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了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創意中心和兩所香港中小學校,初步了解香港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基本情況。相比我們,他們在組織科技活動特別是開展創新研究、STEM教育時,最大的不同在於「真」和「實」兩個方面。
「真」體現在學校和老師家長對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少些急功近利,更多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學校和老師家長少「幹涉」,多創條件和搭平臺。「實」體現在學生充分參與活動過程,真心享受活動過程,學生對活動過程的文字描述準確豐富,語言表達充滿自信。
——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主任 葉新鵬
本次活動,我覺得兩個方面印象深刻,一是在組織管理上,香港接待單位時間觀念強,每項公務活動在時間控制上都具體到時分,凸顯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接待活動的組織上也非常嚴謹高效。二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理念上,香港注重基礎性投入,提供條件環境,以培養學生對科技創新興趣為主,其次科技教育融入課堂的普及,讓學生享受科技創新的快樂,最後香港對科技教育工作也很有前瞻性。
——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競賽部 副部長 陳章宇
香港學校的科技教育緊緊結合人文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懷弱勢社群,學生的研究發明實用性強,具有很深的社會責任感。香港STEM教育不是培養學生都可以成為科學家,而是啟發他們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學生學到用科學的思維解決學習、生活甚至以後工作的問題。香港的科普活動比較關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經常安排不同的學校老師共同設計科技課程,組織不同校的學生合作完成科技作品,不但可以讓學校之間科教資源共享,更多的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技能,教育意義深遠。
——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黎淑芳
香港同行在科技創新教育上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協同創新、強調統籌規劃、突出產教融合,構建教育模式,著力務實教育,這些都是香港的優勢和積澱。我省在科技創新的投入近幾年逐步加大,但師資匱乏、設備不完善、配套課程和教學資源少已成為瓶頸,從細處著眼,紮實有效地推進課程建設,以賽促教,是建立我省科技教育強省的有效途徑和有力保障。
——廣東實驗中學 周嘉
一是感受到香港同行們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熱愛和執著。蘇祉祺博士和黃金耀博士對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工作的熱愛和全身心的投入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只有真正熱愛並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利國利民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中,才會把工作幹好,才會想方設法讓更多青少年對科技創新感興趣。
二是香港政府和社會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非常重視。無論是從資金上,還是從人員上,都給予了很大的資助。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積極參與,認真設計課程,積極引導孩子,激發他們的興趣,為科技創新播下種子。
三是香港與內地和國外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方面的交流比較豐富多彩,有利於孩子們開闊眼界,拓展思維。
——汕頭市科協 副調研員 曹世寶
香港教育的獨特之處在於融入科技教育,香港教育將青少年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活動教育融合在一起,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這種創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參加交流學習,體會到香港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提高。香港從學校到社會都重視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這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拓寬了我們科技教育的視野。
——韶關市科協 副主席 周平
香港在中小學普及科技創新「人人參與」的氛圍濃鬱,STEM教育魅力無窮。一是香港的校園規模雖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校園裡,處處都充滿了文化的氣息。二是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精神面貌奮發向上。三是他們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都制定了一套完整、明確的構架。四是他們在教具的管理和資料的整理非常的人性化。
青少年科技創新事業確實需要一批人甘做人梯的精神。我體會最深的是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的同仁們對青少年科技創新事業的熱忱與付出。一是青少年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要有正確的發展理念。重要的是要在青少年學生心中播下科學創新的種子,讓青少年相信科學、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用科學去改變世界。二是青少年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在香港新一代文化創意中心,政府做好一幢房子給他們用,一年的租金居然只有一港元。確實感受到了在香港社會關注青少年氛圍之深厚。
——廣東肇慶中學 科研處主任 盧和歆
青少年科技教育和活動可以是低成本製作,可以簡單易取材的活動工具為基礎,用多一點心思,生動傳播科學知識,用一種科學無處不在、科學原理其實很簡單沒有那麼高深的「姿態」,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和輔導老師投入其中,用興趣提高學習信心,用教學熱情、輕鬆氛圍增強科普效果。開展活動或者師生專題輔導時,以科協為平臺,推動不同單位、不同部門資源之間的有機整合,從而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
——清遠市科協 謝潔敏
香港非常重視科技創新,他們十分注重從青少年抓起,充分利用好學校及社會科普團體,注重青少年參與科學的培養。作為一個科普工作者,只有不斷提高才能應對社會對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工作不僅要有熱情和深厚紮實的學科基礎,還要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和開放寬容的積極心態。
——雲浮羅定市科協 副主任科員 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