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曼研究所開發原子力顯微鏡新技術:將提高AFM通用性和精度

2020-12-14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以提高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納米級化學成像的檢測能力。這些改進減少了與顯微鏡相關的噪聲,從而提高了可以研究樣品的精度和範圍。

使用先前的偏轉AFM-IR檢測方法(上)收集的4nm厚聚合物薄膜產生的化學信號與新的零偏轉方法對比(圖片自貝克曼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

該成果於6月2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043-5

原子力顯微鏡用於掃描材料表面以生成其高度的圖像,但該技術無法輕鬆識別分子組成。研究人員此前已經開發了AFM和紅外光譜的組合,稱為AFM-IR。 AFM-IR顯微鏡使用懸臂梁,該懸臂梁是一端連接到支架,另一端連接到尖端的光束,用於測量由照射紅外雷射照射而產生的樣品的細微運動。樣品對光的吸收使其擴展並偏轉懸臂,從而產生紅外信號。

「儘管這項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它的性能受到了限制。」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工程學的創始人、癌症中心主任Rohit Bhargava教授表示,「問題在於存在未知的噪聲源,這限制了數據的質量。」

隨時間變化的懸臂共振在AFM-IR中的影響(圖自成果論文)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理論模型,以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從而識別出噪音的來源。此外,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來以更高的精度檢測IR信號。

由Bhargava指導的化學成像與結構實驗室的研究生Seth Kenkel表示:「懸臂的偏轉容易受到噪聲的影響,噪聲會隨著偏轉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差。」 「我們沒有檢測懸臂撓度,而是使用壓電組件作為平臺,保持零撓度。通過向壓電材料施加電壓,我們可以保持低撓度和低噪聲,同時記錄同樣的化學信息,現在這些信息被編碼在壓電電壓中。」

研究人員沒有移動懸臂,而是利用壓電晶體的運動來記錄IR信號。Kenkel表示:「這是第一次有人控制壓電致動器來檢測信號。其他研究人員通過使用更複雜的檢測系統來解決諸如噪聲之類的挑戰,這些系統無法解決與AFM-IR相關的潛在問題。」

Bharat表示:「由於噪聲問題,人們只能使用這種技術來測量具有較強信號的樣本。隨著靈敏度的提高,我們可以對體積更小的樣品成像,例如細胞膜。」

除了測量更多種類的樣品外,研究人員還希望使用這種技術來測量較小的樣品量。 Bhargava表示:「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研究少量存在的複雜混合物,例如單脂雙分子層。」

