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的認知局限——讀《萬萬沒想到》想到的

2020-09-06 小曹同學的筆記

《萬萬沒想到》這本書的豆瓣評分蠻高,8.2分。不過,這樣的高分只有1萬多人評價,顯得分數有些虛。

扣掉1分,7.2分或許比較合理。

扣分的原因,一是本書只是博客文章的簡單集合,沒有成體系的整理,甚至連副標題的「理工科思維」也沒給出定義。

二是文章觀點傾向強烈,極度鄙夷所謂的「文人思維」,但論證缺乏說服力,論述也有頗多「文人思維」風格。

讀的時候對這種觀點傾向很好奇,心想是不是小學時萬維鋼被語文老師虐待過。讀到後面一篇文章發現,或許是作者自己的認知局限導致的。

本書優點及閱讀時的啟發,已在讀書筆記裡寫了,對萬維鋼的其他幾本書也暫無閱讀的計劃。

因此只從《萬萬沒想到》這本書看萬維鋼的認知局限。


1—局限


發現認知局限的文章是《一個關於轉世的流行病學研究》,裡面有句話:

在我看來更重要的一點,則是現有的科學理論已經能夠很不錯地解釋整個世界,似乎並沒有哪些事情非得用人有靈魂來解釋不可。

乍一看,這句話好像很有道理,但多想一下,能感到有些固步自封。

這句話的邏輯是:

因為A可以做B,所以不需要C。

A和C有比較的意思,是同性質的事物,文章裡也是把「人有靈魂」當做一種理論。

與「現有」相對的,是「過去、將來、舊、新」,那麼,把上面這句話的「人有靈魂」換成「新的科學理論」,體會下:

現有的科學理論已經能夠很不錯地解釋整個世界,似乎並沒有哪些事情非得用新的科學理論來解釋不可。

同樣的句式,換成具體的事物,再感受下:

現在的馬車已經能夠很好的完成路面運輸工作,似乎並沒有哪些工作非得用汽車/火車來執行不可。

現在牛頓力學已經能夠很好的解釋物體運行,似乎並沒有哪些事情非得用相對論來解釋不可。


感受到了麼?

一種自滿於當下、已知,排斥將來、未知的感覺。

就像把已知畫個圈,圈裡已知的知識已經足夠解決遇到的問題,那麼圈外的未知就不管了——

因為似乎並沒有哪些事情非得用圈外的知識來解決不可。

用「井底之蛙」來形容可能過於貶義,但在圈裡鄙夷圈外的感覺,很像坐井觀天。

萬維鋼把自己局限在了自己認知的小圈子裡。


2—進步


已知的,並不是全部。

當前的科學理論,只是我們現在所能達到的極限而已,並不代表全部的科學理論。

不需要新的理論來解釋,並不代表當前理論的解釋是絕對正確的。

牛頓之前,不妨礙人們生活在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世界觀下。

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不妨礙人們生活在牛頓的機械論世界觀下。

就像二維無法理解三維,已知的知識也無法解釋未知的現象

偉大如愛因斯坦,發現了量子糾纏,也因為無法理解,就至死反對。

如果人類滿足於當下的理論,現在可能還是天圓地方的地心說。

靜態與封閉的觀念會將人局限在已知當中,形成邏輯自洽,因此面對未知時,會有「不需要」的邏輯——

就像地心說把日升日落解釋的很符合「常識」,因此不需要日心說、大爆炸一樣。

只有動態的、發展的思想,才能打破認知局限,不斷進步。

這是必然的,因為總有人對無法解釋的事物感到好奇。

所以才有地心說到大爆炸、神創論到進化論、目的論到相對論……的發展。

而每一次將未知變成已知,都會進入新的認知局限循環。


3—體現


萬維鋼這種靜態的、絕對的認知局限,這在本書中多處有所體現。

比如:科學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

這句話沒錯,我們只能研究有限的真理。但萬維鋼似乎因這句話而限定了自己。

正是因為能夠研究的、能夠研究到的真理有限,才更應該對未知保持敬畏,而不是「不需要」。

比如:物理定律應該適用於所有時間和所有地點,所有事件都必須精確地符合物理定律的數學方程。

不給物理定律加任何限定,認為狹小的已知放之四海皆準,和牧師的完美理論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沒有這種認知局限,願意多去了解一下自己不理解的事物,萬維鋼的觀點傾向或許不會那麼強烈。


