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 他,是一個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積極向上的陽光男孩。他是柴桑小學五(6)班的陳奕言。進入小學後,他在柴桑小學這塊純潔的淨土中成長。他時刻接受師長們善良淳厚、樂於奉獻地薰陶,得到了心靈的洗禮,養成了優秀的品質。他天性至真至純,追求盡善盡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實、集中地展現新時代少年應該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綻放,受到老師、同學以及身邊人的喜愛。
他外向、開朗的性格,以及優異的成績連年榮獲「三好學生」稱號,還多次獲得「書香學生」「讀書之星」「計算小能手」「學習積極分子」等榮譽。課餘時間廣泛涉獵,不斷豐富、充實自己,正是由於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了寫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文經常得到老師的稱讚,並且曾獲得九江市「第十八屆華人少年作文比賽」一等獎。
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是學校的小主持人,同學們經常看到他主持晨會時自信的身影。良好的主持風格和專業素養得到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信任,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區級演講、朗誦比賽。曾獲得「潯陽區紅色文化進校園演講比賽」二等獎和「潯陽區中華經典朗誦」一等獎的好成績。他的興趣很廣泛,除了演講主持,他熱愛畫畫、象棋和各項體育運動。2017年曾獲江西省「心中最美麗的新疆」主題繪畫三等獎。各項比賽既提高了自身能力,也豐富了自己多彩的學習生活。
溫文爾雅的他,在語文老師的薰陶下,十分喜歡中國古詩詞。「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詩詞中領略人生,感受詩詞的內在,是我學習詩詞的樂趣」,陳奕言常說:「學習詩詞不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而且淨化自己的靈魂。」讀史書使他明智,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他更加靈氣,更重要的是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
在學校,他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愛集體。他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是同學們知心的好夥伴。他常常默默為班級帶去紙巾、風油精、驅蚊水等生活用品,供同學們使用。
在家裡,他孝敬長輩,禮貌待客。在幫助父母一起做家務的同時學會很多生活技能,如做簡單的飯菜、麵條、甜品、包餃子、洗衣服、拖地等;媽媽的生日,他會親手煮一碗香氣撲鼻的「長壽麵」。假期裡,他是爺爺的小幫手:地裡挖紅薯,果園收果子、菜地裡澆水。他說:「幹農活真的很累,但是我多幹點,爺爺就能輕鬆些!」
他是「公益小天使」,經常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如重陽節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70周年國慶節,在廣場免費發放國旗……上學路上,看到垃圾總是主動撿起來丟進垃圾箱;媽媽點外賣時,他總跑下六樓迎上去:我們家太高了,快遞員叔叔們會很累的!去年夏天,他從新聞裡看到「愛心冰箱」的作用,於是他利用暑假,兜上一包小玩具,頂著烈日,滿街叫賣。只為賺錢買一箱礦泉水,自己搬運到「愛心冰箱」,為社會貢獻一份小小的愛心。汗水浸溼他的衣服,但是他的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困在家中的陳奕言十分焦急,不知道在這場戰役中自己能為大家做點什麼?通過新聞他認識了鍾南山院士,並了解到特殊時期,普通人只要乖乖待在家裡、不亂跑、不串門,就是給國家幫忙了。後來在老師的提議下,陳奕言利用自己的特長,拍了很多公益視頻,有的向戰役英雄們致敬並給他們加油;有的倡議大家: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有的提醒大家多多運動,增強抵抗力;還有的教大家做美食讓同學們在家不煩悶……待疫情稍穩定後,他主動和媽媽一起帶著防護手套、口罩,一手拿著消毒液一手拿著抹布給樓扶手消毒、打掃樓道衛生。小小年紀的他,深得鄰裡們的稱讚。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他的座右銘。在困境中,他一直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絕不輕言放棄,而是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他並沒有豐功偉績,他的行為也微不足道,但是他渾身充滿正能量,心中充滿著愛,他每時每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身邊的人。他就是空氣裡的小水滴,在陽光下放射出七彩的光芒。
(柴桑小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