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前徵兆,準媽媽需要了解!

2020-12-20 騰訊網

儘管準媽媽已經十分的注意,在預產期之前要加倍的小心,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孕婦容易出現意料意外的事情,所以要好好了解清楚分娩前的徵兆,更好的判斷自己是不是要分娩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1、粘液分泌量增多

一般在孕34-36周的時候,準媽媽會分泌一種名為宮頸粘液栓的黏性物質,這種物質可以軟化宮頸,幫助順產。因為越是臨近預產期,粘液的分泌量越多,所以當粘液分泌量比較多的時候,就表示寶寶要降臨了。

2、頻繁的假性宮縮

有時候媽媽會感覺肚子發緊,但是並沒有痛感,而且多發於夜間。針對這種情況,媽媽們無須擔心,因為它只是假性宮縮。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假性宮縮很有規律,每天在同一時間宮縮,那麼就表示寶寶也快要出生了。

3、突然就見紅了

如果準媽媽感覺下面黏糊糊的,並且還能看到一片粉紅色,那麼就表示生產不遠了,基本上不會超過2-3天,有時候甚至當天就生產了。

4、羊水破了

如果你感覺陰道會有一股股熱流流出,那麼就表示你的羊水可能破了,這時要趕緊往醫院趕。因為如果沒有羊水,那麼胎兒很可能出現缺氧的情況。注意在前往醫院的路上,準媽媽最好平躺著,這樣可以延緩羊水的流速。

5、規律的陣痛

這種最直接,就是肚子開始疼痛了。不過即便是陣痛也不代表你會馬上生產,因為有些準媽媽可能陣痛一整天,寶寶還沒有出生的跡象。不過在出現陣痛的時候,準媽媽依舊要去找醫生,並且準備生產的相關事宜。

