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任達華20日在中山參加某活動時被人捅刀,警方抓獲兇手後精神鑑定初步結果出爐,兇手存在精神障礙(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又稱妄想症)。
什麼是妄想症
1、妄想是一種堅信或確信。妄想症患者不接受事實和理性的糾正,可以說是不可動搖和不可糾正的。
「不論幾乎所有的其他人相信什麼,也不論毫無疑問的證明或證據指向反面」,妄想內容始終為患者所「堅信」。
2、妄想是自我捲入的。心理學家說:患者妄想的內容是自我中心的,它對患者的人格有著切身的重要性,是一種錯誤的個人信念,它飽含著個人極為重要的感受。因為,妄想的核心判斷總是包含著「我」。
3、妄想是個人獨特的。這就是說,妄想的內容是某一個人所獨有的信念,通常不被病人的文化群或亞文化群的其他成員所接受的。
在臨床上,心理學家將妄想歸為這幾類:
1、關係妄想(delusion of referemce),這類妄想當事人會把很多和自己無關的事情歸於自身。諸如與自己無關他人的舉動會認為是在映射自己。
2、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此類人總覺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嚴重會懷疑周圍人對其進行監視和陷害。
3、特殊意義妄想(delusion of special sigificance),有這類妄想的人會認為其他人做的很多細小事情總有含義,比如一個妻子無意把梨切一半,有此妄想的人就會覺得妻子有外遇要和自己「分離」(分梨)。
4、物理影響妄想(delusion of physical influence),有此類妄想的人會覺得自己被某些神秘力量操控,這些力量雖然我們看不到,但是卻不見得是不存在的。例如神秘力量會通過諸如X光線形式操控,臨床多見精神分裂患者有此妄想。
5、誇大妄想(delusion of grandeur),誇大妄想的人會誇大自己財富地位等,對很多事情沒有自知力。
6、自罪妄想(delusion of sin),有此妄想的人顧名思義他們總認為自己是有罪的,自己的存在的意義就是贖罪,他們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認為自己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
7、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ly delusion),疑病妄想的人因為身體一些小毛病就覺得自己患了重大疾病,自己到處求醫可就是檢查不出病因,而且醫生幾乎無法緩解他的焦慮,醫學檢測也不能打消他的顧慮。嚴重的疑病妄想會引發疑病症,這是一種神經官能症。
8、嫉妒妄想 (delusion of jealousy),該類型妄想的人會認為自己伴侶會出軌,而且會誇大對方的敵意。臨床上該類型妄想的病人會跟蹤自己的配偶,甚至嚴重會檢查對方內褲。
9、鍾情妄想(delusion of being loved),有這類妄想的人總是會「自作多情」,深信不疑異性對自己產生好感,哪怕被對方否認也會覺得對方可能在考驗自己。
10、內心被揭露感 (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這類妄想型的人會覺得別人都有「讀心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說出來也會被他人所察覺甚至了如指掌。而且他們這種想法是沒有根據的,也沒有現實的檢驗。
那些善於「把玩規則」的「病人」
談到精神病,我們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感覺精神病人是不正常的。《黃帝內經》的《難經》對精神疾病的症狀作了形象的描述,如:「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以及「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毛不食數日,踰垣上尾,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癲疾者,疾發如狂也。」「狂始發,少臥不飢,自主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也……」。「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
我們可以看出從古至今我們對精神病理解多見是異常,甚至是可怕的。不過臨床上精神病的定義是廣泛的,除了我們可以看到的精神病外,還有很多隱藏在我們周遭的一些「天才」般精神病,他們對於自己的問題同樣不會有自知力而且還善於偽裝。
