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愛自然的少年——江山市「走進自然」生物多樣性科普活動,想不想來參加?

2020-08-08 衢州抽屜

城市的公園綠地、荒野溼地中,生活著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飛行軌跡像波浪形的白鶺鴒,喜歡在陽臺和窗臺上築巢的珠頸斑鳩,鳴叫聲像彈琴聲的彈琴蛙…它們也是這片家園的主人和重要成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我們希望藉助這次自然觀察導賞活動,帶領孩子們通過實地探訪和觀察,一起去了解這些和我們休戚與共的自然生靈,開啟興趣之門,步入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守護自然的道路。

一、活動時間、地點

2020年8月14日,時間一天,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上午7:00-9:00,地點在虎山運動公園;

第二階段:晚上19:00-21:00,地點在西山公園或須江公園。

二、參加對象

共招募30名孩子,上午和晚上各15名,年齡在10周歲以上,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家長陪同的請提前告知。

三、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衢州市生態環境局江山分局;

承辦單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四、活動內容

(一)主題一:鳥類觀察

時間:上午7:00-9:00,時長約2小時。

內容:學習使用望遠鏡,尋找觀察城市中和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種野生鳥類,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通過不同鳥類與棲息地的關係,探討如何建設生態友好型的城市公園和溼地,提高大家的愛鳥護鳥意識。

需要設備:請自行配備雙筒或單筒望遠鏡。

活動流程:(1)集合籤到,發放鳥類手冊及記錄表,講解望遠鏡使用注意事項;(2)實地鳥類觀測,了解不同種類鳥兒的特徵和習性,記錄鳥兒喜歡的棲息地環境;(3)活動回顧,完成鳥類觀察記錄表,分享各自的活動感受;(4)孩子們回去後,完成自己的鳥類觀察自然筆記(繪畫或日記的形式),並提交,同時將給予相應的活動獎勵。

(二)主題二:夜間探秘

時間:19:00-21:00,時長約2小時。

內容:尋找發現各種夜行性的昆蟲、蛙類等小動物,了解它們的食性和習性,感受夏季夜晚公園中的多彩生命和精彩自然小劇場。

需要設備:手電或頭燈,參與家庭可自行準備。

活動流程:(1)集合籤到,發放夜間觀察手冊,講解夜探注意事項;(2)熱身小遊戲體驗,小動物捉迷藏,考考大家的觀察力和發現力;(3)夜間探秘,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尋找和觀察各種夜行性的昆蟲、蛙類等小動物;(4)活動回顧,一起看看有哪些發現和收穫,分享各自的活動感受;(5)孩子們回去後,完成自己的夜間探秘自然筆記(繪畫或日記的形式),並提交,同時將給予相應的活動獎勵。

五、報名方式

歡迎符合報名條件的小朋友積極參與此次活動!報名請點擊文末「閱讀全文」下載報名表,報名表填好後投送至郵箱:swdyx2020@126.com。

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10日,若報名人數提前招滿則報名截止。對報名成功的小朋友將建立家長微信群,相關活動通知及現場照片等在微信群中發布。

聯繫人:王麗,電話:0570-4119325,13567083397(533397)。

附件:1.江山市常見鳥類、蛙類和昆蟲圖 2.江山市「走進自然」生物多樣性宣教活動報名表

報名表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附件1

江山市常見鳥類、蛙類和昆蟲圖

眼睛血紅,喜歡傍晚出去覓食的夜鷺(鳥綱 鸛形目 鷺科 夜鷺屬)

精明的放牛郎牛背鷺知道跟著拖拉機覓食(鳥綱 鸛形目 鷺科 牛背鷺屬)

走路似小跑,飛行軌跡是波浪形的白鶺鴒(鳥綱 雀形目 鶺鴒科 鶺鴒屬)

勞燕飛分的棕背伯勞,戴著酷炫的黑眼罩(鳥綱 雀形目 伯勞科 伯勞屬)

