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淨頤弘揚傳統文化 一曲《陋室銘》致敬先輩

2020-12-22 環球網

11月19日,由中國教育電視臺、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運城市聯合舉辦,運城市委宣傳部及永濟市承辦的詩意中國詩歌電影藝術季「大運之城魅力永濟榮耀盛典」在永濟市人民劇院隆重舉行。

首屆詩意中國詩歌電影藝術季以全新的方式詮釋詩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藝術跨界,對中國影視戲劇界、詩歌界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本次演出由張宏,田歌主持,閻維文、李雙江、斯琴高娃、盧奇、齊克健、鄧小鷗、吳京安、臧金生、虹雲、殷之光、喬榛、非也、安娜珊珊、張力夫等老中青藝術家們共同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殿堂級的文化盛宴。

在本次演出中,素來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為標誌的古風歌唱家趙淨頤受邀並在第一篇章「白日依山盡」中演唱了一曲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陋室之可銘,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之中,觸目皆成佳趣。末以「何陋」結之,饒有逸韻。」 古意盎然,意味深長。

近年來,趙淨頤一直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演唱了一系列相關的音樂作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倡導者與傳播者,她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走向了一條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基調的音樂之路。對此趙淨頤坦言:「我們都是踏著古人先賢的道路一輩一輩走到今天,大樹底下好乘涼,如今這顆大樹,也需要我們的回應和呵護,從遠古走來的每一個陳設,承載著幾千年的喜怒哀樂,無聲的吶喊……每個作品,都帶著敬意,等待天地的迴響。」

