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亂比劃了!讓「散打沙皇」教你實戰第一步:格鬥姿勢

2020-12-11 散打王
作者:馬傳浩

實戰姿勢是散打的基礎技術之一。許多散打愛好者都認為太過簡單,看一眼就認為自己學會了,因此很少用心去練習。然而在實戰中,卻經常出現防守不及時、出招過慢、重心不穩等現象。歸根結底,是實戰姿勢不正確導致的。今天讓我們聊一聊,正確的散打實戰姿勢。

實戰姿勢通常也叫預備姿勢、格鬥式,分為正架和反架兩種。正架為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反架為右腳在前,左腳在後。一般右拳力大,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的正架式。反之,左拳力大,則取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的反架式。個人可根據習慣選擇正架式或反架式。本篇文章以正架式為例。

動作說明

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腳尖稍內扣,膝微屈。右腳在後,腳跟稍抬起,腳尖向外斜45度,膝微屈。左臂屈肘,肘關節夾角在90°到110°之間,肘尖下垂,左手握拳前伸,拳心向右下方,與鼻同高。

右臂彎曲,肘關節夾角小於90°,右手握拳。拳心向左斜下方,與下頜平高,右肘自然下垂。身體側向右,重心在兩腿之間,微含胸收腹,下顎微收,目視前方。

要點

整體技術結構要放鬆,適合做攻、防技術。姿勢不可太低,重心控制在兩腳之間,上體側對前方,沉肩垂肘,注意保護頭部、儘量縮小被打擊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散打中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
    文/小松生命合禁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散打中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小編是個喜歡體育的人,平時沒事也喜歡運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散打方面的知識吧!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此種姿勢可幫助運動員實現最佳的運動狀態,獲得最快的反應速度,有利於為下一步動作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儘量避免身體暴露在對手面前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身體要害部位被擊中的可能。實戰姿勢分為左實戰式和右實戰式。以左實戰式為例:雙腳分開,前後站立,前腳跟與後腳尖之間的距離約同肩寬。
  • 散打格鬥姿勢及基本步法圖解——步法篇
    散打格鬥姿勢及基本步法圖解——步法篇
  • 防身第一課!如何擺出正確的格鬥姿勢?
    格鬥的實戰姿勢通常叫格鬥勢。不同的拳種有不同的格鬥姿勢,如形意拳用三體式、長拳用高虛步、南拳用馬步、八卦掌用擺扣步等等,都是局限於本拳的特點或某個典型動作,練習者通過久經磨練,反覆實戰而把它運用得得心應手。
  • 武術散打基本技術:步法維持平衡 拳法靈活多變
    >     搜狐體育訊 武術散打的基本技術  實戰姿勢  實戰姿勢通常也叫做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所採用的臨戰運動姿勢。  實戰姿勢分為左實戰式和右實戰式。下面以左實戰式為例:兩腳前後開立,前腳跟與後腳尖距離約同肩寬。左腳全腳掌著地,右腳跟稍抬起,前腳掌著地,兩膝稍彎曲,自然裡扣,身體重心右移,上體含胸收腹扭臀,左臂內曲約90度,拳眼與鼻尖平行。右臂內曲約45度,拳置於脖前,兩肘自然下垂並稍向裡合,下頷內收,目視對方上體。
  • MMA站立姿勢詳解-MMA站姿即所謂的預備姿勢或者叫格鬥姿勢
    站立打鬥是任何格鬥體系、任何搏擊比賽都會採納的最基本的、最初始的打鬥形式,無論是拳擊、泰拳、散打、空手道,還是我們為大家介紹 的MMA運動,比賽鐘聲一敲響,格鬥雙方都要率先從站立姿態拉開戰鬥序 幕。在傳統的格鬥比賽項目中,甚至直接規定必須始終保持站立狀態,被 對手擊倒則視為落敗。站著與人打鬥,是我們人類的習慣和本性使然。
  • 點穴大師KO散打冠軍到底是真是假?兩大流派的論戰已經形成
    這是個問題,目前隨著論戰的激烈發展,已經衍生出了兩大流派的鬥爭,一派是以國內權威媒體格鬥迷、武林打假鬥士冬瓜為代表的搏擊「打假派」,一派是以太極韓飛龍、太極雷雷、詠春餘昌華等人為代表的傳武「實戰派」。雙方都各執一詞,難分高下。
  • 為什麼不建議只學散打搏擊
    而純粹的實戰搏擊(散打),動作要求含胸拔背,低頭收下巴。小學階段及以下的孩子是處於身體生長發育的最佳階段,同時此時孩子的骨骼比較柔軟,如果過早或不當的練習一些動作,容易造成孩子的體型變形,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GIF圖文:勾拳近身格鬥實戰運用,防身自衛的搏擊威力不亞於肘膝
