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毒不隔離真情,需要從情緒上進行自我調節!

2020-12-17 騰訊網

疫情當下,總強迫自己放下來,但還是禁不住翻手機,聽新聞。每天都有好消息,確診病例從一天四位數降到三位數,除湖北外其他大部分省市都是零增長;每天都有壞消息,那就是病毒正在向全球蔓延,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等國成為重災區,不要以為是在別的國家,想想人口基數那麼小的國家,其確診病人增長的速度堪比當時的武漢,怎不讓人揪心?

對於國外出現的疫情,我們根本無法把控,公主號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疑似病例流入中國,對我們都是巨大的威脅。所以,災難面前,沒有誰能獨善其身,都應相互扶持,抱團取暖,共度難關。

畢竟中國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抗疫,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復工後,大量人口的流動無疑增加了感染風險,只要有一個人沒被篩查出來,那就是一群人甚至是一個城市的災難。所以我們仍需堅持,做好隔離、篩查、防護,讓狡猾的病毒無處藏身,至少在沒有研發出疫苗之前,把它餓死,就像SARS病毒一樣,讓其自行滅亡。更何況,我們在武漢的親人和朋友們,還在嚴格的隔離之中,他們還不能下樓,還不能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在病毒消亡之前,哪怕它不在我們周圍,只要它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隱藏,我們都不可放鬆警惕。話又說回來,嚴峻的當下,我們難道就這麼一直焦慮下去,恐慌下去,將身邊所有人都當病毒一樣對待嗎?以致家人和朋友之間,因有形的物理距離而導致無形的心理距離,特別是,當你的同事來自湖北,你的朋友是武漢人,或者當你的隔壁來了一位武漢人,幾天後突然被確診了,整個樓棟和小區都炸鍋了,同樣恐慌焦慮的你,會怎麼對待他、對待這件事呢?

一起來聽聽我的故事,聽聽」曉燕說心事「——

/ 情緒並不是對事件事實的反應 /

曉 燕

「隔離病毒不隔離真情」是今年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句流行語。因病毒的強烈傳染性和人類對它的未知,讓大家談病毒色變,也把周圍幾乎所有的人都看成了傳染源。湖北人一病成名,我們看到湖北人就好像看到了病毒。

早期因為沒有界限讓病毒迅速蔓延,後期因為要隔離病毒又讓情感蕩然無存,如何把握這個度,對於我們這些在邊界上並不清晰的國人來說,真是一個難題!什麼是適當與適度的人際關係,如何尊重對方的拒絕,如何理解他人的善意,都是要在交往的細節中去體驗的。其間,我們可能既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利益,也要最大程度上利他。因為這次疫情,才讓我們發現,這是一門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的學問!

我們都要學會,不把自己的情緒歸罪於他人,也不把自己最重要的核心利益交與他人。疫情當中,我們看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湖北人,甚至把沒有節制的憤怒以毫無邊界的方式宣洩,因此引導出我們的不良情緒,演變成為一場爭吵甚至爭鬥。

有人會說:如果他先講出事實,我就不會生氣;有人會講:如果他不罵我,我就不會生氣。聽起來每個人都有苦衷,每個人的做法也都是不得已。情緒真的是事實的表達嗎?為什麼我們常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原因就在於,情緒並不是對事件事實的反應,而是個人對事件的想法與詮釋的反應。檢驗事實,然後改變評估與假設來符合事實,有時候就是情緒改變的開始。當然,前提是你有情緒的困擾,也希望去改變它。

在這次疫情當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無端憤怒的人,大可不必為他們生氣,有可能他們有他們個人的問題,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恐懼與焦慮,而不是針對任何人。同理,很多醫生也常常說自己並非公眾口中的「英雄」,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不願意沉溺於媒體和公眾的「點讚」。

