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2020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別是對於養殖戶來說,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一邊是高高在上的豬肉產業,一邊是萎靡不振的雞肉產業。生豬咱們就不必太細說了,今天主角不是它。我們今天就說說雞,無論是肉雞、土雞、還是雜交雞。
我們平時吃的三大肉類,除了豬肉就是雞肉,魚肉也常見,其他的相對來說少一些。這些正常是可以相互取代的,比如說豬肉價格高了,那麼就可以用雞來取代。但是從2020年開始這種取代效果並不明顯,人們寧願花幾十塊錢買一斤豬肉也不願意花20塊錢買一隻雞,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怪事。
而且在雞身上發生的怪事也不少,非典低價都能賣,禽流感要撲殺,非洲豬瘟雞也要受牽連,新冠肺炎也有牽扯,好像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能牽扯到雞的身上,這不得不說有點冤,然而這次可能就怨不得別人了,是真的攤到了雞的身上。
昨日,來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轉協查函稱,從嘉吉蛋白營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購進的三批次國產雞腿中有一批次外包裝核酸檢測顯示陽性。
沒錯,和當前最大的新冠病毒扯上了,要知道雞價還沒有恢復幾天,現在還沒有處於盈利期,而近一年的價格低迷使得養殖戶連連賠錢。特別是肉雞養殖戶,從2019年12月左右就開始虧損,一連幾批雞養殖虧損,許多人不得不選擇棄養,而隨著養殖量減少,價格有所上浮,眼看著可以盈利了,這下新冠病毒找上了雞腿。
那麼在養殖戶之中又會人心惶惶了,要知道一次非典雞價跌倒什麼樣,一次新冠病毒又讓雞價跌倒了啥樣,而現在攤在雞腿上的是否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在現階段並沒有具體體現,反而肉雞及肉雜雞竟然都在上漲,這不得不說是很好的消息。外包裝上有,那這個病毒應該是包裝以前就存在,還是包裝以後才有的,這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現在許多養殖戶也開始趁著漲價趕緊出欄了。
但是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短時間之內是不敢吃雞了。那麼在疫情之下我們吃啥好?吃什麼才能保證安全?進口的冷凍肉幾乎沒人吃了,現在竟然到國產的了,那麼還有什麼食品是安全的,我們怎麼才能保證健康?現在看來不好回答,無非叮囑一番。
勤洗手,戴口罩,沒事不去擁擠處,在價格高昂的豬肉麵前。我們過一段樸素的生活,只吃青菜,吃煎餅米飯,減少肉食量。最好像農民一樣自己種植自己吃,安全衛生才能更有保障。
對於養雞戶來說,儘量在漲價的時候賣掉雞,省得隨著事件的發酵致使行情低迷,想賣都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