    不過,在現代散打擂臺的比賽中,不怎麼重視勾拳,其原因有二:一是勾拳動作及技術沒有直拳和擺拳易於掌握;二是勾拳作為近距離擊打技術,現代散打注重的是貼身就快摔,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勾拳的發揮餘地。「功夫武術酷」認為雖然勾拳的技術沒有直拳和擺拳易於掌握,但比摔跤技術要好掌握得多。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歹徒侵害,我們提倡儘快逃離現場不與其發生衝突。
  • 格鬥沙皇菲多入駐中國賽事!戰神榜GMMA或將超越UFC成為未來主流
    《戰神榜·GMMA》成立於2016年,是目前全世界格鬥種類最多的賽事。並在全球163個國家擁有獨家版權,與其他賽事不同的地方便是不再只局限於傳統的一對一格鬥,而是增加了觀賞性更高、吸引力更強的1V1、2V2、2V3、5V5等多人綜合格鬥賽,障礙綜合格鬥賽,接力綜合格鬥賽,開中國綜合格鬥多人對抗的先河!被格鬥世界譽為「一場引發洪水的暴雨」。
  • 一學就會的散打快摔實戰技法:壓、絆、轉、涮四絕招
    作者:鄧許庚「遠踢、近打、貼身摔」,這是與敵搏鬥、武術散打技法運用的經驗總結。在擂臺上的比賽,將對手摔倒,按有關的規則得分為最高。在正當防衛與見義勇為的過程中,能巧妙地將敵摔倒,這於敵手就是一種最好的警示。
  • 明日「格鬥沙皇」菲多出戰日本,憶當年輝煌歲月
    Bellator237將於北京時間周日上午10:50在日本東京開打,讓我們跳過對陣卡直奔主題,最關心的比賽當屬兩位格鬥傳奇「格鬥沙皇」菲多與「狼人」傑克遜的對決。二人的名字立刻把拳迷拉回到了21世紀初期,風起雲湧的日本PRIDE時代,那時的綜合格鬥中心在亞洲,日本經濟最鼎盛之時,全球格鬥名家匯集於此,巔峰時期的「格鬥沙皇」菲多打出統治級的表現,「狼人」傑克遜也如願收穫冠軍榮譽。一晃已經快20年過去,幸運的是拳迷們還能看到他們站在格鬥場上。
  • 四問散打王柳海龍:散打泰拳誰更強?
    柳海龍是二十一世紀散打標誌人物,他不僅在散打世界盃、世錦賽和散打王賽事中技壓群雄,成為散打屆風頭無二的「超級散打王」,在首屆中泰對抗賽中柳海龍更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打破泰拳不可戰勝的神話。此後在第四屆中泰對抗中,柳海龍再現「龍威」,拿下泰拳冠軍江蓋。
  • 為了防身去練格鬥搏擊有用嗎?到底如何正確的防身?
    最近興起了一股搏擊熱,在各大健身房裡各種搏擊散打格鬥課程也是如火如荼。教練們打著各種防身術的大旗向女性朋友們出售搏擊課程。而人們也都紛紛一傳十十傳百的去參加這類課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防身。比劃來比划去,竟然梅某先後中了數刀,最終倒在血泊中。2.胡皓明,是上海一家武館的截拳道教練,大概是兩三年前在一個小廣場上帶著女朋友逛街。他漂亮的洋女友早到了幾個黑人的騷擾,這位小哥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和4名黑人大漢打在了一起。結果沒有幾分鐘時間,這位小哥就把四名黑人壯漢KO掉了,讓人看後十分解氣。後來這位功夫小哥被稱為「秒殺哥」、「功夫哥」。
  • 【全警實戰大練兵】西杭派出所 : 加強格鬥戰術、增強實戰能力
    【全警實戰大練兵】西杭派出所 : 加強格鬥戰術、增強實戰能力 2020-11-25 2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駐西南部隊開始訓練格鬥特長兵
    作為駐守大西南的特種部隊——「西南獵豹」特戰旅,近日就組織了實戰格鬥對決,並且由特種兵挑戰職業選手!為的是培養一批能打擅教的格鬥教練員。此次實戰格鬥賽,採取對抗賽與挑戰賽相結合的方式,區分徒手格鬥與持械格鬥,依次進行拳擊、散打、摔跤、綜合格鬥、持械格鬥5類10餘場比賽。「西南獵豹」特戰旅還特意邀請某格鬥俱樂部數名格鬥職業者擔任教練。首場比賽以拳擊賽的方式拉開序幕。
  • 傳武大師與散打選手過招,一腿就被踢得棄權!
    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散打是從傳武中提煉出來的;另一種的觀點是散打與傳武沒有任何關係,散打就是拳擊+腿法+摔跤構成的,屬於現代搏擊。現在暫且不談散打與傳武之間到底有何種關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散打的訓練體系與實戰能力要高過傳武許多。不過,至今還有一些小白還執迷不悟,認為真正的傳武高手是很厲害的,這些高手隱匿於深山老林中訓練,他們一般都不出手。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 湯瓶七勢拳格鬥精華:中原第二狠拳,現代散打拳法的雛形
    十三、耳聽風雙方均以左格鬥式站立;黑方以左弓步、衝左直拳進攻白方頭部;白方立即以左手向外或向內格擋,同時上右步至黑方左腳跟處,纏住黑方左腿,以右橫拳擊打黑方左耳根或左太陽穴要害。要練好以上招式,平常的訓練必不可少,擁有家用的立式沙袋(不倒翁)能方便你平常的訓練。
  • 實戰案例早已證明:中國武術確實不能打
    即便如此,自50年代以來,香港「國術界」在面對泰拳這類圍繞著實戰技擊,依賴科學(而非玄學)成功實現了現代化轉型的格鬥拳種,也從未取得過任何值得誇口的戰績——前述兩次全軍覆沒,並非香港「國術界」灰暗史的全部。比如,1961年5月,香港體壇名流韋基舜等人組織香港國術拳手與西洋拳手,赴柬埔寨金邊與泰拳手比賽,結果亦是泰拳取得五勝一和的壓倒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