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痒痒時期 出牙晚有原因

2020-12-22 太平洋親子網

  牙齒萌出的早與晚,是衡量寶寶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顆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又按一定的順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由於個體差異,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有的晚。寶寶出牙晚原因是多方面的哦!寶寶出牙期間媽媽又該怎樣給寶寶周全護理?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牙痒痒 出牙晚原因多方面

  1、出牙晚應綜合遺傳和發育等多因素

  兒科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指出,出牙早的寶寶4個月大就長牙齒了,晚的要到10個月才長。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在這其間出牙都算正常,而且這期間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鈣的關係不大,更多應該從遺傳和發育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家長不必過分緊張,也不需要忙著給寶寶補鈣。如果寶寶營養補充全面,生長發育的狀況良好,而且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寶寶出牙的早晚應該是受家族遺傳影響,也許父母小時候有類似情形。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順序不對,再或超過3歲牙尚未全部萌出,就需要去正規醫院口腔專科查找一下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等疾病。另外,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對萌出,也有個別會一顆一顆地長。如果本應成對萌出的牙齒一顆長出後,另外一顆卻遲遲長不出來,家長也最好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易出牙遲

圖片來源於華蓋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因為天氣較冷,家長很少帶其到戶外活動,日曬少了,很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引發佝僂病,從而令長牙遲緩。對於這樣的寶寶,兒科專家通常建議家長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防止佝僂病的發生。佝僂病的缺鈣雖可影響寶寶的出牙時間,但是這種程度的佝僂病同時還會伴有方顱、肋骨串珠、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嚴重症狀。

  3、母親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

  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乳牙、恆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寶寶出生後易出現佝僂病。因此妊娠全過程都需要補鈣,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因為一方面母體鈣的儲存增加,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加速。胎兒體內鈣的一半以上是在懷孕的最後兩個月儲存。

  4、添加輔食過晚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其得到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確保牙齒的正常萌出。正確添加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可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加快牙齒的發育。添加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時,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鍊孩子吞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可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鍊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時,可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饅頭片、麵包片、奶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5、系統性疾病或外傷也會影響出牙

  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通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寶寶嘴部受到過外力撞擊,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可能會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沾黏),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恆牙的萌發。如果寶寶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恆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恆牙出牙較慢。另外,一些藥物服用會讓寶寶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期間護理小提醒

圖片來源於華蓋

  1、出牙晚別盲目補鈣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發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2、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圖片來源於華蓋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發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發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3、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精彩推薦:

