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且隱忍,冢虎司馬懿:韜光養晦,活得久就是成功

2020-12-20 鞋架放在哪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清多少風流人物」,三國時期的紛爭與分合,是人才輩出的時勢造英雄的時代。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性格鮮明,每個人的命運都與自己的性格匹配。計謀、陷阱、戰爭、道義,三國時期的英雄寫出了一首磅礴的樂曲。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以外,司馬懿作為第二梯隊的重要人物,也有著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他擁有非凡的雄才大略,善於隱忍,最終也勝利在隱忍的性格之中。

正所謂,戰事紛爭,活得比競爭對手長久,就是勝利,司馬懿有意無意之間,努力地活著,最終將曹操、曹丕、曹睿三個有才能的君主耗死了,甚至耗死了諸葛亮,最終得以在曹芒的時代實現了自己的抱負。

他的這種隱忍的性情從他發動高平陵之變就不難看出。畢竟魏明帝曹叡在公元239年病逝,而司馬懿卻在十年後才開始此重大政變,掌握了曹魏大權。既然主意已定,為什麼要等這十年呢?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

01曹叡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需要隱忍

曹叡於公元226年即位為帝,是曹魏的第二個皇帝,那一年他才24歲。主要輔佐他的除了司馬懿還有曹真陳群曹休三人。曹叡曾經親眼目睹自己的親生母親被賜死,所以他心智更加成熟,成長飛速。

即位後獨攬大權,在上述四位大臣的輔佐之下,擊退了蜀漢的多次進攻。司馬懿也獲得了曹叡的充分信任,多次被封為主帥,也是立功無數。

這時的曹叡治理國政非常清晰明徹,大臣也是忠心耿耿,所以時機並不成熟。此時的司馬懿,更願意扮演成一個忠臣的角色,一心為國,與大將軍曹真一同抗蜀,全心全意為曹魏而戰。

實際上他正在尋找機會,但是不會操之過急,只是在靜靜地盼著時機的到來。正所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

02曹叡死後十年間,被壓制了權力,需要韜光養晦

果然看似是機會的事件來了,公元239年曹叡死於重病。他在病重之時一直在安排託孤之事。他的養子曹芳,也就是小皇帝當時年幼,一定需要將他託付給一個極為信任且能力超凡的人才可以。

最初曹叡準備將小皇帝託付給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但是遭到了劉放和孫資的阻撓。後來曹叡改變主意,將小皇帝託付給了司馬懿和曹真。

看起來司馬懿有了一個絕好的機會,而實際上曹叡死後的那十年間,曹芳一直壓制著他,致使他成為不撐控實權的太傅。

此時的司馬懿主動退讓,稱病回家散居,而實際是韜光養晦積蓄力量,聯絡了重臣蔣濟,結成了一個反曹爽的聯盟。所以說,為了最後一擊,司馬懿隱忍十年,準備了十年。

03抓住機會,一擊必中

公元249年之時,終於爆發了高平陵之變。此時的司馬懿抓住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是曹爽與小皇上曹芳為曹叡掃墓之時。

京城空虛,沒有一個曹爽信任的重要之人坐鎮在朝政。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與盟友蔣濟依靠家族的力量,一舉拿下了政權。

這本來是一場力量懸殊的鬥爭,但是數萬精兵卻輸給了只有幾千人的老人。這全得益於司馬懿的隱忍性格與他修身養性,暗中積蓄力量,最後抓住機會完成了自己的夙願。

司馬懿其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疑慮甚多,心思縝密。而他的確在這一生中都精確計算著每一步應該如何行動,從不做多餘的事,也幾乎不去博失敗的概率,他要的是一擊必中百分之百的成功可能。

總結:曹叡死後的十年內,他始終受到政敵的壓制,就乾脆以退為進,以守為攻,韜光養晦,收斂光芒,伺機而動。

十年間他擾絡人心,獲得了重要的支持,以致在最後關頭,利用一個對方不小心的破綻,而最終獲得了曹魏的統治權。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他這一生目標堅定,善於隱忍,攻於心計,最終成就了一番大事。