6、腰部酸痛

有些準媽媽生孩子的時候,肚子反倒不怎麼疼,而是腰酸的特別厲害。所以如果突然有腰酸的情況,準媽媽也不能掉以輕心,而是及時去諮詢醫生。

相關焦點

  • 臨產前的五大徵兆,準媽媽必讀!
    孕媽們都是怎麼判斷臨產期的呢?用預產期來判斷?NO! 預產期只是一種推算,它並不是分娩的精準日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臨產呢?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臨產前的五大徵兆。
  • 臨產前一天,孕媽媽會有哪些徵兆?
    臨產前一天的徵兆是什麼?隨著預產期的到了,很多孕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什麼時候出來呢?臨產前幾天的徵兆有哪些的啊?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下臨產前的徵兆都有哪些,好讓孕媽有所準備。臨產前的徵兆都有那些?孕媽只要有以上情況出現,就是寶寶快要出生的徵兆,一定要拿上待產包及時就醫。祝準媽媽都能順利的生出健康、漂亮的小寶寶。
  • 臨產前幾天的徵兆?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
    臨產前幾天的徵兆要生產的前幾天,孕婦會出現不規則子宮收縮、下腹部疼痛的狀況,一開始間隔時間可能是20分鐘,之後越來越不規則,準媽媽此時可以藉助走路、休息減分娩輕疼痛。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徵兆。如果出血量大於平時的月經量,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可能是胎盤早剝,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臨產前幾天去醫院待產最合適到了孕期的最後階段,產科醫生應該會給一些明確的指示,告訴準媽媽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
  • 準媽媽如何判斷寶寶何時「瓜熟蒂落」?臨產徵兆要知道
    當嬰兒即將出生時,還會給準媽媽發一些小信號。假如孕婦能把握好胎寶寶發動前的一些臨產跡象,密切注意每一個小信號,將對分娩更有好處。以下跟隨芽芽媽了解一下寶寶給您發來的小信號!01。發生有規律的宮縮在臨產前,宮縮逐漸由非常規假性宮縮變為常規宮縮。若孕婦接近預產期,則宮縮開始變得正常。
  • 這些臨產前的徵兆,準爸媽們必須知道!(建議收藏)
    對於準二胎媽媽來說,面對孕晚期隨時可能臨產的情況,該什麼時候去醫院不是問題;但對於初產婦來說,選擇什麼時候去醫院還是有很多困惑。接下來恩恩子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臨產前的三大徵兆:1、見紅見紅的原因是子宮內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少量的出血與子宮黏液混合從陰道流出。
  • 這些臨產前的徵兆,準爸媽們必須知道!(建議收藏)
    對於準二胎媽媽來說,面對孕晚期隨時可能臨產的情況,該什麼時候去醫院不是問題;但對於初產婦來說,選擇什麼時候去醫院還是有很多困惑。接下來恩恩子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臨產前的三大徵兆:1、見紅表現形式:常常表現在內褲上,有一點暗紅色血跡或者有少量淡紅色或褐色分泌物
  • 懷胎十月,臨產的徵兆有哪些,準媽媽們您知道嗎?
    ​懷胎十月,臨產的徵兆有哪些,準媽媽們您知道嗎? 懷胎十月,代表寶寶接近出生,需要好好迎接小傢伙的到來,那麼有哪些徵兆是臨產的呢?如果孕媽出現以下幾個徵兆之一,就要好好注意小傢伙是不是準備好出來跟大家見面了哦。
  • 孕媽需要了解的10個臨產徵兆
    為什麼寫這樣的文章,是因為大部分孕媽除了見紅之外不曉得還有什麼是臨產徵兆,雙胎的媽媽可能會比較乖,早早就待在家裡,但是單胎的媽媽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就不那麼聽話了。所以導致了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遇到尷尬的場面。因此,Tina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10種臨產徵兆,孕媽們可要留意。
  • 孕婦臨產前,除了3大分娩徵兆,還有幾個易被忽略的小徵兆
    大多數準媽媽知道分娩前會有三大分娩徵兆,它們分別是出血、破水和宮縮。只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有另外日常容易被準媽媽忽略的徵兆,如果準媽媽還處於孕期,就很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以便更好的抓住住院的時機。孕婦臨產前,除了3大分娩徵兆,還有幾個易被忽略的小徵兆1、上腹部輕鬆感胎兒頭部入盆以後,準媽媽的肚子最高點將向下移動,子宮底部對上腹部的壓力將會減輕,準媽媽此時會感受到上腹部輕鬆了許多,相比之前,也舒適了很多,呼吸變得暢快,胃燒心的感覺也減輕了,飯量大增。
  • 臨產的徵兆,你了解幾個?
    其實,寶寶的出生也是有徵兆的,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但如果見紅的出血量大於月經量,且為鮮血,或者伴有腹痛,可能是危險的胎盤早剝,需要孕媽咪們儘快去醫院。二、破水;正常的分娩過程是宮口開全、胎寶寶進入產道之後才會破水。但也有的孕媽咪突然就破水了,破水的時候孕媽咪會感到有大股液體從下面流出,不受自己控制。流出的水無色透明且氣味清甜,完全不同於尿液的味道。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出現這幾點說明快生了
