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活到一定歲數,我們才會在某個冬夜絞盡腦汁後,頓悟世間最難選之物,就是給朋友的聖誕禮物。
也只有在交了一定數量的沙雕朋友後,大家才明白,生活既然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人送的聖誕禮物就不能再拆。
為防止朋友圈一派祥和的節日氛圍被奇葩禮物PO圖帶偏,甚至微信都趕在平安夜前一天把「僅聊天」的好友權限設置功能上線(大大大誤。
無論在中國還是外國,送禮物都是門技術活,而收禮物都是場大冒險。打開包裝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裡面將包含送禮人多少詭譎的品味和怎樣古怪的笑點。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康康中外各地大家收到的迷惑聖誕禮物。如果哭是最好的解壓辦法,那麼收禮物的人此刻一定是一身輕鬆。
● 「爛梗如你,我依然不離不棄」型 ●
「我可能不是人,但是我室友是真的狗。他送我的聖誕節禮物是一隻土雞,剛殺的土雞你敢信?還滿臉確定地說西方聖誕節就是吃火雞啊,金木水火土不分家啊!我……」(douban@某某某的樹洞)
——既然如此,只好回贈他一隻木雞,以表達「我就靜靜地看你狡辯」。
「男性朋友親手焊了塊電路板,又給它接了個小圓燈,在上面貼了拿他照片做的3D貼紙。按下開關,他『頭』頂比上帝都亮。還教我說,這叫『點亮我,溫暖你』。我想問,這是他暗示希望身份升級嗎?」
——升級做你的長期電燈泡?
「朋友興奮地介紹他要送我的聖誕禮物,說經久耐用,2000多塊。當我拆開看到一盒板磚一樣的拼圖時,接下來倒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無非就是給大家表演一個邊罵他邊哭的我叭。」
——這數量,這功能,也確實不能說人家貨不對版。不過這位朋友,友誼難得,珍惜不易。下次記得就算再控制不住寄己想送拼圖的心,也至少要送下面這種。
● 「送禮物,不過想圓你戲精夢」型 ●
「當死黨覺得移居加拿大生活的我,聖誕節需要一件新外套時......」
——全地球都有種冷,叫你的沙雕朋友覺得你冷。
「一個女同事聖誕節給我買了個杯子,我倒進牛奶後,出現了這麼讓人浮想聯翩的畫面。她是不是對我有意思?」
——換杯可樂倒進去,你會發現她只是想說「你這個糟老頭子邋遢得很,連洗澡都能把水洗黑」。(douban@枷鎖)
「朋友訂的蛋糕……聖誕老人都這麼大歲數了,還麻煩它老人家親自背來,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圖 via douban@貳柒君
——看來麋鹿在路上沒少聽《Coincidance》。
「閨蜜送的一條魚尾睡袋,拯救了我的老寒腿。」
——時隔20年,我仿佛又看到了小學微機課穿的那雙鞋套。
● 「借送禮物之名,行自嗨之實」型 ●
「姐夫給我的聖誕禮物盒子上面,竟然印著他自己的頭像......」
——他真正想送你的就是照片,才不是什麼古龍水。
「最好的朋友送我一雙定製聖誕襪,上面印著他和他的狗。微笑。」
——那人,那星空,那狗。你這朋友是位詩人啊。
「平時摳門的麥霸朋友竟然聖誕節給我買了一個麥克風!可他明知道我不唱歌啊……不過我媽在家用得超開心的!」
——你這娃兒太不懂人心,人家以為你會還給他的。
● 「不知為什麼,總覺得怪怪的」型 ●
「盒外印著我期待好久的限量球鞋,內心狂喜,打開赫然看到裡面躺著幾排巧克力……我想告訴這位親愛的朋友,比失去更難受的,是誤以為自己得到過好嗎?!」
——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送你一條做人的道理。有來有往好商量。
「瘋了,社團party交換禮物環節,抽到留學生的一箱泡麵。金髮碧眼的小哥哥,說是他發現這種神奇的泡麵裡有中國人最喜歡的養生食材,要送份健康給大家。」
——綠蔥花配紅枸杞,還有人參當樹樁。不愧是更懂聖誕的留學生,在哪裡都能找到節日三元素。
「可以提名今年我最想收到的一個聖誕禮物嗎?就是日本有個女生發明的這個『分手燈』。每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別れました(分手了)』字眼的人,都會給這盞燈續會兒命。可以說是很想擁有了。」
圖 via weibo@視角_日本
——目測這檯燈要變長明燈了。
說歸說,笑歸笑。無論如何,有禮物拿就很值得開心了。畢竟要拋掉(扔走/轉送/閒魚)現象看本質,友情還是很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