既不輕意拔高別人,也不刻意給別人套上無德的枷鎖,這才是一個客觀與平和的情緒反應,也可以是說是「科學的」情緒。而情緒本身並無好壞之分,適當的情緒才是我們要追求的

教育與發展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

中國艾利克森研究院註冊催眠治療師

深圳市心理諮詢師專業委員會委員

深圳市春暉家長學校講師團講師

系統接受過德中心理治療院認知行為培訓,德中心理治療院催眠培訓,複雜創傷DBT行為治療培訓,國際衝擊療法培訓。曾經接受過精神分析,家庭治療,NLP培訓,中美青少年心理衛生評估與預防幹預培訓等一系列專業心理培訓。常年與青少年及青少年家庭一起工作,特別擅長綜合運用各類諮詢方法與策略,創造性解決問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新型肺炎:人間有真情,隔離病毒不隔愛
    即便是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任何異常的朋友,如果接觸過感染者,或者出自疫區,也需要進行居家隔離,因為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最長可以達到14天左右,而潛伏期依然存在一定的傳染風險。然而,有些人一聽到「隔離」這兩個字就瑟瑟發抖,不過是為了他們和家人,以及別人的安全著想,卻鬧得像要傷害他們一樣。
  • 如何正確在家進行自我隔離?(上)
    網絡、新聞和朋友圈等很多地方,都提到如果自己或者身邊出現了疑似病症,應當進行自我隔離。但是這個自我隔離究竟應該怎麼進行?隔離時如何判斷自己到底有沒有被傳染呢?如果確定自己被傳染應該怎麼辦?為了讓你安安心心又安安全全的呆在家裡,小編梳理了關於居家隔離的9個問題,解答你的疑問。
  • 蘊育醫院捐贈玩具1000套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關注兒童 奉獻愛心近日,河北蘊育醫院得知隔離點兒童較多,但隔離點兒童因年齡較小無法忍受隔離期間而產生了焦慮情緒,因此蘊育醫院領導積極響應橋西區婦聯的號召,主動站出,並迅速採取了對於隔離點兒童的幫助行動。
  • 浙江台州居家隔離記:隔離病毒 不隔溫暖
    一句「不出門」,讓「宅」字成為許多人這個春節感觸最深的印記之一。而對於居家隔離的人員而言,關起了一扇門,卻有更多主動而來的關愛與理解,讓居家隔離不太寒冷。  居家醫學觀察的那扇門,隔不開關愛與理解  隔離的是疫情,不是真情。
  • 口罩隔離的是病毒 隔離不了我們的愛
    戰疫進行時,讓每個人都過了一個特殊的「情人節」。口罩、防護服、居家隔離的是病毒,隔離不了我們之間的愛,早在2月1日,網友LittleKK小金金在微博上曬出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男友對自己愛,看的筆者好甜據悉2月4 戰疫進行時,讓每個人都過了一個特殊的「情人節」。
  • 如何才能做到正確地在家進行自我隔離呢?
    一、早發現,早隔離1、如今正值流感季節,很大一部分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可能只是患上了感冒或者流感,並非是可怕的新冠肺炎。2、如果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輕微或者疑似被傳染的人,可以先居家隔離進行觀察。3、早發現,早隔離。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周圍的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因為醫院發熱門診匯集了可能感染的病例,在這個特殊時期,盲目跑去醫院反而更增加了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風險。
  • 芬蘭總理進行自我隔離 歐盟已有三位領導人確診
    芬蘭廣播公司(YLE)當地時間10月16日報導,芬蘭總理桑納·馬林(SannaMarin)已離開歐盟峰會,並進行自我隔離。早前,她曾與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過接觸。  在本周的峰會上,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裡克森和芬蘭總理桑娜·馬林都公開質疑峰會將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集中在一處。弗雷澤裡克森15日在布魯塞爾對丹麥記者說,本次會議應該以網絡會議的形式舉行。
  • 葡萄牙總理因與馬克龍接觸而自我隔離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葡萄牙總理因與馬克龍接觸而自我隔離16日曾與馬克龍會晤並共進午餐,決定暫時取消所有公務活動並自我隔離。
  • 房東拒外地歸客門外,民警深夜喊話「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在嚴格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重要的還是消除恐慌心理,科學地認識疫情防控知識及相關疫情防控工作,在隔離病毒的同時並不隔離友愛。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29日晚間,黃埔魚珠街茅崗社區就出現這樣一個警情,出於對肺炎疫情的恐懼心理,出租屋房東將外地歸來的房客拒之門外,並且要求他們離開。
  • 外媒:馬克龍夫人新冠檢測陰性,正進行自我隔離
    外媒:馬克龍夫人新冠檢測陰性,正進行自我隔離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妻子布麗吉特  人民視覺 資料圖@環球資訊廣播 12月17日消息,據英國《衛報》最新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妻子布麗吉特正在進行自我隔離,其當地時間15日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