相關焦點

  • 三國最大的贏家:「冢虎」司馬懿
    提起《三國演義》中的謀士,除了諸葛孔明外,就不得不提魏國的權臣司馬懿。他也是三國那段歷史上重要的人物!蜀國和魏國的較量,其實就是孔明和司馬懿的較量!只不過在這場鬥智鬥勇,互探虛實的你來我往中,諸葛亮早早地就病死在了五丈原!
  • 司馬懿為什麼被稱為冢虎?冢虎噬人!徹底黑化!
    司馬懿簡介: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獨佔三人卻敗了?
    曾經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然劉備獨佔其三卻依舊敗了,徵戰幾十年最終還是曹魏嬴了,不過最後卻是冢虎司馬家得力。那麼為何劉備有三位曠世之才,再加上猛將也有很多,卻仍然沒能統一天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按照兵法來講劉備只有人和,並沒有天時和地理,按照人來說,劉備最多算是英雄而不能是梟雄。
  • 《虎嘯龍吟》|司馬懿素描肖像創作|徐忠磊
    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尤其是晚年開始做「執刀人」的司馬懿更是讓我記憶深刻。其形象的深度與力度令人熱血沸騰,同時我也想起了日本一部經典電影,黑澤明導演的《亂》,其中老人的形象與此版司馬懿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逐漸的,我萌生了要畫一下司馬懿的想法。我最感興趣的有兩個鏡頭,一個是裝病十年深夜準備起義的司馬懿,一個是面向鏡頭眼神充滿殺氣的司馬懿。
  • 司馬懿是個人才,三國中,也只有這幾人能夠Hold他
    現在講起了,其實,他真的會怕孟德,才不敢追隨。那麼,如此聰明隱忍的司馬懿,一生中,有哪幾個人能夠鎮住他呢?現在,下面聽小編詳細說來,不對的地方大家指出來,畢竟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還記得曹操剛穩定局勢,非常重視的一個人嗎?沒錯,就是郭嘉,是孟德手邊得力的助手,基本上能夠猜出君主的想法,而且是個偉大的軍事謀略家。也是此人幫助曹操打贏了前面大小戰役。
  • 三國中諸葛亮綽號臥龍,司馬懿綽號是啥?有什麼含義
    歡迎觀看小編的文章,您的閱讀就是對小編綽號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很有幫助,比如臥龍、鳳雛這些名號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很厲害,但是在三國裡還有一個人,只要一聽到他的綽號,就讓曹操害怕,就連如此厲害的諸葛亮在他面前都覺得自愧不如,大家也許猜到了,沒錯,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的老對手
  • 司馬懿的祖上原來是霸王項羽的一個「小弟」
    一提到司馬懿,就不由得不讓人想到河內溫縣著名的司馬家族,以及司馬家族著名的8兄弟——司馬「八達」: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三國最後的王者——「冢虎」司馬懿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在他之前,司馬家族就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從司馬懿的出山就可以看得出來。
  • 司馬懿為何立遺囑不準子孫掃墓?過了1769年,才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司馬氏之所以能統一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司馬懿為司馬家所立的江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才能已被神化、妖魔化,而在小說橋段中,司馬懿的才幹無疑是要高於諸葛亮的。就軍事謀略而言,司馬懿定孟達、阻西蜀、徵遼東,用兵不拘一格,或奇或正,不偏不倚,實為軍中之人。
  • 為何司馬懿留下遺詔,不準子孫上墳祭拜?其實這也是一計
    有一位啊,他畫風就不太一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冢虎司馬懿,他死前交代了什麼呢?他囑託:「司馬家子孫不準上墳!」他還效仿了曹操「設七十二疑冢」的方法,也多準備了幾副棺槨,出殯時就走不同的路線出城,事後還要毒殺所以抬棺的人,這樣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葬在哪裡。我們知道古人對喪葬祭祖是非常在意講究的,那司馬懿為什麼這麼獨樹一幟,還機關算盡呢?
  • 三國著名儒將,猛如虎狡如狐,諸葛亮司馬懿二人合力才殺了他
    在中國古代武將中,有一個群體非常引人注目,這就是「儒將」。一般人印象中,武將都應該是粗獷豪放的赳赳武夫,只知道舞刀弄槍打打殺殺。但「儒將」則不同,武能上馬安天下,文能提筆定江山,不僅軍事才能卓越,而且雅好文墨,喜歡與文人儒生結交往來。
  • 司馬懿73歲時夢見了什麼,因此而受驚,不久就去世了
