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英語,大多孩子都特別頭疼,尤其是啟蒙的時候沒有特別受到重視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繼續往下看吧。
小時候(本老阿姨90後),因為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沒學過英語,也不知道英語是個什麼物種。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就去城裡讀書了。
好傢夥,城裡要學英語,我連字母有多少個都不知道。果然,考試就考了十來分,當時就暗暗發誓,這一定是史上最低的,不能再低了。
當年班主任也知道我們班上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她一個語文老師,也帶著我們一塊學習英語,每天布置英語任務。
所以,除了完成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還得完成語文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
每天放學或者上學路上,校卡的背面永遠有一張寫滿英語單詞、密密麻麻的紙,爭取在回家或者上學的路上,就把單詞背了。
我不會告訴你,期末開始從倒數變成了前三,就這樣一個學期,我這個渣渣也翻身了。
後面逐漸研究學習英語的方法,總結出下面6個,都是親身體驗喔,希望對你有用。
1.遇到不懂的單詞,千萬不要馬上查字典。
為什麼?首先,要明白,遇到不懂的詞彙,很正常呀,單詞那麼多,也不可能記得完,記得住。
所以,先擺正這個心態,不要一遇到不認識的就去查,這樣既沒有效率,也影響你繼續閱讀的心情。
那應該怎麼辦?在你讀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的時候,再去查生詞,第一次讀猜一下就可以了。
2.學會泛讀,或者快速泛讀
不要覺得逐字逐句的精讀是提高英文水平的關鍵。泛讀可以讓你快速了解文章的大意,提高效率,練好這項技能,會很有成就感喔。
3.選讀內容時,要選比自己水平高一點的去讀
為什麼呀?因為太簡單的學不到新東西,太難的話,可能會打擊到你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呢?選擇難度稍微高一點的和你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那簡直完美。
4.定時定期閱讀
這個之前在用軟體打卡閱讀的時候,有非常明顯的感覺。就是吧,每天打卡閱讀,再去讀其他英文文章,會比較流暢。
如果有段時間沒去打卡了,再去讀英文的內容,會相對來說比較吃力。可能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5.生詞要及時複習
艾賓浩斯曲線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及時複習,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忘記。
6.找個志同道合的一起,更容易堅持下去
網際網路時代,隨時都可以找到有相同目標的人一起學習,去社交平臺試試看,也許能找個和你一起打卡提高英語的朋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