相關焦點

  • 趙淨頤新歌《道情》MV致敬先賢
    近日,古風歌者趙淨頤的最新力作《道情》MV於各大平臺發布,其堪比大片的製作水準,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仿佛置身人間仙境的唯美感受。  據介紹,《道情》是我國宋代歷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南宗祖庭白玉蟾祖師的詩詞名作,趙淨頤將此曲重新演繹,唯美的畫面與悠揚的旋律自然地融合,不僅展現了歌者趙淨頤多年來打下的深厚演唱功底,更是用藝術的表達,將《道情》中的國風展現得淋漓盡致
  • 趙淨頤錄製暖暖的味道春節節目 為觀眾帶去喜樂盛宴
    近日,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古風歌者趙淨頤做客北京衛視《暖暖的味道》春節特別節目,節目中,趙淨頤身著淡紫色中式小禮服,頭扎兩個小髮髻,頗為俏皮可愛,整個造型不僅具有青春的氣息更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
  • 趙淨頤錄製《一槌定音》 與嘉賓展開奪寶大戰
    同時,節目以嘉賓互動專家解讀的方式,向觀眾傳播藝術品投資的技巧、知識、風險防範,更加凸顯財經特色,同時,通過節目提高觀眾對藝術品的審美情趣,把藝術品的文化內涵、投資趨勢等相關知識傳遞給觀眾。《一槌定音》每周一期,每期節目有兩位明星嘉賓參與互動,對四組寶物辨別真偽以及估價,給出價格更接近權威專家認證的為勝出者。場內喜愛收藏的十位高參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不一,使節目看點多多。
  • 趙淨頤攜《光陰的故事》參加央視《合唱春晚》
    近日,青年歌唱家趙淨頤受央視《合唱春晚》的邀請,演唱了羅大佑的懷舊老歌《光陰的故事》。她的聲音恬靜、純美,靜靜的聆聽,猶如置身在歌曲的意境中,觸動你我的神經,勾起對往事的懷念。  舞臺上,一襲綠色長裙的趙淨頤,端莊柔美,配合她令人驚嘆的唱功,更加彰顯了一個青年歌唱家的魅力與風採。初冬之季,趙淨頤向暖而歌,唱出了這個冬天最溫暖的情懷!  據了解,2018《合唱春晚》以「大美中華」為總主題,並圍繞總主題衍生出三個分主題: 美麗中國:體現東西南北中各地民風民俗; 匠心中國:展現各個行業精神風貌; 溫暖中國:聚焦親情、友情、家國情懷。
  • 趙淨頤受邀武當山世界功夫春晚 唱響《無根樹》
    現場,女高音演唱家、古風歌者趙淨頤傾情演唱了她的代表作《無根樹》,用歌唱的方式禮讚本次盛會。「很榮幸在開場演唱自己的代表作《無根樹》,作為張三丰真人的丹道名篇,讓世人領悟競賽的境界和內功的玄妙,意義非常!與其說是身體的博弈,不如說是文化的較量。」  趙淨頤演唱的《無根樹》是明代的張三丰真人寓於武當時留下的丹道名篇。該作品是道家內丹學史上的一部名著。
  • 趙淨頤獻唱2018年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
    應全國政協的邀請,來自空政文工團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趙淨頤也參加了此次活動,並在現場領唱了大家熟悉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伴隨場上全國政協委員代表的合唱,將文藝演出推向了高潮。演出在全場高唱《歌唱祖國》中落下帷幕,熟悉的旋律,引起共鳴和互動,整場演出洋溢著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  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參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 趙淨頤亮相百花迎春 與範冰冰黃曉明等共賀新春
    1月20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承辦,全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協辦的 「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8春節大聯歡」文藝盛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這是各界藝術家們一年一次相聚的文化盛世
  • 趙淨頤攜手《我家是北京》歌唱北京新時代
    「滄桑巨變歲月看得清,北京啊北京,我的北京,你就是我心中的神聖,華夏的心臟就在這裡跳動……」 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和真切的歌詞,由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趙淨頤演唱的這首《我家是北京》悅耳來襲,細細聆聽,我們不禁被真摯細膩的歌聲所打動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 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粹戲曲經典。近日,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盛大的傳統文化盛宴。本次演唱會以現代京劇為主,向新時代青年學生普及國粹經典戲劇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樹立報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
    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天桃校區的學生演唱紅色歌曲。記者賴有光攝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楊靜)看《紅色傳奇》、誦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悟紅色精神、講紅色故事 ……7 月 9 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舉行 2020 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 多彩活動弘揚端午節傳統文化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為慶祝傳統佳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人們或一起包粽子,或座談交流,或共享趣味遊戲之樂,在一片其樂融融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龍舟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傳統。對於北方地區來講,雖然不能直接到大江大河中比賽,但利用豐富的想像構思出的模擬賽場,也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圖為阿榮旗第二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賽龍舟活動。
  • 弘揚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我們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需要,如果捨棄,就等於割斷了精神命脈。他們無不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我們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不僅僅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我們要大力宣傳,尤其是山村等貧窮落後的地方。
  • 弘揚傳統文化 精彩瓊劇海口騎樓老街上演
    「誰欲想當駙馬郎,就應服我哀家管……」瓊劇選段《刁蠻公主》中的男女演員身著紅色戲袍,伴著音樂你一來我一回地對唱,姿態動作透著濃厚的傳統韻味。期間,一些幽默的唱段引得現場觀眾哄堂大笑。一曲過後,精彩的表演獲得觀眾掌聲不斷。
  • 立足中華5000年優秀文化,展現國學魅力,品味國學盛宴-國際觀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本屆國學晚會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講好國學故事、傳遞國學聲音的影音窗口,真正做到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魅力和時代風採。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濂溪區外國語學校開展「弘揚傳統...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黃紅潤、柳國金報導:為了展現我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與魅力,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濂溪區外國語學校開展了「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主題活動。 「弘揚傳統節日」活動(柳國金 攝)  12月23日下午,學校組織各班召開「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主題班(隊)會,通過傳統文化知識講解、搶答題、猜謎語以及播放相關節日短片等形式
  • 書法亦是江湖:《新笑傲江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無論是書法或是武俠,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新笑傲江湖》手遊立志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此特別邀請到了中國著名書法家孟天宇為遊戲題字。除了書法視覺方面的展現,遊戲的玩法和內容在傳遞傳統文化的內涵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傳統樂器、古典音律,戲曲方言,讓用戶真正的置身於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中。
  • 深刻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 做繼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的新傳人
    張小寧□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小寧作為商城籍開國將軍張祖諒的兒子,應邀參加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並發言,心情非常激動。建黨初期,這裡是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作為在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戰鬥過的革命先輩後代,我們要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深刻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發揚光大革命優良傳統,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把革命先輩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市立陽安幼兒園舉辦國學主題升旗儀式
    伴隨著意義深遠的《憫農》朗讀聲,市立陽安幼兒園9月22日上午舉行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後,各年級組的孩子們用飽滿的激情、高亢的聲音、惟妙的舞姿展示經典誦讀節目,帶領全園師生領略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了中華傳統美德。以循循善誘、正確引導、教育和感化孩子,認真踐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德一代一代地發揚光大。
  • 烏蘭圖雅新歌《拱手禮》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倡導健康得體禮儀
    「像拱手禮這種傳統禮儀的傳承,就應從幼兒園的娃娃抓起。」在發布會現場,有家長感慨地說道。  「終於盼到適合小學生的音樂作品了,既可以讓小學生學習拱手禮,弘揚傳統文化,重現禮儀之邦的風採,還可以遠離細菌,一舉數得,我們可以編成舞蹈向小學生推廣普及拱手禮。」一位小學校長聽過《拱手禮》後表示。
  • 端午傳統文化需要傳承與弘揚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龍舟節、醫藥節等,是最早出現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據記載,早在先秦已經出現,到了漢代,已有合藥、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在胳膊上系長命縷、迎濤神等諸多習俗。  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包粽子、划龍舟是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