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想想媽媽教育指南
許多高考生戲言,2020年是高考最難的一年,這個「難」,並不是單純指考試題目的難易,而是指備考過程的事故頻發,很多考生由於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沒有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選擇了復讀重考。
一場疫情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由於防疫工作的限制,許多考生並不能到學校進行學習,只能在家中通過網課來掌握知識,這無疑給高考生的複習增加了難度,讓許多人在高考中發揮失常,沒有考入心儀院校。
同時,新高考政策的實施也同樣讓考生在專業選科和志願報考上一籌莫展,新的選科要求對於考生來說較為陌生,很多人由於不了解相關政策,導致分數達標,但是卻依舊沒有被錄取,只好選擇復讀。
眾多考生選擇復讀,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發揮失常,沒有考出理想成績
有些考生選擇復讀,是因為自己發揮失常,在考試中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考出理想的成績。
所以想要通過復讀給自己一次彌補的機會,希望能夠在第2年的考試中發揮出理想的水平,考入心儀的院校專業。
沒有被心儀院校錄取
有些考生由於新高考政策的實施,或者是在志願填報上出現了失誤,所以導致沒有被心儀院校錄取,又或者是接受了專業調劑,調劑到的專業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所以決定進行復讀。
高考是一件關乎於人生的大事,專業的選擇更是決定著今後的發展方向,所以很多考生願意多花一年的時間來進行更妥善的選擇。
想要衝刺更好的成績
還有一些考生對自己的要求較高,覺得在應屆高考中的成績不滿意,有信心通過增加一年的複習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讓自己能夠在第2次高考中表現的更加優秀。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成績較好的考生之中,尤其是那些總分數超過600的學生,更傾向於選擇復讀來衝刺國內頂尖的名校。
而2021年的高考生,相對於之前的之前幾年的高考形式,卻需要面臨更多的風險,如果家中有選擇復讀的學生,務必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及時的規避風險的來臨。
2021年的高考復讀生,需要面對哪些「風險」?
人數增多,競爭激烈
官方數據表明,2021年高考復讀生的報名人數創下歷史記錄,在全體高考人員中佔比22%,如此眾多的人數,代表著高考的競爭愈加激烈。
其中很多考生的成績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卻由於對自己更高的要求而選擇了復讀,這些尖子生的加入無疑增加了2021年高考的難度。
部分地區不招復讀生
貴州、雲南、四川、河南4個省市最近發布了全新的教育改革政策,正式宣布公立高中在2021年將不會招收復讀生,也就是說,如果戶口在這4個省市,想要復讀將不能進入公立高中,而是要通過私立高中,或者轉學到其他省市才能復讀。
新高考政策的實施
新高考政策的實施,同樣為2021年的考生提高了考試風險,有八個省市在2021年實施3+1+2的模式,讓許多考生有些茫然,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志願填報。
在新高考政策下,如果選科出現了問題,即便考生的成績再高,也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考生需要仔細了解新高考政策,避免出現選科不當的這種現象。
考生選擇復讀,無疑意味著更多的壓力,但是也同樣擁有更多的機遇,如果決心復讀,考生需要靜下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才能在復讀中提高效率,順利考入理想院校。
考生決定復讀,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熟知政策,應對得當
考生一旦決定復讀,需要對最新高考政策進行了解,近年來國家重視教育,頻頻發布教育改革措施,考生務必要提前了解當年的政策要求,按照規定進行準備工作,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導致多年努力付諸流水,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尤其是在新高考政策的實施中,如果考生在3+1+2試點模式地區之中,需要諮詢了解想要報考專業的選科要求。
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準備,才能在志願填報和錄取中,順利的考入大學,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語數外成績,增強總分數的競爭力,才能有機會報考更好的院校。
勤奮拼搏,不要辜負光陰
既然決定復讀,那麼考生需要抓緊時間,用勤奮和拼搏,給復讀的一年時光劃上圓滿句號,不要把復讀當成暫時的「避風港」,只有真的努力投入,才能最終取得優異成績,不負光陰。
當然,考生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在保障睡眠和健康的前提下,投入到復讀之中,否則由於太過勞累,影響了身體健康,反而會更加影響參加高考。
調節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考生在選擇復讀時,需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當同學朋友紛紛前往各地院校開啟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留下復讀的人無疑要承擔極大的心理壓力。
尤其是在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很容易會出現情緒崩潰的現象,懷疑自己復讀的決定是否正確,
所以考生需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放平心態,堅定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不要被暫時的困境和外界信息所幹擾,可以適當通過一些喜歡的事情來緩解壓力,比如唱歌、看電影等等。
選擇復讀,是一項勇敢的決定,意味著考生對自己有著更高要求,然而復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今年這個特殊的社會形勢之下,選擇復讀需要更加謹慎,承擔著更多風險。
所以復讀生應該詳細了解當地的高考政策,理智分析衡量自己的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希望所有復讀考生都能得償所願,考入理想院校。
今日話題:你身邊是否有復讀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