4—文人


萬維鋼極度鄙視「文人思維」,但說不清楚什麼是「文人思維」——當然,連「理工科思維」也沒說清楚。

這可能是因為認知局限,在理工科的小圈子裡過的足夠好、足夠安逸,便把自己認知的「理工科」視為上品,導致他對其他的東西,特別是和「理」相對的「文」,持以漠視、忽視、鄙視的態度。

只是,用模糊的「文人」,而不是和「理工科」相對的「文科」,這個做法本身就很「文人」,一點也沒有「精確」的「理工科思維」。

·相關

萬維鋼嘲笑亞里斯多德不去數妻子的牙齒,以說明動手比動腦強。卻引用「文人」孔慶東的觀點,說暗器產生於手槍之後。

即使懶得動手,動動腦想一下,也知道《水滸傳》裡就有很多用暗器的角色。《水滸傳》成書年代並不比發明手槍晚。

如果願意動動手,查一下資料,會發現暗器的起源其實更早。

暗器在明清以後的小說中出現,有兩種可能:以前的小說沒留下來;以前不流行武俠小說——唐宋流行的是傳奇與志怪,比暗器好玩的多。

將小說中出現暗器歸因於手槍的發明,僅僅是在時間上具有些許相關性而已。

而在《精英日課》中,萬維鋼是說過很多次「相關不等於因果」的,也展示過資料搜索能力的。

用「律師機制」直接拿來觀點,而不去考慮因果,或許因為這是「理工科」圈外的事,不值得關心對錯。

·演繹

萬維鋼說,「量化輸入和預計輸出,是理工科思維的最根本方法」,他也推崇實驗驗證與邏輯推導,靈魂轉世假說實驗就基於演繹法而推導設計。

但是,演繹法、邏輯推導想要得出正確的結論,推論前提必須是正確的。而他的推論前提是從天涯等論壇的帖子中,用「文人」喜愛的歸納法總結的。

輸入錯誤,輸出必然是錯的。

如果輸出沒錯,那過程必然錯了。

用從民間想像中歸納的結論,去設計實驗,無論這是一個怎樣的「完美實驗」,結論都是錯的。

用萬維鋼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從「主流科學」這棵大樹上長出來。

不過他可能根本不關心這個實驗的前提和結論正確與否。

給靈魂轉世這種「不符合科學精神」的事情套一個「科學實驗」的外殼,足夠顯示「理工科」圈裡人的優越性了。

上述兩個例子,很符合萬維鋼自己說的「文人思維天生喜愛聳人聽聞的消息」。

得了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很吸引人,便迫不及待要展示給別人看,而忽略這個觀點是否合理。

就好像我寫這篇文章一樣。


5—最後


《萬萬沒想到》裡面觀點很多,而觀點越多,就越多的體現出作者的認知局限,除了上面的少數內容,還有對哲學、心理學等等的膚淺評判——或許是隻言片語,但鄙夷的態度顯露無遺。

我對萬維鋼的認知局限也是局限的,畢竟只讀了這麼一本書,聽了幾期《精英日課》而已。

作為一名理工科的無神論者,卻給一本推崇「理工科思維」的書及其作者挑了這些毛病,不過是想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認知局限。