化學系主任兼拉裡·福克納化學基金會主席Catherine Murphy表示:「 Bhargava實驗室開發的新技術令人振奮,我們小組有興趣立即使用該技術來研究複雜表面上的蛋白質變形。」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走進帕克(Park)原子力顯微鏡韓國總部——探尋31年AFM技術傳承...
    但作為當時引進的最新技術、納米級精密表徵儀器產品——AFM對相關零配件精度要求很高,當時相關產業鏈配套薄弱,本地供應商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滿足需求。此背景下,1997年創立初,部分零配件需要從美國Thermo Micro等公司引進。與此同時,Park原子力顯微鏡也逐漸引導培養當地供應商的相關生產技術與能力,並著手開發部分自己獨有的技術。
  • 非凡體驗,觸手可得——日立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AFM5500M
    日立高新技術集團在原有AFM系列原子力顯微鏡產品線的基礎上, 於2016年3月8日在全球重磅推出了AFM5500M新一代全自動型原子力顯微鏡。這是日立高新收購精工納米科技以來,又一款通過技術整合來提供更全面解決方案的代表性產品。
  • 30年AFM發展路漫漫 懷初心輾轉徵程而求索——訪帕克原子力顯微鏡...
    30餘年的技術沉澱與20餘年的再創業發展,帕克原子力顯微鏡始終專注AFM領域,並針對傳統AFM的技術局限,開創出一系列AFM新產品、新技術,大大提升了傳統AFM的解析度、檢測速度,及操作便捷性。基於通過這種比較智能的方法,帕克原子力顯微鏡也開發了一套軟體系統「Park SmartScan」,三次滑鼠點擊即可得到一個完整的形貌圖:首先找到目標感興趣區域,然後設置需求的像素、掃描尺寸、精度/速度傾向選擇,最後點擊IMAGE出圖。
  • 為什麼要選擇日立原子力顯微鏡,聽聽用戶怎麼說
    AFM5300E是一款環境型原子力顯微鏡,它的環境控制單元可以使樣品在大氣中、真空中、溶液中等環境中進行測量。AFM5300E還具有高低溫控制功能,可以檢測溫度對樣品表面形貌和物理特性的影響。這款儀器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
  • 布魯克發布原子力顯微鏡新品 號稱世界最快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時間2011年5月2日,布魯克(Bruker)發布了一款具有創新性和獨特外形的原子力顯微鏡新品——Dimension FastScanTM,該產品在不犧牲納米級解析度的前提下提高顯微鏡成像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用原子力顯微鏡當鏟子?科學家發現了什麼金礦?
    他們的具體發現可能會在某一天創造出更節能的計算機晶片,但這項新技術本身可能會在更廣泛的領域開闢新發現。原子力顯微鏡(AFM)拖動一個超鋒利的尖端穿過材料,非常接近但從未觸及表面。尖端可以感覺到表面的位置,檢測材料產生的電磁力。通過有條不紊地來回傳遞,研究人員可以繪製出一種材料的表面屬性,就像測量員有條不紊地在一塊土地上踱步以繪製該領土的地圖一樣。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對Molecular Vista股權投資:填補AFM化學信息...
    「我們相信,Molecular Vista憑藉獨有的技術已經走在了AFM行業的最前沿,」Park原子力顯微鏡執行長Sang-il Park博士評論道。「我們很高興能夠成為由Sung Park和他的管理團隊創建的AFM紅外聯用前沿技術的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發展未來可期。」
  • 島津中標應急管理部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
    儀器信息網訊 3月23日,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項目中標結果出爐,島津SPM-9700HT原子力顯微鏡成功中標,中標金額為185萬元。詳情匯總如下: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SDZG-01190202項目名稱:原子力顯微鏡AFM項目聯繫人
  • 2012年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圓滿召開
    2012年9月27日,德國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圓滿召開。會議得到了西安各高校、研究所的積極響應及到會參與。    布魯克公司納米表面儀器部亞太區銷售總監時曉明先生對布魯克公司以及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色,做了精彩的闡述。
  • 功能全面的多功能掃描探針顯微鏡AFM
    設備信息:Ntegra Solaris多功能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原子力顯微鏡(AFM)平臺2.技術參數:(1)在大氣環境下: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接觸+半接觸+非接觸)/橫向力顯微鏡/相位成像/力調製/力譜線/粘附力成像/磁力顯微鏡/靜電力顯微鏡/掃描電容顯微鏡/開爾文探針顯微鏡/擴展電阻成像/納米壓痕/刻蝕: 原子力顯微鏡(電壓+力)/壓電力模式/超聲原子力/外加磁場/溫度控制/氣氛控制等功能。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講座主題:Park原子力顯微鏡介紹及其在半導體和二維材料領域中的應用主講人張菲博士針對老師和同學在平時使用原子力顯微鏡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Park原子力顯微鏡張菲博士被PRICM會議組邀請在19日上午作了關於「原子力顯微鏡在二維材料的應用」的邀請報告。
  • 牛津儀器AR原子力部門與國家納米中心共建AFM實驗室
    該聯合實驗室位於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一層西側,剛剛引進了一套牛津儀器AR原子力顯微鏡MFP-3D Infinity。接下來,實驗室將依託牛津儀器AR原子力部門的技術能力與國家納米中心程志海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實力,在儀器創新、技術服務及應用開發等方面展開合作。
  • 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
    (2)利用原子吸引力的變化而產生表面輪廓為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鏡(non-contact AFM ),探針與試片的距離約數十個? 到數百個?。  二、原子力顯微鏡的硬體架構:  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系統中,可分成三個部分:力檢測部分、位置檢測部分、反饋系統。
  • 2017年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原子力顯微鏡武漢研討會順利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8日,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BNS)原子力顯微鏡武漢研討會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專業人士近150人參與,此次研討會反映熱烈,大家針對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專業技術進行了細緻溝通和探討。
  • ——記清華大學原子力顯微鏡設計大挑戰
    四支由來自倫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組合而成的「國際團隊」正在向評委們介紹他們的暑期成果——一臺成本不到1000元人民幣的原子力顯微鏡。  這些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在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環境中接受挑戰,在一個星期內設計出低成本、適用於高中學校的原子力顯微鏡。
  • 【通知公告】校分析測試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開放運行通知
    校分析測試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開放運行通知 校分析測試中心是我校2016年設立的校級公共分析測試平臺,是獨立建制的二級單位,現中心於2017年12月14日完成了另一套設備——原子力顯微鏡(AFM)的調試安裝,近期已面向全校開放運行
  • 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組成和優缺點
    它通過檢測待測樣品表面和一個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間的極微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來研究物質的表面結構及性質。將一對微弱力極端敏感的微懸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針尖接近樣品,這時它將與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將使得微懸臂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掃描樣品時,利用傳感器檢測這些變化,就可獲得作用力分布信息,從而以納米級解析度獲得表面形貌結構信息及表面粗糙度信息。
  • 5G時代催動檢測設備需求,三星與帕克原子力顯微鏡等籤億元合同
    當下,隨著各國對5G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國內外企業和協會正在積極布局5G解決方案和開發相關產品,獨立產品已在2019年開始逐步上市。  5G新技術應用的推廣,將帶動車載顯示等多場景OLED的需求,緩解目前OLED供過於求的現狀,帶動面板價格企穩和企業盈利能力回升。
  • 納米磁ezAFM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
    近日,英國納米磁原子顯微鏡中國總代理北京中顯恆業攜ezAFM精緻型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等相關儀器銷售公司。現場展示和演講ezAFM的工作原理、目標客戶和細分市場,受到了廣大儀器渠道商的熱烈歡迎。
  • 原子力顯微鏡及其在聚合物凝聚態中的應用
    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在1986年由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的發明者之一的Gerd Binnig博士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與Quate C F和Gerber C等人研製成功的一種新型的顯微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