    司馬懿的一生可謂是權謀的一生,也是隱忍的一生,他經過多年的隱忍熬死了曹操,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很多能夠與他抗衡的人,但他最終也難逃宿命的安排,在他73歲的時候他就病倒了,此時的司馬懿已經到了風燭殘年,任何的風吹草動似乎都有可能擊垮他,後來司馬懿做了一個夢,因此而受到驚訝,不久就病逝了
  • 司馬懿為晉朝奠基,那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曹氏政權動了心思
    司馬懿為晉朝奠基,那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曹氏政權動了心思近年來,隨著電視劇《軍師聯盟》的播出,三國司馬懿這個歷史人物再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司馬懿都被描述成一個陰險狠辣的人物。特地關照了司馬懿,對奉命前去徵召的人說,如果那丫再裝病,你就直接把他抓到牢裡去。司馬懿知道了以後才不得已入朝為官。可以看的出來,司馬懿年輕的時候對曹操的印象就不好,他接受的正統觀念是效忠漢朝,他的本意並不是輔佐曹操。後來曹操收了漢中,北方基本上已經穩定了。這個時候孫權上表歸降還建議曹操稱帝,司馬懿也跟著勸曹操稱帝。
  • 司馬懿不讓子孫後代祭祀掃墓,原因為何?其中大有玄機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無疑是最為成功的人,最終的三家歸晉,司馬家族無疑成為了最終的贏家。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就開始隱忍,或者說,在曹操時期,司馬懿沒有野心,但是到了曹丕時期,司馬懿建議曹丕消弱宗親。這樣的建議現如今看來,可能是有某些目的的,只不過史書對此的記載沒有很明確。
  • 他因長得醜被父親趕去當木匠,演幾十年配角才火,妻子卻美得出奇
    對於倪大紅,了解他的朋友應當知道,他是屬於那種大器晚成的明星,跑了幾十年龍套才真正得到觀眾的認可。許多人粉上倪大紅是因為《喬家大院》當中的孫茂才,而小編關注他則是從2010的電視劇《三國》開始的。劇中的他飾演「冢虎」司馬懿,此一角色曾被不少優秀演員塑造過,但小編始終覺得倪大紅版的司馬懿是所有版本中最為鮮活的一位,這是一位真正在熒幕當中孤獨、遼遠的野心家,每一次嘲弄、嘆息、洞察、隱忍以及寬縱,都給鏡頭前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所寫文章的主角便就是他,這位老戲骨的現實生活同樣是一部帶有戲劇色彩的傳奇故事。
  • 不愧是司馬懿,走一步看十步,解釋了空城計的真意!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他善於計謀,聰明善謀略,懂得隱忍。也正如此才被曹操收為麾下賣命。曹操也很欣賞司馬懿的才能和眼光。然而曹丕登帝執政之後,因郭嘉、程昱、荀彧的相繼老去,司馬懿在所有大臣中是謀略智慧最高的一個,如同鶴立雞群。
  • 熬死四代皇帝的女裝大佬司馬懿,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他熬死過四代皇帝,一生隱忍,老了才開始造反;他曾被曹操「三顧茅廬」,曹操還放狠話:他若不上班,曹操就給他上墳;他給武聖人牽過馬,還穿過諸葛亮送的女裝,那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從幾件小事說起。倪大紅扮演的司馬懿隱忍的獅子,未展翅的雄鷹司馬懿是一頭雄獅,他有力量更有耐心,只要獵物露出破綻,必然一擊制敵於死地。在人才濟濟的曹魏,沒兩把刷子,那是鎮不住人的,更別想改朝換代,司馬懿確實有兩把刷子。
  • 司馬懿臨終前出一計:墓地不立碑、後人不掃墓,如今看來確實高明
    三國是一個群星薈萃的年代:諸葛亮未出茅廬,便已知天下三分,關雲長義薄雲天,贏得後世敬仰,曹操識人愛才,是英雄也是奸雄……和他們相比,司馬懿的名字顯得不是那麼高大上,但是他也用隱忍為自己在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高平陵事變後,曹爽為何會聽司馬懿之言而投降?只因他做了這兩事
    提起三國最能隱忍的人,莫老謀子司馬懿莫屬。縱觀司馬懿一生,可以說是靠著無數隱忍才最後守得雲開見日出,成為三國最後的大贏家。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兩次裝病。第一次裝病是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主動邀請司馬懿下山。結果不願「自降身份」的司馬懿以「風痺」來裝病,其高超的演技騙過了曹操。《晉書·宣帝紀》:「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
  • 司馬懿年紀大了以後,為何那麼討厭自己的媳婦兒張春華?鳥盡弓藏
    司馬懿除了會忍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還是個渣男。年輕的時候,司馬懿和張春華夫妻倆的關係別提多好了,新婚燕爾,兩個人是郎才女貌。可是年紀大了以後,司馬懿的事業越來越成功,而張春華卻年老色衰了。這個時候張春華和司馬懿還想要重溫昔日的溫情,恐怕就比較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