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不務正業」的鏈家中介門店正在用公共服務深入周邊社區。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北京的一家鏈家開業,而這家新門店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是一家小型便利店,鏈家方面表示,這是其首家社區精選便利店。
鏈家「野心」遠不止開個便利店那麼簡單。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鏈家方面獲悉,上海的鏈家門店正在進行門店轉型的諸多嘗試,今年主打的轉型方式是與新華書店合作,打造遍布社區的城市書房。此外,未來還會進一步將門店打造為健身房、活動中心等各類空間。
但鏈家方面卻稱,前述的這些「副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業務,它們多是純免費的公共服務,並不為鏈家承擔盈利功能。「有便利店的門店已完成了營業範圍變更,書房不涉及書籍買賣,居民進入門店可以免費看書,我們做這些是為了提供便民服務,不是為了盈利。」
鏈家COO王擁群表示,鏈家店面以籤約和辦公為主的基礎功能定位並未發生變化,但升級後的新店面不再以客戶籤約服務和經紀人辦公為核心功能。「未來大家進入門店後可能找不到經紀人了,門店的主要空間會被拿出來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我們將它定位成『城市補給站』,依託門店和門店經紀人提供便民服務,更多強調社區服務的功能」。
王擁群表示,未來兩年內會有大量的上海鏈家新門店,打頭陣的則是城市書房。「通過與新華書店的合作,今年已有50家上海門店轉型成為城市書房,年底希望擴大到100家。同時,我們也會邀請社區居民參與書房內的文化藝術講座,積累更多的社區活動資源」。
還未進行業態轉型的門店也已納入了多項公共服務功能,如免費列印複印、應急衛生間、充電寶設施、城市環衛工人休息站等。
上海鏈家方面稱,門店從交易場所到服務空間的轉型並不會給公司增添成本壓力,市區老店原本就有改造更新計劃,新店則可以在設計時就將服務功能考慮在內,因此門店改造成本在可控範圍內。
進入秋冬季後,全國各地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均出現轉冷信號,交易量和市場均價走弱。此前有上海地區的中介門店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今年10月以後的帶看量明顯減少。
通過提供免費服務來深入社區,其實是鏈家在社區中強化品牌效應的一個舉措。「對於中介來說,房源一定是從社區中獲得的,提高服務屬性有利於中介更好地融入社區中,因此強化服務功能確有必要。」有地產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交易屬性之所以可以從門店中逐漸弱化,是因為現在的交易更多地從線上產生,因此門店對交易功能和在店人員數量的要求不會像過去那麼強烈,此時服務屬性就成了門店的核心要素,這才是門店能夠創造的價值。」
「門店功能的轉化對於頭部中介機構的借鑑意義更大,通過社區服務來提升客戶的信任感仍舊需要依靠品牌要素,中小型機構僅依靠裝修升級或功能多元化是很難實現的。不過即使是頭部企業,信任度的提升也一定是個長期的過程。」上述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