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在90年代末伴隨著麥可-喬丹的退役,公牛王朝的退場,西部湖人馬刺等強隊的崛起,東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力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相反西部的競爭廝殺變得更加激烈。
自新世紀以來的20年內,其中西部奪冠的球隊多達13個,東部僅有7個,呈現出明顯的西強東弱的格局。
而要拿到總冠軍,首要的便是進入季後賽。一般來說,只要勝率超過50%就有機會衝擊季後賽,但西部季後賽門檻動輒在50勝以上,尤其以07-08賽季和13-14賽季最為激烈。
在07-08賽季,西部前八的戰績都在50勝以上,其中西部第六和西部第一僅僅差了2個勝場,排名第九的金州勇士隊拿到了58.5%的勝率,48勝34負都無緣季後賽,這一戰績要是在東部能拿到東部第四,東部第八的老鷹隊僅僅才37勝45負。
事實上在之前的06-07賽季,勇士隊憑藉著42勝40負的戰績就以西部第八的身份進入了季後賽,甚至在季後賽中上演了「黑八奇蹟」,將當年67勝15負的獨行俠隊拉下馬來。這一年無緣季後賽也讓戰績更進一步的勇士隊失去了連續上演黑八的機會,被不少球迷感到惋惜,甚至調侃他們是為了還上個賽季黑八的債。
在衝擊季後賽的徵程上,NBA歷史上最讓人惋惜就是菲尼克斯太陽隊,自1968年加入NBA聯盟以來,三次拿到至少48勝的戰績卻無緣季後賽。
1970-71賽季,菲尼克斯太陽隊,48勝34負,排名西部第5,無緣季後賽;
1971-72賽季,菲尼克斯太陽隊,49勝33負,排名西部第5,連續兩年無緣季後賽;
2013-14賽季,菲尼克斯太陽隊,48勝34負,西部第9,又一次無緣季後賽。
這裡需要科普一下,為什麼西部第五進不了季後賽?
在當年的NBA一共只有17支球隊,在70-71賽季,首次分出了東西部聯盟,每個聯盟各設兩個賽區,東部聯盟包括:中部賽區和大西洋賽區,西部賽區包括:中西賽區和太平洋賽區。
進入季後賽的門檻則是拿到各自賽區前二,而剛劃分的時候各個賽區的實力並不均衡,恰好太陽隊所處的中西區是聯盟最強賽區(相當於之前的西南賽區),連續兩個賽季都只拿到賽區第3的成績,所以無緣季後賽。
太陽隊連續兩個賽季都是排名西部第5的戰績,僅僅因為分區排名第三就無緣季後賽,這一狀況引發了太陽隊的不滿,而其他賽區像老鷹隊連續兩年拿到36勝46負的戰績都能進季後賽。此後隨著NBA隊伍的不斷壯大,這也迫使NBA第一次對分區進行了調整,在1972-73賽季將太陽隊從中西賽區劃到了太平洋賽區。
結果像是被衰神附體一樣,轉區後的太陽隊戰績在接下來的賽季大幅度下滑,連續兩年都只拿到30來勝,繼續無緣季後賽。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伴隨著新世紀後NBA各種制度愈發趨於完善,太陽隊在2013-14賽季又一次被魔咒纏身,又一次拿到48勝34負的戰績無緣季後賽,這要是放在東部能排在第三,西部只能屈居第9,可謂是最慘的球隊,讓人唏噓不已。
讓人哭笑不得是2013-14賽季老鷹隊又一次以38勝44負東部第八的身份進入了季後賽,命運就是這麼寵幸老鷹隊。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隊已經連續10年沒有打進季後賽了,上一次進季後賽還是09-10賽季,風之子納什還在,那一年的太陽隊還打進了西部決賽。
或許這就是大家在玩遊戲時常說的打得好不如排得好吧,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