營養翻倍 6條母乳餵養黃金法則

這些小習慣再不改 寶寶會變醜

818 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條小內褲

相關焦點

  • 引起寶寶出牙晚或是少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出牙晚出牙少是好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當寶寶出現症狀時,父母就會擔心起來。首先先了解一下寶寶的長牙過程,因個體的差異不同,有的寶寶長牙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早的寶寶在四個月就開始長牙了,但一般的寶寶在六個月以後開始切牙萌出,個別的寶寶在八個月或是一周才會出牙的,在排出其他疾病影響的情況下,也屬於正常的。最遲一般在兩歲左右乳牙也就基本長齊了。那寶寶出現出牙晚或者是出牙少的情況,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 寶寶出牙晚別擔心,要促進寶寶出牙,這些方面家長要注意!
    一般來講寶寶出牙大多在4-8月齡的時候,整個長牙時間持續兩年,也就是兩歲半左右,寶寶就能長齊20顆乳牙了。但也有少數較早或較晚長牙的例子,有的寶寶可能直到三歲才能長全20顆乳牙,這與寶寶身體發育有關。寶寶出牙晚可能的原因1、遺傳因素如果爸爸媽媽有一方小時候出牙晚寶寶也會出牙晚。
  • 寶寶什麼時候出牙?寶寶出牙晚怎麼辦?寶寶出牙要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呢,寶寶會在出生後的六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平均呢,我們應該是兩歲半左右就可以出齊了,有的寶寶會偏晚一些,但大部分的孩子到三歲都能把這個20顆乳牙給長出來,當然有的寶寶長的晚,有的長得就早,有的寶寶可能四個月左右就開始長牙了,其實寶寶乳牙出的晚,並不是就有問題,我們科學統計,大概有10%左右的孩子,在五個月之前就出牙了,也有10%左右的孩子呢,會在11個月以後或者是更晚才出牙。
  • 寶寶出牙太晚是怎麼回事?
    其實,除了極少數先天性無牙的寶寶,絕大多數寶寶在出生時,頜骨中已經有骨化的乳牙牙胚,只是還沒有冒出來。所以只能看見寶寶的上下頜被紅色齦墊覆蓋著。第一顆乳牙在什麼時候長出來,存在個體差異。出牙早的在出生後4個月就開始長牙了,出牙晚的,也有等到10個月或1歲,甚至1歲後才萌牙的。兩歲半至三歲的年齡,多數寶寶都可以出齊20顆乳牙了。
  • 寶寶出牙晚因為缺鈣?原因沒那麼簡單
    我家寶寶是12月齡的時候才長第一顆牙的,在此之前確實讓我很是發愁,甚至帶著寶寶去看了牙科醫生,結果醫生的回答是讓我耐心等待,因為每個寶寶的身體都是有差異性的。當時醫生告訴我:一般來說,現在的寶寶是在4-10月齡之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超過12月齡還未萌發第一顆牙者為出牙遲緩。
  • 寶寶出牙晚,是不是身體有什麼毛病!
    ​寶寶​在出牙的時間上,個體差異很大,主要受遺傳影響,在1到至甚歲‬1歲半才出牙,都‬正是常的,出牙晚‬的寶寶,後期出牙的速度常常更會‬快。如果寶寶1歲半以後還有沒‬長牙,這屬於出萌牙過遲,就需要家長‬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
  • 寶寶出牙晚是缺鈣?或許它才是關鍵……
    寶寶出牙不僅是成長的重要標誌,也能反應出孩子發育及營養好壞的情況。雖說寶寶出牙時間各異,但對出牙晚的寶寶,家長還是會擔憂:「出牙晚是發育不好嗎?還是缺營養呢?」實際上,寶寶出牙晚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即便寶寶出牙晚也不能代表就是發育不好。
  • 寶寶出牙晚是缺鈣?或許它才是關鍵…
    寶寶出牙不僅是成長的重要標誌,也能反應出孩子發育及營養好壞的情況。雖說寶寶出牙時間各異,但對出牙晚的寶寶,家長還是會擔憂:「出牙晚是發育不好嗎?還是缺營養呢?」實際上,寶寶出牙晚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即便寶寶出牙晚也不能代表就是發育不好。
  • 寶寶出牙:出牙會有什麼症狀?出牙晚該怎麼做?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我家的寶寶成長很有規律,6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該長哪顆牙的時候,就長哪一顆,很是省心。
  • 謠言粉碎機: 寶寶出牙晚是因為缺鈣了?
    要想寶寶長得好,一口好牙少不了。明星們通過整牙變美的事實讓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一口好牙才是高顏值的關鍵。於是,寶寶的牙齒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有的寶寶4個月左右就開始出牙,有的寶寶一周歲了還沒動靜,家裡老人都說是因為缺鈣造成的。寶寶出牙晚,真的是因為缺鈣了嗎?
  • 寶寶出牙晚、咀嚼力差是天生的?錯!這份出牙攻略醫生也建議收好
    這份出牙攻略醫生也建議收好一:寶寶出牙時間為何會有較大差異?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出牙晚和咀嚼能力差是遺傳父母一方天生的缺陷,可實際上除了出牙受遺傳因素決定,咀嚼能力遺傳是沒有直接證據,所以,發現寶寶出牙晚先要判斷父母出牙時間,至於是不是媽媽們擔心的「缺鈣」,還需要逐步排查才好確定。
