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公園綠地、荒野溼地中,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飛行軌跡像波浪形的白鶺鴒,喜歡在陽臺和窗臺上築巢的珠頸斑鳩,鳴叫聲像彈琴聲的彈琴蛙…它們也是這片家園的主人和重要成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我們希望藉助這次自然觀察導賞活動,帶領孩子們通過實地探訪和觀察,一起去了解這些和我們休戚與共的自然生靈,開啟興趣之門,步入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守護自然的道路。
一、活動時間、地點
2020年8月14日,時間一天,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上午7:00-9:00,地點在虎山運動公園;
第二階段:晚上19:00-21:00,地點在西山公園或須江公園。
二、參加對象
共招募30名孩子,上午和晚上各15名,年齡在10周歲以上,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家長陪同的請提前告知。
三、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衢州市生態環境局江山分局;
承辦單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四、活動內容
(一)主題一:鳥類觀察
時間:上午7:00-9:00,時長約2小時。
內容:學習使用望遠鏡,尋找觀察城市中和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種野生鳥類,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通過不同鳥類與棲息地的關係,探討如何建設生態友好型的城市公園和溼地,提高大家的愛鳥護鳥意識。
需要設備:請自行配備雙筒或單筒望遠鏡。
活動流程:(1)集合籤到,發放鳥類手冊及記錄表,講解望遠鏡使用注意事項;(2)實地鳥類觀測,了解不同種類鳥兒的特徵和習性,記錄鳥兒喜歡的棲息地環境;(3)活動回顧,完成鳥類觀察記錄表,分享各自的活動感受;(4)孩子們回去後,完成自己的鳥類觀察自然筆記(繪畫或日記的形式),並提交,同時將給予相應的活動獎勵。
(二)主題二:夜間探秘
時間:19:00-21:00,時長約2小時。
內容:尋找發現各種夜行性的昆蟲、蛙類等小動物,了解它們的食性和習性,感受夏季夜晚公園中的多彩生命和精彩自然小劇場。
需要設備:手電或頭燈,參與家庭可自行準備。
活動流程:(1)集合籤到,發放夜間觀察手冊,講解夜探注意事項;(2)熱身小遊戲體驗,小動物捉迷藏,考考大家的觀察力和發現力;(3)夜間探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尋找和觀察各種夜行性的昆蟲、蛙類等小動物;(4)活動回顧,一起看看有哪些發現和收穫,分享各自的活動感受;(5)孩子們回去後,完成自己的夜間探秘自然筆記(繪畫或日記的形式),並提交,同時將給予相應的活動獎勵。
五、報名方式
歡迎符合報名條件的小朋友積極參與此次活動!報名請點擊文末「閱讀全文」下載報名表,報名表填好後投送至郵箱:swdyx2020@126.com。
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10日,若報名人數提前招滿則報名截止。對報名成功的小朋友將建立家長微信群,相關活動通知及現場照片等在微信群中發布。
聯繫人:王麗,電話:0570-4119325,13567083397(533397)。
附件:1.江山市常見鳥類、蛙類和昆蟲圖 2.江山市「走進自然」生物多樣性宣教活動報名表
報名表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附件1
江山市常見鳥類、蛙類和昆蟲圖
眼睛血紅,喜歡傍晚出去覓食的夜鷺(鳥綱 鸛形目 鷺科 夜鷺屬)
精明的放牛郎牛背鷺知道跟著拖拉機覓食(鳥綱 鸛形目 鷺科 牛背鷺屬)
走路似小跑,飛行軌跡是波浪形的白鶺鴒(鳥綱 雀形目 鶺鴒科 鶺鴒屬)
勞燕飛分的棕背伯勞,戴著酷炫的黑眼罩(鳥綱 雀形目 伯勞科 伯勞屬)
絲光椋鳥(鳥綱 雀形目 椋鳥科 椋鳥屬)
珠頸斑鳩,俗稱「野鴿子」(鳥綱 鴿形目 鳩鴿科 珠頸斑鳩屬)
黑斑側褶蛙,就是俗稱的「青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 側褶蛙屬)
鳴叫聲像彈琴聲的彈琴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 拇棘蛙屬)
威武帥氣的扁鍬甲(昆蟲綱 鞘翅目 鍬甲科 扁鍬屬)
全身似枯葉的洋槐天蛾(昆蟲綱 鱗翅目 天蛾科 豆天蛾屬)
來源:江山信息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