    離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很多準媽媽都緊張不已,肚子一有風吹草動就以為要生了。今天帶大家了解真正的臨產徵兆,並學會正確應對,隨時為寶寶的出生做好準備。 陣痛:判斷情況 臨產前,宮縮會產生陣痛,促使寶寶出來。如果準媽媽肚子痛,需要分辨是臨產的陣痛還是假宮縮。 如果是臨產陣痛,需要馬上去醫院;如果是假宮縮,就不用急著去醫院。 那麼具體要怎麼區分呢?
  • 給準媽媽分享一些分娩的徵兆
    1、胎頭下降在臨產前,多數準媽媽會因為胎兒的頭下降入盆而感覺到胃部的壓力減輕,同時發現腹部有下墜感,呼吸較為順暢,胃口也變得比較好。因為膀胱被胎頭壓迫,小便次數也會增多。隨著分娩的臨近,準媽媽會感覺胎兒好像要掉下來一樣,這代表胎兒頭部已經沉入產婦骨盆了。應對措施:一般來說,胎頭下降多發生在分娩前的數周或數小時。因此要注意觀察,等待其他徵兆地出現。如果胎兒的頭部直往下沉,似乎要衝出來一樣,準媽媽覺得難以忍受,這時候要及時去醫院。
  • 預產期不一定準,但孕晚期,身體出現4個徵兆,說明即將臨產!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預產期不一定準,但孕晚期,身體出現4個徵兆,說明即將臨產!那麼,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準媽媽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要生了呢?其實,在臨產的前幾天還是會有一些徵兆的,雖然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會造成程度上的不同,但只要細心注意,留意身體的一些變化都能知道,而這些徵兆,極大可能是寶寶要降臨的信號。
  • 預產期快到了,臨產徵兆掌握了嗎?
    其實,每一個媽媽都是可以戰勝焦慮心理的,因此,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哦!如果你能掌握好胎寶寶發動前的一些臨產徵兆,仔細留意每個小信號,將會對你的分娩更有利哦!那都有哪些小信號呢?1、宮縮(1)什麼是宮縮?臨近分娩前,子宮口會慢慢打開,會有一些夾雜著血液的黏性分泌物流出,量比較少,這種現象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徵兆,如果準媽媽下體出現少量淡淡的血絲,那說明分娩將要到來,你要做好去醫院待產的準備哦!(2)見紅後需注意什麼?
  • 預產期快到了,這些「臨產徵兆」孕媽們了解了嗎?這篇一次講清楚
    相信對於很多準媽媽們來說,在知道自己的預產期之後,心裡總會有些忐忑不安,一方面是做媽媽前的緊張,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分娩時的各種疼痛又讓準媽媽們有一些害怕。但是如果準媽媽能夠掌握好胎寶寶發動前的一些臨產徵兆,仔細留意每個小信號,那可能就會減輕一些緊張感。
  • 準媽媽如何識別寶寶的出生信號?這些臨產徵兆一定要知道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各位準媽媽們,尤其是頭胎生產的孕媽熬過了懷胎十月的辛苦眼看就要到預產期心中是不是開始有些忐忑不安尤其是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因為缺乏科學的判斷經常會手足無措、六神無主、手忙腳亂到底哪些才是臨產徵兆呢?
  • 孕晚期天天擔心臨產「突襲」?胎兒入盆有6大徵兆,準媽媽要會看
    其實,寶寶出生前也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那就是「入盆」,只有經過這一個過程,寶寶才能通過「正常渠道」接受自然分娩的洗禮,正式地來到人世間。當然入盆是準媽媽想要順產的第一先決條件,一旦胎兒入盆就預示著媽媽可能要生了。孕晚期天天擔心臨產「突襲」?
  • 即將臨產的準媽媽別焦急
    到了孕晚期,準媽媽總會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一旦有臨產徵兆就立刻入院。宮縮(我們常稱為肚子痛)也是臨產徵兆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宮縮也有真假之分,假性宮縮並非真正的臨產信號,那麼準媽媽該如何分辨真假宮縮?真假宮縮有什麼區別?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遇到這幾點就是快生了
    準媽媽在臨產時主要有以下幾大信號:1、下腹墜脹準媽媽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2、腹部輕鬆感準媽媽在臨產1—2周,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以前相比更加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 臨產前,準媽媽飲食的5大原則
    臨產前,準媽媽正在承受著頻繁宮縮的疼痛,身體和精神都在承受著非一般的痛苦,可是一想到馬上要見到自己的寶寶,準媽媽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積聚能量開始再次努力。那麼這個過程中,準媽媽要更加注重的飲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