引了諸多玩家。近日這款遊戲的開發者就公布了自己的開發者日誌,並介紹所有遊戲配樂的創作靈感。那麼跟隨者開發者創作的靈感,也來細細體驗一下這款遊戲的精髓所在。
玩家在一個遙遠的荒島上醒來,渾身上下除了一把小刀以外什麼都沒有,而這就是windbound的設定,而玩家看到這的第一眼,就會完全迷上了它,在這次航海探險中,玩家需要收集材料、製作工具,才能讓主角卡拉在她探索一系列由程序生成的島嶼並尋找,其他倖存者的同時存活下來。不幸的是,由於遊戲讓人精疲力竭的生存機制,以及過分單薄的故事劇情,無論是遊戲中旅途或者是對於荒島的探索,都不值得玩家們為其付出時間與精力。windbound的想法確實不錯,但就實際遊戲的體驗來看,它遠遠沒有達到玩家的預期。
遊戲的藝術風格給玩家的感覺相當奇妙,即便你說windbound的故事是發生在,海拉爾大陸的某個小島上玩家也會相信,但它與塞爾達傳說的相似之處只有這一點了。雖然遊戲中也有一個喜歡砸罐子的主角,但windbound中並沒有出現,林克在冒險時經常遇到的神廟以及環境謎題,相反windbound更注重於生存要素,這麼看來曠野之息中那些脆弱的武器,只是一個小小的不便而已。在玩家開始冒險時,遊戲會提示玩家選擇生存專家難度,才能獲得完整的windbound遊戲體驗。而這也正是玩家想選擇的難度,這個難度會大幅壓縮玩家的背包空間,並且卡拉在每次死亡後,都會回到遊戲最開始的地方。
此外玩家還發現在玩家從一個島航行到另一個島的過程中,這些roguelike一樣的設計讓玩家不得不,仔細的考慮自己該如何處理遇到的動物,以及應該優先製造哪些物品。卡拉能製作的東西相當多,但除了一艘簡單的船,以及一根用來防禦的木槍之外,其他的東西用處都不大。玩家在windbound離可以選擇做一個,只吃蘑菇生活、避開所有敵人,也不升級小船的和平主義者。在windbound中有很多的物品可供製作,但是玩家卻找不到動力去製作這些物品,不過從其他方面來說,生存專家難度已經能讓玩家感到滿足了。總體來看本作適合那些喜歡探險模擬的玩家,如果嫌棄這個玩法太過無聊的話,那本作就不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