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一新生在進入研究生生活的前兩個星期內,感受到了研究生和本科期間學習方式和狀態的本質區別,同時也大量地接觸到了科研的一些基礎的工作,比如說閱讀文獻、參加例會、做實驗、寫論文等等。
但是在這些工作中,很多人發現有一個問題:無論是閱讀文獻、做實驗、開例會、還是寫論文,都要用到英語,也就是說導師建議大家多讀英文文獻,讓大家撰寫sci論文,甚至開例會匯報的ppt也要求全英文的,而且匯報也要用英文不能用中文,這樣就給新來的研究生有一個這樣的印象:就是說英語已成為做科研的必備工具。
塔主當年進入研究生期間,導師在例會上就要求所有研究生匯報的ppt必須是全英文,碩士生可以用中文匯報,但博士必須用英文匯報。這樣就給很多新來的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英語口語和聽力不好的同學,感覺人生突然就黑暗起來。
其實後來塔主反過頭來想這個問題,確實研究生在做科研過程中,對英語的需求是一直離不開的,因為畢竟現在主流的學術觀點、科學家、還有權威的期刊都是在國外的發達國家掌控著,因此英語就是作為了解科研最前沿的一個必備工具,也就是說你要想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你必須要閱讀英文文獻,撰寫英文論文。
那麼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英語的重要性愈發的突出,作為剛入學的研究生,到底有沒有必要向本科階段一樣,專門花時間去學好英語呢?塔主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談談對研究生學英語的看法:
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來決定
研究生到底要不要專門花時間去學英語呢?塔主認為必須根據自己實際水平來確定,因為在研究生階段,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四六級等一系列等級考試,主要是要利用英語,把它作為一種工具去做好我們的科學研究。也就是說你學英語的目的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轉變。
在研究生期間學英語主要是為了兩個方面:一是為了和別人交流,也就是說你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或者參加團隊的例會,你要用英文講出自己的觀點。同時要聽得懂對方表達的觀點,這樣你才能達到學術交流的目的。第二個方面是練習閱讀和寫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閱讀英文文獻和撰寫sci論文,這是做科研的基礎,也是你科研成果產出的必備任務,所以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是你不得不去做的。
如果你英語水平好,那麼你直接接觸英文文獻或者直接寫作,直接交流即可,當然在開始也做的不一定好,但是時間長自然就會好。如果你英語水平並不好,那麼你必須花時間去練習自己的口語,聽力以及閱讀和寫作,否則你會在後期科研道路上,走得特別艱難,因為如果英語不好,閱讀一篇文章可能要花好多天時間,而英語好的可能花一天或者幾個小時就完成,這樣會大大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轉向專業英語學習
其實在研究生期間,英語的應用方面主要是在自己所學的專業上,因此英語的學習不再像本科期間的日常用語或者是生活用語,而是專業英語的學習。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學會一些專業上的詞彙,常用的句型、語法和標準而規範的表達。對於英語水平不好的同學也不要灰心,因為對專業英語而言,只要你把專業詞彙和規範表達掌握好,就不再是你做科研的障礙,相比於英語本身的一些特徵的學習要相對簡單,所以說底子差不要擔心,還是依然可以讀懂英文文獻,寫出漂亮的sci論文。
以上就是塔主對研究生要不要專門學英語的兩點看法,希望對大家有用,歡迎大家與塔主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