絲光椋鳥(鳥綱 雀形目 椋鳥科 椋鳥屬)

珠頸斑鳩,俗稱「野鴿子」(鳥綱 鴿形目 鳩鴿科 珠頸斑鳩屬)

黑斑側褶蛙,就是俗稱的「青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 側褶蛙屬)

鳴叫聲像彈琴聲的彈琴蛙(兩棲綱 無尾目 蛙科 拇棘蛙屬)

威武帥氣的扁鍬甲(昆蟲綱 鞘翅目 鍬甲科 扁鍬屬)

全身似枯葉的洋槐天蛾(昆蟲綱 鱗翅目 天蛾科 豆天蛾屬)

來源:江山信息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團近日走進雲南玉溪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在化石中尋找到這一人類終極哲學命題的答案,探索生命多樣性的起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 青島:百名師生走進大自然 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活動舉行
    央廣網青島9月21日消息(記者王偉)近日,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青島市城陽區科協、城陽區氣象局、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聯合開展了多場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的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活動,旨在提高公眾生態意識,並用科技手段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
  • 科普活動走進自然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劉茵)為進一步推動遺傳學在青少年中的科普傳播力度,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遺傳學的基本知識,更好地認知自己,由天津自然博物館聯合市科協、南開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共同主辦的「生命的密碼」――遺傳學常識普及宣傳日活動日前在天津自然博物館舉辦。
  •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成生物多樣性科普基地
    2021年元旦期間,每天有數千名來自省內外的觀眾來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人們在觀看之際,紛紛讚譽點評,該館已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基地,成為各年齡層次了解地球生物進化的學習大教室。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該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重要的位置。遊客在博物館外合影留念  項目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 如何讓孩子更親近自然?這場科普教育活動告訴你
    如何讓孩子更親近自然?>為進一步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加強青少年科普宣傳教育,推進科普知識進社區,近日,武江區新華街利民社區、新華街乳韶社區、韶關海鄰社工共同開展了《我和昆蟲的故事》自然科普教育活動。
  • 用愛傾聽自然的聲音·全球雲直播|中國自然教育線上峰會暨第二屆...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些日子都在倡導人類關注和保護生命、自然、生態、生物和文化的多樣性,保護人類自身。
  • 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召開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發布會
    丹霞山天葵丹霞山管委會 供圖中新網韶關6月21日電 (王堅 李貴清)丹霞山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新聞發布會21日在丹霞山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向社會公眾介紹了近年來丹霞山科學名山建設中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豐碩成果
  • 答案在自然——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生物多樣性超級年速遞
    作為提高人們對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談判認識的努力的一部分,《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已宣布了2020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DB)的主題為「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自然的」(「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或意譯為「答案在自然」)。這一國際日的主題表明,生物多樣性仍然是我們所有人面臨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挑戰的答案。
  • 答案在自然——生命科學學院自然常青志願隊自然教育活動
    10月18日,常小青們參加的自然教育活動——答案在自然,圓滿結束啦!「答案在自然」活動合照      近年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人們日益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
  • 盤龍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市民進植物園體驗生物多樣性
