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於中國,猶如血脈之於生命,不可分割。
在中華民族的廣袤大地上,山之巍巍,水之湯湯,壯麗山河,風光無限。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縱情山水,走遍大江南北,看盡世間極致之景,在美景中撫慰仕途的創傷,成就了多少流傳至今的詩詞畫作。
中國山水畫自成一派,活躍在畫家的筆墨之下,或移步換景捲入江山萬裡,或墨色點點勾勒煙雨江南,或半壁山水寄望詩情意味,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
中國藝術發展至今,眾多人開始嘗試用不同方式記錄中國山水之美,將中國山水畫放在玉雕中便是其中一種,成為近幾年來玉雕行業中標新立異的創作。
玉牌以一面琢磨山水、花鳥、人物、瑞獸等圖,另一面雕刻詩文、書法、印章等樣式承世,其中展現文人思想、情趣和意境最完善。
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推中國山水翡翠玉牌。
一個優秀的玉雕藝術家,在繼承喻意、吉祥等優秀傳統的同時,還要能吸收國外各種當代藝術的觀念和中國傳統藝術豐富璀燦的營養,找到屬於自己性格、主題、工藝、風格和審美的個性語言。
借鑑經典中國山水畫的布局、構圖、透視、畫法等元素,對山水玉牌的創新是一個主要的突破口。
中國傳統山水畫往往以有限的取景,表現出豐富多彩的自然物象,既傳遞著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又表達了對宇宙的自然觀感和審美意識。
一件質地好的山水玉牌,與山水畫藝術異曲同工,它們的不同,只表現在材質上,它們的精神、思想、觀念和情緒並無二致。
翡翠山水牌,它完美地體現了雕刻材質與氣韻的融合。
依靠著充滿靈氣的翡翠玉石,中國山水的魅力在翡翠中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中國玉牌的代表人物陸子岡和他的子岡牌。能被留存史冊,實際上還是山水圖像中隱藏的深厚文化底蘊所起的作用。
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水玉牌,無論從牌式、工藝、內容和意境,都能找到翡翠玉雕藝術與中國山水畫藝術相互借鑑、相互滲透的影子。
經典翡翠山水牌,散發著傳統文人的清風傲骨。現代山水牌則更多的是訴求著當代人們的簡約,這就是現代審美與傳統審美的在設計理念上的匹配。
今天的玉雕藝術家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匠人了,強大的社會責任和敏銳的觀察力,使他們的形象更接近錚錚風骨的知識分子。
他們要時刻關注生活的變化,冷靜、理性地分析趨勢,並要運用獨到的藝術表現力來調度材料、工藝,創作出有當代意識的新山水玉牌。
玉雕山水牌以畫入玉,把山水的形意融入到方寸的玉器上,方寸之間蘊大千美景,以刀代筆,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山水情致,立入良玉,意氣風發,賞之怡然。
翡翠山水牌一般沒有很具體的寓意,但它能給人一種遠離喧囂的靜寂、曠遠與超塵,能讓欣賞者在享受美的同時,還能領略到超脫凡塵的高雅格調。
古語有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翡翠山水牌,大多也表達了這樣超脫的思想,是珠寶界的一股清流。
淡泊明志,是一種心態,寧靜致遠,是一種高度。
兩者闡述了人生豁達的心境,也是翡翠雕刻師應該具有的治玉境界。
面對這掩埋在大地中億萬年的寶物,唯有在喧囂中保留幾分寧靜方能有所思考、不被玉石塵封的表相所困、擁有開闊的心境,才能使玉石價值最大化,創作出具有時代特性與人文高度的翡翠作品,留得詩韻彩雲間。
恰是這樣的豐富內涵,使得玉雕山水牌吸引了無數人目光,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也讓眾多的玉雕師為之痴迷。
玉雕師們在山水牌的創作上,精益求精,雕琢出更為讓人陶醉的作品。
上千年的玉石文化、上千年的玉雕歷史、上千年的筆墨洗鍊,激蕩出的是一種文化積澱的產物。
翡翠玉雕師用一種精緻的方式,演繹中國古典文化,刻刀之下,凝聚著手工藝人日復一日的積累。
所以,如果你也是中華文化的愛好者,那你肯定要擁有一塊自己的翡翠山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