世界很大,而我們所知甚少。

相關焦點

  • 王寶強離婚,「萬萬沒想到」
    這周末最轟動的娛樂八卦,莫過於王寶強發離婚聲明了,對此小編想說,萬萬沒想到啊。今天咱們就來看看,英語裡怎麼表達這種「萬萬沒想到」的心情。今早讀到這樣一段話:例如「萬萬沒想到」這層意思,我能想到以下這幾個表達:我們可以說 "totally unexpected", "didn't see that coming
  • 長安 || 萬萬沒想到
    小紅坐在座位上愁眉苦臉,因為她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把腳扭了,媽媽又沒時間來接她。「小易,我腳扭了,我媽媽不能來接我,你能背我回家嗎?」小紅小心翼翼地問同桌。「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小易用手拍著胸膛一口答應。小易背著小紅往家走去,一路上他們有說有笑,天上的白雲跟著他們的步伐,對著他們笑。小紅突然想起上周上美術課,小易忘帶蠟筆找她借,她不借給小易。
  • 吳謹言洪堯疑同居 真是萬萬沒想到
    吳謹言洪堯疑同居 真是萬萬沒想到時間:2020-12-03 10: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吳謹言洪堯疑同居 真是萬萬沒想到 12月2日,有媒體曝出拍到吳謹言和洪堯進出同一單元樓的視頻。
  • 萬萬沒想到,警察的人生早已被自己預言
    小的時候我們擁有的最多的就是夢想一口氣可以想出很多想做的事情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現在一次次外出辦案泡麵成了填飽肚子的首選既方便 又快捷為了蹲到嫌疑人寸步不離如果可以你真希望可以從天黑玩到天亮萬萬沒想到……長大後成為一名刑警這個「夢想」實現了一次次蹲守抓捕
  • 萬萬沒想到這是史上最貴的「紙房子」
    百度糯米電影作為《萬萬沒想到》特約電影聯合營銷平臺,在首映禮現場送上一座用一萬張電影票製作而成的真正大「票房」,可謂吸足眾人眼球!  《萬萬沒想到》起源於網際網路,擁有紮實的年輕網民基礎。百度糯米電影依託百度大生態環境,在抓住年輕用戶的基礎上深入延伸,對於目標用戶展開精準營銷。通過在發布會上如此創意吸睛的創意,可謂深深俘虜了萬萬粉絲的心。
  • 萬萬沒想到,叫獸團隊與馬應龍合作過30多部片子!
    這真的是萬萬沒想到,網絡第一神劇《萬萬沒想到》竟然出大電影了!而且從影片點映的票房和口碑走勢看,黑馬大勢已顯露無疑。  叫獸這次不僅是《萬萬》大電影的導演,還飾演沙僧一角。  被粉絲們稱長得像吳彥祖的叫獸易小星透露,「電影《萬萬沒想到》從2014年4月就開始籌備,20月懷一部電影,中間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打磨,作為處女作,已經竭盡所能,只求對得起一直支持我的觀眾,對得起自己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萬萬沒想到,馬英九排在蘇貞昌後面,蔡英文前面
    但是沒想到馬英九會排在蘇貞昌的後面,蔡英文的前面。有分析認為,馬英九排第二、韓國瑜排第三是因為經常和臺灣的主流民意唱反調。馬英九和韓國瑜只是說了某些臺灣民眾不願意聽的難聽的真話而已。最後,作為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的聲望高,但是也有對她失望的人。
  • 《萬萬沒想到 大錘的覺醒》賀歲首戰告捷[多圖]
    《萬萬沒想到 大錘的覺醒》是一款策略類遊戲,遊戲的賀歲測試已經開啟了,覺醒體席捲網際網路,網友們紛紛玩起了「我,Me,XXX,為XX,而覺醒!!你!只有你!!看到我的XX,才會懂得我的XX;看到我的XX,才會懂得我的XX」的覺醒體造句。醒快被玩壞了,你已經嘗試了嗎?遊戲在各位的支持下,首戰告捷。一起來了解下。
  • 《萬萬沒想到》經典臺詞日語翻譯
    《萬萬沒想到》以誇張而幽默的方式描繪了超級屌絲王大錘意想不到的傳奇故事。作為職場界,名醫界,相親界的著名屌絲,王大錘每天的生活都多姿多彩而又變幻莫測。本來只是一場很簡單的面試,但在王大錘看來卻變成了一個探案現場,最後的結果總會引用短片的題目《萬萬沒想到》來帶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束,涉及搞笑、穿越、職場等當下熱門元素。劇情內容包羅萬象,從當下熱門話題到經典歷史故事,調侃的視角幽默的語言獨樹一幟。一起來看看這些經典臺詞翻譯成日語會有怎樣的笑果。
  • 萬合天宜:我們不止有《萬萬沒想到》