《異類的天賦》第四章「瘋子們的智慧」中一個小標題所說:精神病態者掌控世界。
毫無疑問,在商界名流大碗中,精神病態的比例遠遠高於一般人群。你在任何組織中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在哪裡,他們有相應的地位和身份,有控制他人的權力,還有獲得物質財富的機會。精神病態者在處理突發情況方面幾乎毫無困難。
上世紀70年代初,有一個很有名的反精神病學的研究。8名精神正常的研究人員試著通過診斷住進美國的幾家精神病院。他們報告的唯一症狀是聽到某種聲音(說點「空洞」之類的話)。其中的7個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並且讓他們住了院……一旦住進醫院,他們立刻表現得很正常,但當他們有禮貌地詢問情況時,沒有人搭理他們。這7個人後來報告說:他們的診斷標籤——精神分裂症意味著他們在精神病院裡地位很低、力量極小。
其實還有很多人格障礙患者,諸如一些反社會人格的人會利用精神病逃脫法律制裁,文森特·吉甘特(Vincent Gigante)叫作「怪教父」。他是紐約吉諾維斯犯罪家族的首領,也是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黑手黨人物之一。為了逃避牢獄之災,他假裝精神失常,穿著浴袍和拖鞋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遊蕩了30多年。
他的侄女麗塔·吉甘特(Rita Gigante)後來回憶道:「他會突然停下,指著某處,然後喃喃亂語。當他覺得FBI在錄音或錄像時,裝瘋賣傻的程度就會更甚。」有時,他會直接問停車記時器是否願意和他一起散步。有一次,FBI特工帶著傳票去找他,卻發現他赤身裸體地站在淋浴下,手中緊握著一把打開的雨傘。
其實吉甘特是在裝病:裝病意指故意假裝患有某種病症,或受外部誘因影響,刻意誇大現有病症的嚴重性。這些外部誘因包括獲取經濟補償、住房或毒品,免於工作、免除兵役或刑事訴訟。
真病和詐病還有些其他區別,醫生可以藉此加以區分。
對精神病患者而言,幻聽通常間歇性出現(即便他們感覺那種聲音總徘徊在耳邊),如果患者沒有特別難受,有時還可以抗拒聲音下達的命令。詐病者恰恰與此相反,他們經常聲稱幻聽連綿不絕,且不得不遵從聲音下達的所有指示。75%的患者經常表示那種聲音反反覆覆、清晰可辨、有男有女,98%的患者聲稱聽見了自己使用的語言,88%的患者說聲音源於他們的大腦。
非典型的幻聽表現是:聲音只有一種性別(或中途轉換成另一種性別)且無法識別、只有一個孩子的聲音、或聲音似乎源於機器人或動物。有這些非典型特徵的人可能在詐病,但未必一定如此。
我們該如何面對那些隱藏在暗處「人畜無害」的精神病
「忠厚老實」是社交中慣常用的對一個人的評價。
但是還有很多精神病,他們並不會表現出一些特別異常表現。比如一些表演型人格者,還有一些嚴重的反社會人格,他們都會善於利用人心來隱藏自己的異常。
普通人可能心裡無鬼,率性而為的可能性較大,而這些變態人格的人,太需要畫皮去角色扮演。有些反社會人格者在社交中表現的特別出色,他們很圓滑,充滿自信。通常,初次見面的時候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以便在日後能利用別人,甚至有時候連警察和心理醫生都會被他們的偽裝所欺騙。
不過他們可惡的背後也是可悲的。
或許他們自小就生活在一個缺愛,同時暴力十足的環境中,這會導致他們為了「自保」把情感隔離,認為周遭都是危機重重的。
其實如果你生活中會有類似那些看似人畜無害精神問題者時:
第一個建議:和任何人發生深度接觸之前,至少認識他以前有過來往的三個熟人。心理異常者,通常不會建立有深度的社會關係。他們可以憑藉短暫的面具表演獲得一些社會資源,但絕對無法長久。他們向你呈現的過去,要麼是空白的,要麼是經過矯飾的,完全經不起查證。
第二個建議:心理異常者通常沒有深度的家庭關係。他們和父母關係和親友關係和同學關係都非常糟糕或疏遠。他們獨自來往,似乎看起來簡直沒有任何人在他們的生命中能施加影響,他的世界裡只有他自己。
第三個建議:無論他們如何偽裝,一定會有落差很大的情緒和攻擊性出現。當一個平時在你面前「表演」的溫文爾雅的人,一轉身,在你沒留意時,用殘忍手段活活燙死一隻誤入窗戶的蒼蠅——雖然蒼蠅無足輕重,他其中流露出的殘忍,讓你非常不適時,你的本能就是在給你發警報了。或前一刻還在「懦弱溫良」呢,下一刻就咬牙切齒你死我活了,這樣超級不穩定的情緒,也是警報。
最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希望這篇心理學科普可以讓你更深入認識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為你不論是保護自己還是理解他人都是有幫助的,同時也希望任達華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