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6日,懷孕不到3個月的於悅(化名)前往位於海口大英山東三路3號耘所長租公寓17層的媽咪悅月子會所試月子餐,「試完月子餐後,我被現場的一名工作人員拉去體驗瑜伽,誰知幾個小時後,我竟出現了先兆性流產,最終沒能保住肚子裡的孩子,做了清宮手術。」於悅認為她失去孩子,這家月子會所應該承擔相應責任,「然而,店方卻將此事推得乾乾淨淨,打算以8000元了結此事。」
消費者
「懷孕不到3個月,到月子會所試餐被拉去體驗瑜伽」
5月16日,於悅通過朋友推薦,與媽咪悅月子會所的一名負責人艾先生取得聯繫。「當天,這位艾先生開著一輛跑車前來,把我接去了他們的月子會所。」於悅回憶,在此之前,她在微信上與一名叫月月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月月告訴我,試餐當天有瑜伽課,希望我能參加。但我明確表示,自己沒有時間,不參加瑜伽課程,只想試一試月子餐。」
於悅了解到,媽咪悅月子會所是今年5月10日才開門營業的,「我進店時就聞到了裝修後的異味,但我想著反正離預產期還早,到我生產那天,異味應該也散得差不多了。」於悅說,試過月子餐後已是下午3時許,正當她準備離開時,月月叫住了她,拉著她到瑜伽室體驗瑜伽,「我明確告知,我懷孕還不到3個月,但對方說沒事。考慮到她們應該是專業人員,我便答應了。結果沒想到,練習時我明顯感覺到不適,幾個動作下來已難以忍受,只好提前出了瑜伽室。」
考慮到優惠的條件,加上月子餐還算合胃口,當天下午於悅便交了1.98萬元費用,預訂了該月子會所的房間。
「從月子會所出來不到兩小時『見紅』,最終小產」
於悅說,從月子會所出來後不到兩小時,她便感到事情不對勁,「我上廁所時發現『見紅』了,我便將此事通過微信告訴了月月,她回覆說可能是動作有點大,注意休息就行。」於悅向記者出示了微信聊天記錄。
「為了保險起見,5月16日當晚我就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說孩子可能保不住了。」於悅說,這是她的第二胎,36歲能懷上真的不容易,「5月17日,我出現了大出血,B超顯示孩子已經沒有了胎心,當晚在醫院做了清宮手術,最終孩子沒能保住……」
「接待人員說流產是我個人原因造成,店方欲出8000元做了斷」
孩子沒了之後,於悅再次聯繫了月月。「她說小產和我之前的交通事故有關。」於悅說,今年的四月份和五月份,她確實出過兩次交通事故,一次是追尾,另一次是小剮蹭,但事發後經B超檢查,孩子胎心等一切正常,「兩次小事故與流產無關,月月除了推脫責任,一點溝通的誠意都沒有。」
於悅在月子會所的微信群裡說出了自己的遭遇,結果被踢出了群,「月月在微信群裡說,『瑜伽是她自己想去,瑜伽老師已經提醒過,不過這個不是瑜伽造成的,這是孕媽來之前追尾撞車造成的胎心不穩,只是當天又做了瑜伽。這個醫院醫生也說了,瑜伽不會造成這種情況。』」
「因為和月月難以溝通,我只好向該月子會所的股東之一艾先生討說法,結果對方竟打算拿出8000元做個了斷。」於悅拒絕了艾某的提議,她準備走法律途徑解決此事,向媽咪悅月子會所送達了律師函。
記者走訪
新任店長稱「剛來一周啥也不知」,解決方案要等經理答覆
於悅還向12345熱線進行了反映。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答覆稱,「經了解,該店有營業執照,店方表示是翊美瑜伽公司的瑜伽師在該店做免費活動,該瑜伽師有瑜伽資格證書,建議當事人走法律訴訟途徑。」於悅說,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後,一名自稱中間人的人曾打來電話要求上門看望,被她拒絕了。