    原標題:盤龍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市民進植物園體驗生物多樣性市民紛紛參與到科普活動中。全國科普日走進科學殿堂感受生物多樣性,18日,盤龍區2020年全國科普日惠民活動在昆明植物園東園啟動。隨著阿爾法機器人精彩的舞蹈,一場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科普活動正式啟幕。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網 馮雨釤 攝  據了解,目前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設立了熱帶森林生態學和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2個院級重點實驗室、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和哀牢山森林生態系統2個國家級野外臺站等支撐系統,以支撐科學家們開展珍稀瀕危植物及熱帶雨林多樣性的保護與研究。  打造科普旅遊成功範例  「科普是植物園的重要功能。」
  • 城市生物多樣性:連接人與自然的重要紐帶
    由於森林、溼地等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為幹擾等原因,鴛鴦在野外的種群數量很少,在北京地區則更難以一睹其真容。  但是最近十年,情況發生了改變。在春季,如果你走進北京動物園、玉淵潭公園和頤和園等城市公園,常常有機會看到野生鴛鴦親鳥帶著剛孵化出殼的小鴛鴦在水面遊蕩覓食。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用鏡頭發現自然之美
    央廣網昆明12月28日消息: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今天上午在昆明市博物館開幕。此次活動展覽時間從即日起至2021年1月28日。這次系列影展範圍廣,規模大、水平高,包括了國際上不少的獲獎作品,內容精彩,意義深刻,這場擁抱自然的視覺盛宴,不僅增加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科普認知,讓人們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的美,並且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向社會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
  • 【布瓜自然冬令營看板】第四波
    讓孩子們到動物園來放飛心情,探索野性世界的奧秘,動手動腦也漲漲「野性」吧,到動物園來找回自然的感覺,讓野性滿格,充滿力量。我們為您精心策劃了兩期「探索神奇的動物世界」一日遊活動,名額有限!趕快報名吧!招募:6-12歲的兒童費用預估:免費報名:添加公眾號@成都動物園(@chengduzoo)【南京】寒假半日、一日活動上線!
  • 湘西州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宣傳活動
    5月21日,湘西州生態環境局在古丈縣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宣傳活動。紅網時刻湘西5月25日訊(通訊員 陳蓉 王琛)2020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7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7周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答案在自然」。
  • 英國《自然》雜誌: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寶貴經驗值得世界聆聽
    9月23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社論認為,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科學家有值得全世界傾聽的寶貴經驗。  △《自然》雜誌報導截圖  文章援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日前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指出:全球在2010年擬定的20個原定於2020年實現的保護物種和生態環境的目標中
  • 少年行夏令營丨國領正榮書院自然教育活動
    摘要:一場自然教育夏令營,給孩子與家庭以成長的空間。  「少年行」夏令營是由你好社區發起的,期待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專業的陪伴支持,讓我們社區的少年得到一個不一樣安全豐盛的暑假。讓少年熟悉社區、讓社區安全等通過這些少年走向千家萬戶。
  • 學員招募| 廣州海珠溼地自然學校種子導師培養計劃
    日,以開展各類型的自然教育活動,普及自然知識,宣導環境保護為學校宗旨。1995年,他發起成立臺灣荒野保護協會,匯集更多的民間力量來保護大自然,為兒童生態教育與籌款購買荒地保留其生態和物種而奔走努力,通過幾年的努力,荒野保護協會成為臺灣最大的民間環保組織。目前已成立有澳洲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砂勞越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沙巴荒野保護協會分會。2000年,他赴新疆參加大學生綠色營考察活動。
  • 【布瓜自然活動看板】2017年第七周
    招募:熱愛自然的8-12歲的親子家庭。不要再把健康計劃定在明天,就在今天,從現在開始,擁抱自然,傾聽鳥兒的歌唱。您只需要帶上望遠鏡,帶上您善於發現的眼睛,帶上欣賞自然生靈的心,跟著我們老師漫遊植物園即可。招募:如果有小朋友建議3年級及以上。費用:活動免費,但需要參加的親們自理交通、門票等費用。
  • 用愛傾聽自然的聲音·發現中國生態社區的蓬勃生機
    、鄉村筆記、草圖營造、「貝格爾」研學、登龍雲合森林學校、飄峰一所自然學校、小毛驢自然學堂、時尚環保聯盟、萬物生農場、雲南杉野自然、麗江印心生態社區、繪鄉計劃、鳳凰網房產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用愛傾聽自然的聲音·發現中國生態社區的蓬勃生機——中國自然教育線上峰會暨第二屆中國自然科普教育發展高峰論壇·首屆中國生態社區線上峰會」系列活動通過雲直播的方式,為全球熱愛和關注生命、自然、生態、教育的夥伴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球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