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仝卓被寫入公職人員學習讀本的照片,而且這次是公開名字跟事件作為案例分析供公職人員參考自己的言行舉止,端正職場作風。
仝卓直播「高考舞弊」事件
仝卓事件被寫入公職人員學習讀本
仝卓事件可以說是一起非常重大的「高考舞弊」事件。特別是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竟然把「高考舞弊」,自己由往屆生篡改成應屆生參加高考的事情,當成了一種炫耀在直播平臺上跟粉絲分享。非常影響社會風氣,情節十分惡劣。能夠作為案例被「寫入史冊」,可見事情的嚴重性和影響力。
背後是有什麼樣強大的團隊,才能在高考這麼全國性重大的考試面前居然能篡改自己的考生身份,這一個直播牽出了背後的一系列「利益鏈」,給高考造成了一些非常不好的「負面」影響。真的是在作死。
不過也應該「感謝」仝卓的年少無知,才能將那麼年的高考「懸案」得以最終破解,也可以作為一個警告案例的「反面教材」給所有的公職人員學習參考,如果公職人員出現了類似的事件,下場也會跟仝卓一樣甚至更甚。是一次端正公職人員職場作風的好機會。網友們也紛紛表示,公職人員的學習讀本是多么正式的場合,被寫入也是仝卓「出息了」「出人頭地了」。
仝卓事件後現身
仝卓「高考舞弊」事件反射的,不僅僅是篡改高考學籍信息的事情,而是引出了各類「學歷造假」等一些工作面試的一些「信息造假」事件。嚴重影響了公平性和社會風氣。要報考的那個學校只能招收應屆生,那麼作為往屆生的自己錯過了,就要想想其他出路,說不定有不一樣的前途和人生,自己也不會被「寫入恥冊」,照樣可以通過選秀圓自己的「明星夢」。
同樣的,職場上一些「學歷造假」事件,如該公司只招本科學歷的求職者,那麼就算自己多麼嚮往這家公司,沒有辦法滿足要求,我們可以憑藉實力去試著應聘。就像馬雲的傳奇求職經歷一樣,求職了20次都是因為不符合要求而被拒,後來自己走上了電商的道路,為自己的成功開了另一扇大門。
路不是一定只有一條,條件滿足不了就不要「投機取巧」,想著通過「歪門邪道」去勉強只會給自己的惹禍,紙是包不住火的,正義只會遲到永遠不會缺席。
所以,職場人士如果在滿足不了一些要求的時候,應該做的,是用正確的三觀去看待這個事情,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跟努力去滿足條件的,那就花時間給自己「充電」。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的,那就要學會放下。路由很多,不是非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所以,職場人士也確實需要這樣的案例來警示自己,不要在節骨眼上做違法的事情,不然說不定哪一天自己也會被寫入「學習讀本」,那麼汙點就再也無法「洗白」了。
這次仝卓事件寫入公職人員讀本,網友對仝卓的解讀是:「有出息了」。具有弄弄諷刺味道。本來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去出名,現在倒是被自己「坑出名」了。仝卓和其牽涉的人員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做到「安分守己」。不安分於自己的現狀,所以也就不堅守自己的初心毅然決然去「造假」,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真的是活該。
說到安分守己,不僅僅是公職人員,只要是上班族,都應該有這樣的「學習讀本」。對於名利權貴,職場規則,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算是安分守己,這是一個職場中的一個恆久性課題,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
1、看開。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不是。不要過分強求。既然前面的路行不通,那就嘗試另一條路。而不是使出渾身解數硬要去「開闢」這條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路。學會看開不是一種逃避,而是調整心態的一種方式。
2、看透。也就是看透一些事情,改變自己不正確的三觀,既然有了別人的「前車之鑑」,那就應該把好的一面學習起來。職場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那麼自己如果不「安分守己地做人」,又怎麼能夠正確去對待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事情呢?
如果馬雲不是安分守己,而老是用歪門邪道的方式去做電商事業,他還會像現在這麼有出息嗎?他自己有說過: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我們要求誠信,學習能力,樂觀精神,和擁抱變化的態度!這些不就是要求員工安分守己嗎?
如果仝卓當初做到安分,估計現在還在開心地跟粉絲直播互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