7月28日,記者來到這家月子會所,一名何姓店長表示,她對該店所有事情一概不知,「我就是負責現場的,剛來才一周。」於悅帶記者來到了她所說的瑜伽室,記者看到,這間房已被該中心用作辦公室。現場一名人員解釋,瑜伽課已經取消了,所以瑜伽室被用來當做辦公室,「目前我們月子會所共有41間不同房型的房間,是酒店改造的,一名月嫂服務一名產婦,活動價是1.98萬元左右。」
在月子會所前臺,幾塊牌匾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全國婦幼健康放心消費最具競爭力品牌」「中國母嬰服務行業技術標杆企業」、「中國母嬰護理、產後康復就業實習單位」,落款的頒發單位為某某聯盟或者某某協會。
至于于悅的事情如何處理,這位何姓店長稱要等月子會所一名李姓經理的回覆。
店方負責人
當天負責接待的是北京公司人員,稱當事孕婦自己要求體驗瑜伽
昨日,記者與該月子會所股東之一的艾某取得了聯繫。電話中艾某稱,於悅的事他們一直在處理,但經過多次聯繫,當事人不願意溝通,「我出差了一段時間,目前仍在湖南,這兩天就會回海口繼續處理此事。」
艾某介紹,他們是加盟店,接待於悅的月月是北京媽咪悅健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但也只是來現場進行指導工作的,「我們查過他們的相關證件,也買了他們的產品還有其他東西,錢已經花了一大堆,其他的就不方便說了。出了這事,當天現場的人員說法和於悅的說法相悖,也不知道信誰的。」
於悅籤訂的合同服務內容裡沒有瑜伽課,為什麼能進瑜伽室上瑜伽課?「當時我們月子會所準備開設相關課程,那名指導人員月月的說法是,於悅自己要求進入瑜伽室練習的。」艾某說,當時他並不在現場,也沒有全程監控,「目前才剛剛完善了監控覆蓋。」
艾某表示,經過商量,他們願意拿出8000元作為慰問金,同時退還於悅繳納的全部費用,「我希望回到海口後雙方能再次見面協商,我們尊重於悅的選擇。」
尷尬現狀
月子中心準入門檻低存監管漏洞,一旦出現糾紛不知上哪維權
記者了解到,目前月子中心的準入門檻並不高,成立一家月子中心,只要有經營場所營業執照,就可以正式運營。也就是說,月子中心只需要在工商部門進行註冊登記後就能開門營業,但其服務項目涉獵較廣,包括住宿、餐飲、衛生、康復、生活料理等多方面,不同服務項目分屬不同的部門監管,比如月子中心的營業登記歸工商部門監管,而餐飲部分則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管,其餘場所的環境衛生則又歸衛生部門監管。
如果月子中心在經營過程中發生消費糾紛或其它經營風險,由於缺少職責明確的監管主體部門,消費者和企業沒有平等的溝通途徑,這往往會造成消費者不知上哪維權,而企業遭受損失也無處申訴的尷尬局面。
由於準入門檻低,監管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月子中心遍地開花,各種廣告讓人眼花繚亂。「企查查」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海南省月子中心相關企業共有156家,從企業註冊資本分布來看,大部分企業註冊資本在100萬以內。其中,註冊資本100萬內月子中心相關企業佔總量的65%,2018年至今,海南省新增註冊月子中心相關企業63家,2018年至今,海口市月子中心相關企業新增註冊總數達26家。
海南瑞來律師事務所的王律師建議,月子中心在提供及接受服務時,應當注意對服務過程進行記錄,「雖然母嬰護理行業尚未有相應規範要求月子中心必須記錄其服務情況,但經營者可以採用書面記錄、攝影錄像等多種方式對自己的服務行為進行記錄,以便在出現糾紛時能夠提供相應的證據,這樣既方便月子中心經營者,也方便前往月子中心的客戶。」(記者 暢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