  • 寶寶出牙晚是缺鈣嗎?兒科醫生:這幾個才是主要原因,父母要重視...
    身邊有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出牙晚一定是缺鈣,於是想盡辦法給孩子補鈣。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著名兒科醫生鮑秀蘭在《鮑秀蘭談嬰幼兒誤區》書中指出,寶寶出牙晚一定是缺鈣是一個養育誤區。有的寶寶1歲時才長出第1顆牙,家長不用擔心,也不用和別的孩子比較。但是如果超過1歲半,孩子還沒有長第1顆牙,建議到牙科檢查。
  • 「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寶寶出牙真的越晚越好?別太無知了
    文|啞鈴媽媽俗話說:「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老一輩認為孩子長牙晚不僅是聰明智商高的表現,還是富貴人。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寶寶長牙早晚受各種因素影響,最常見的導致寶寶出牙晚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寶寶長牙受各種因素影響,除了第一種,後面兩種家長要重視1.
  • 寶寶出牙時間是健康晴雨表,出牙晚不外乎這三個因素,別不當心
    不過寶寶的長牙時間也並非是固定的,有些早長有些晚長,跟寶寶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是有關係的,寶寶的出牙時間一定程度上也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哦,接下來就跟著福林媽詳細的了解寶寶的牙齒。寶寶的出牙期寶寶出牙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在4-7月份,整個長牙是時間會持續兩年,也就是說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寶寶的乳牙會發育完全,長到20顆。等到寶寶六七歲的時候,乳牙會逐漸脫落,長出恆牙。
  • 寶寶出牙晚跟缺鈣有關?是真的嗎?
    寶寶出牙晚可能跟鈣有關係,但不是絕對的,出牙晚可能跟遺傳因素,個人體質,維生素的缺乏等有關。如果爸媽有一方出牙晚,那麼寶寶的出牙時間可能會推後,只要在正常範圍內,我們就不用太擔心。有個鄰居家的寶寶4個月就長牙了,我家寶寶8個月的時候還沒出牙,可把我急壞了,有人跟我說孩子是不是缺鈣,要不然你帶她去醫院看看吧,我說可能吧,表面淡定心裡比誰都急。後來又想想寶寶的飲食情況,心裡又在犯嘀咕,不應該啊,寶寶平時吃的東西還挺均衡的,更何況那個時候寶寶還在吃母乳,缺鈣的機率是很小的。
  • 為何有的寶寶出牙早,有的寶寶卻出牙晚?這些因素要知道
    在一般情況下,寶寶會在出生以後的6個月左右開始萌發出第1顆乳牙,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偏晚一些,但大部分的孩子在三歲左右幾乎就能把20顆乳牙長齊。這都是普遍規律,是因為每一個寶寶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出芽的時間也會存在差異。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牙早,有的寶寶出牙晚?
  • 出牙晚正常嗎?這份出牙時間表讓你不再焦慮
    寶寶出牙對父母而言可是個大事。什麼時候出、哪顆先出,都牽動著爸媽們的心,生怕自家寶貝跟別人不一樣,牙齒發育有問題。兩歲半左右,乳牙就基本都出齊了。但這只是普遍的規律,由於每個寶寶是不同的,出牙時間也會存在個體差異。 除了出牙時間,出牙順序也是有規律的。
  • 寶寶出牙早和出牙晚差別大,寶媽需了解最晚時間,否則影響發育
    寶寶出牙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身體發育的一種潛在的提示,寶寶第一顆乳牙的萌發的時間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有的寶寶在5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萌發了第一顆牙齒的,有的寶寶可能在12個月以後才長出第一顆牙齒,因此寶寶出牙的早晚時間差別還是挺大的,雖然說寶寶的出牙時間有些差異,但是寶寶出牙早和出牙晚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 出牙晚的孩子比出牙早的差在哪?晚於一歲後,趕緊找原因
    家長們除了怕孩子有齲齒外,從寶寶出生後就很關心他們什麼時候出牙,但是偏偏有些寶寶很早就出牙了,有些寶寶卻較晚,不少家長就有了這樣的疑慮:孩子出牙早好還是晚好?出牙晚是不是需要補鈣?大多數寶寶乳牙的萌出都有一定規律,一般下邊的牙比對應的上牙萌出早,女孩出牙比男孩早。
  • 寶寶出牙早晚,和三方面有關,育兒專家:出牙晚不一定缺鈣
    有老人說,寶寶4個月就出牙偏早,6個月出牙剛剛好,10個月出牙就遲咯。事實是這樣嗎?其實,剛出生的寶寶在其頷骨中就有了骨化的牙孢,為不久的將來長乳牙奠定了基礎。隨著身體不斷發育,一般在4-6個月,就會長出第一顆乳牙,晚一點的會在10個月時長牙,這些屬於正常的長牙時間,如果超過12個月還沒長牙,父母有必要諮詢兒科醫生。10個月不出牙,寶寶長牙遲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