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三重奏》中,包文婧跟何猷君奚夢瑤聊天,說起女兒餃子上興趣班的事。餃子自己是想學架子鼓的,但是包文婧想讓她學鋼琴,就開始「忽悠」女兒。包文婧抓住了女孩子愛美的特點,跟餃子說彈鋼琴的時候會穿很漂亮的禮服,像公主一樣,餃子聽了立馬高興地答應學鋼琴。
現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家長們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也是會有自己不同的原因。能夠哄著孩子,或者是引導著孩子,選擇一樣興趣班開始上,這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想讓孩子堅持下去卻不簡單。
家長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第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選擇興趣班的「目的不純」。
興趣班,顧名思義,孩子首先得感興趣,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主體是孩子,不是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家長們多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跟風攀比,看到別人家孩子學什麼,也叫自己孩子學什麼。幫助自己圓夢,自己小時候想學卻沒機會學的,就想讓孩子學。根據孩子的喜好來選擇,孩子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興趣班的學習通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孩子堅持下去,但是堅持是很難做到的。這就需要在開始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
家長要避免跟風攀比的原因去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也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興趣班的選擇,其實還是要理性一些,根據孩子的喜好以及天賦來選擇,這樣孩子學起來會更容易一些,也更願意堅持下去。
在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上,家長容易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對興趣班不夠重視。
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學。雖然興趣班學的並不是升學考試的知識,但是能夠幫助孩子培養一項特長,讓孩子在日常學習之餘還能有其他愛好,並且上興趣班堅持學習的過程也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好習慣。
有些家長覺得上興趣班就是讓孩子去隨便玩玩,如果是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讓孩子也養成學習不端正的態度。家長重視,並且注意引導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
另外,一些家長會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孩子想學什麼學什麼,不想學就算了。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堅持去做一件事情。
孩子年幼,很多行為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長的幫助引導下,才能夠慢慢養成。習慣的好與壞,跟家長的引導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即便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興趣班,也可能因為覺得累,就產生放棄的想法,這個時候家長要多鼓勵孩子。
包文婧說餃子在學架子鼓的過程中,因為太累,跟媽媽提起,有點想放棄。但是包文婧給了女兒肯定和鼓勵,先是表示學架子鼓確實挺辛苦,隨後又說相信女兒再辛苦也可以做到。如此的誇讚,讓孩子又有了學下去的動力和信心。
生活中,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並不只是在學校學習才是有用的。上興趣班其實跟學校學習一樣,也是學習習慣的養成更為重要。而良好的習慣養成,會讓孩子受益一生,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單選|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你是根據自己的意願,還是聽從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