  • 馬克龍確診新冠後,已有兩國總理自我隔離
    新華社裡斯本12月17日電(記者趙丹亮)在法國總統馬克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葡萄牙總理府17日宣布,葡總理科斯塔16日曾與馬克龍會晤並共進午餐,決定暫時取消所有公務活動並自我隔離。
  • 被流感「擊中」記得自我隔離
    「流感傳染性強,如果病人不注重自我隔離,很容易將病毒傳染給抵抗力弱的人。」鄭大一附院呼吸科一位醫生說,如果不幸被流感擊中,患者要做好自我隔離,比如,打噴嚏時,一定要用紙巾捂住口鼻,所用的日常物品和常人分開。    據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患者和病毒攜帶者,在發病前的最初3天,傳染性最強。
  • 因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 英國首相自我隔離
    因接觸新冠病毒感染者 英國首相自我隔離 央視網消息:英國天空新聞頻道網站
  • 在英自覺隔離的中國人,都是英雄|自我隔離|武漢|英國_社會|zita|小蓮
    為了以防萬一,奇樓在宿舍開始自己14天的自我隔離。剛好,這14天的隔離期趕上了學校論文的deadline(截止日期)。>決定在酒店進行自行隔離,但這一決定卻引起了不少波瀾,好心的自我隔離也曾被謠傳成「得了肺炎被帶走隔離」圖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但被問到是否後悔自我隔離時,高老闆坦言:「即使我不上班電腦本部門基本停工了,但損失是可以估量的,但去上班倘若真大家帶來了病毒
  • 美國邁阿密市長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已進行自我隔離
    據美國NBC新聞6臺消息,美國邁阿密市長弗朗西斯·蘇亞雷斯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報導稱,蘇亞雷斯13日向NBC新聞網證實了這一消息。報導提到,在了解到自己可能與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的媒體部門負責人可能有過接觸後,42歲的蘇亞雷斯於12日宣布進行自我隔離。
  • 隔離病毒 隔離不了愛 ——鄭州圖書館向集中醫學觀察點捐贈圖書報刊
    隔離病毒 隔離不了愛 ——鄭州圖書館向集中醫學觀察點捐贈圖書報刊 發布時間:2020-03-10 17:29 來源: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為了緩解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觀察人員的緊張情緒,2月20日下午,市政協委員、鄭州圖書館館長李紅巖帶領鄭州圖書館工作人員為鄭東新區祭城路街道辦事處的兩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捐贈報刊
  • 隔離病毒需要正確戴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主要都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正確戴口罩是隔離病毒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我市河西區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建議市民可以多準備一些口罩,放在日常生活中易拿易取的地方,比如包裡、外套口袋、室內玄關,強化戴口罩意識,養成「不戴口罩不出門」的衛生習慣。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確佩戴口罩才能真正起到疾病預防效果。
  • 湖南省年初的新冠病毒存在大量的傳播異質性,隔離...
    在最後一次接觸感染者後,對原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至少2周的追蹤。在2020年2月7日之前,如果接觸者在隔離期間出現症狀,則對其進行檢測。2020年2月7日以後,所有接觸者均需進行RT-PCR測試,在隔離期間,無論是否出現症狀,每個接觸者至少採集一次樣本。RT-PCR檢測結果呈陽性後,無論臨床嚴重程度如何,感染者均被隔離在專門的醫院,而其接觸者則被隔離在醫學觀察機構。
  • 莫斯科要求所有市民從30日起居家自我隔離
    新華社 圖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29日晚宣布,所有莫斯科市民從3月30日開始居家自我隔離。此前,索比亞寧要求65歲以上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從26日起在家隔離。索比亞寧強調,從30日開始,自我隔離的民眾不分年齡。只有在需要緊急醫療救助、上班、前往商店或藥店、遛寵物和倒垃圾等情況才可以出門。索比亞寧表示,下周莫斯科將部署一套智能系統以監控市民的居家隔離行為。
  •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怎麼翻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陸遊這句詩表面上謙虛,說寫出好文章不是自己的功勞,非人力所能為,只是靈感所致。可是為什麼靈感不砸懶人?蘋果只砸牛頓?也許蘋果砸過別人,只是砸不醒而已。在旁觀者那裡,靈感內心獨白是這樣的: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