    2013年,一部叫《萬萬沒想到》的網絡神劇橫空出世。劇集片長平均只有5分鐘,但每集都精彩紛呈,令人忍俊不禁,在廣大年輕觀眾群體中受到了熱烈歡迎。在這部劇風靡全國的同時,「萬合天宜」作為《萬萬沒想到》的製作公司也被世人熟知。但萬合天宜並不只有《萬萬沒想到》,作為一個主打原創、敢於突破、大膽嘗試的公司,近年來,萬合天宜陸陸續續推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 躍遷來自全身心的不舒服——《萬萬沒想到》
  • 《萬萬沒想到》讀後感
    書的全名為《萬萬沒想到 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作者是萬維鋼,現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作品以理性思維見長,本書是他的代表作。記得之前接觸過一個概念叫做元無知,描述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我笑稱這是一種純粹的無知狀態,而本書被稱為是知識的過濾器,我覺得可以叫他「元知識」。
  • 《萬萬沒想到》「覺醒體」網絡走紅 網友神造句引爆笑點
    《萬萬沒想到》「覺醒體」網絡走紅 網友神造句引爆笑點2015-02-06 07:46:46來源:?????字號:T|T【摘要】近日網絡上「覺醒體」又成新寵,覺醒體顧名思義就是從迷茫變成覺醒狀態,「覺醒體」的走紅來源於《萬萬沒想到
  • 蔡英文的唐山祖先,你萬萬沒想到
    這位負責平臺的清朝蔡將軍,恐怕萬萬沒想到,他的後代子孫蔡英文,竟然為了反中,連唐山祖籍都讓她感到羞恥,必須從網絡上刪除!  評論摘編如下:  近日上維基百科查閱資料,偶爾看到蔡英文的維基百科,讓人看了不禁莞爾。
  • 萬萬沒想到,眼睛也需要防曬!
    怎麼樣,萬萬沒想到,眼部也需要防曬吧! 眼部防曬萬萬不可忽略 強烈的紫外線,不僅會傷害到眼周的皮膚,也會對眼球內部結構造成損傷。
  • 萬萬沒想到,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就這樣好了?!
    萬萬沒想到,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就這樣好了?!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2016年底,我因為一次高燒導致了瀕死體驗,十幾天躺在床上沒吃飯,醒來之後本應補身體的,卻因為急迫的想給家人說我的經歷
  • 子墨白客張本煜等《萬萬沒想到》主演重聚
    新京報訊 10月26日,曾出演網劇《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的演員劉循子墨在微博曬出與白客、張本煜、小愛(劉浩)聚會的照片,並寫道:「好不容易在一個居酒屋完成了重聚,沒想到第一件事就是被老闆訓。」四人還重現了《報告老闆!》中的經典場面。
  • 《萬萬沒想到》校園行收官 叫獸吐槽韓寒處女座
    《萬萬沒想到》校園行收官 叫獸吐槽韓寒處女座 校園行最後兩日,叫獸易小星帶領子墨、孔連順、柯達前往貴州財經大學、東莞理工大學,白客、至尊玉、小愛、葛布奔赴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同學們共享爆笑時光。    寒冬已至,校園行活動現場氣氛卻火爆異常。活動越近收官,主創們越放得開,與學生們互動的親密程度幾乎使「路演」變為「校園聯歡會」。
  • 《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的幾個謬誤和成功學套路
    作者 | 西西里太陽今天,我們將對萬維鋼老師的《萬萬沒想到》做一個講解,一共5期,喜歡別忘了轉評贊哦~~1、確認偏誤確認偏誤是所有思維錯誤之父——它傾向於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
  • 劉循子墨因《萬萬沒想到》走紅,如今白客左右逢源,他卻默默無聞
    劉循子墨因《萬萬沒想到》走紅,如今白客左右逢源,他卻默默無聞想當年由叫獸易小星退出的《萬萬沒想到》的時候,他本人肯定沒有預料到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萬萬沒想到》一經面世就穩坐網劇播放量的頭把交椅,不僅打破了眾多人對以往網劇的呆板印象,也誕生了多位實力演技派的演員。像賤賤的白客,風騷的劉循子墨,美麗的孔女神等等,獨特鮮明的角色定位吸引了大批觀眾的喜歡。但隨著《萬萬沒想到》系列的發展,劇情內容方面似乎造成了大家的審美疲勞,雖然是一樣的班底,但是創作變得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