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異見」——實驗影像展

2021-01-11 美院藝術李老師

展覽時間

2021.1.4-1.18

8:30 am-6:00 pm

展覽地點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南苑展廳

策展人

李玟玟

策展團隊

陳韓迅 魏藝然 謝絲琪

參展藝術家

陳 澄 陳韓迅 陳一非 陳子惠 陳卓瑤 高佑康

郭珈汐 侯秋迪 胡嘉慧 胡鈺旻 李 冰 李玟玟

呂凱傑 莫 海 石 慧 湯紫娟 吳澤樺 顏靜文

鄭逸斐 周鉦凱 周子傑

展覽背景

「異見」這個展覽主題源於一個同名為「異見」的實驗影像小組,該小組在中國美術學院攝影系碩士李玟玟的發起下,由一群青年攝影創作者們組成的。大家本著對實驗影像藝術的熱愛聚到一起。目前組織剛剛成立,其成員多半來自各專業在讀的學生。這場開放性的影像實驗展是小組成員的一個開始,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前言

互生異見

文 李玟玟

「異見」實驗影像展在此更像是一次發問和探討,參展的藝術家們用多元的意識與開放的心態結合對生活的思辨去回答自己對「異見」的解讀,讓所有對「異見」不確定的闡述以及潛在可能性通過實驗影像表達出來。大家應用不同的攝影手段進行著廣泛多層次的藝術創作,結合不同新媒介的同時也有不排斥傳統媒介在當下語境的再利用,甚至有創作者打破具體形式局限的創作觀念,用獨特的藝術視角演繹他們對「異見」的思考。

大家通過這次展覽所傳遞出的不單單是對本體思考的結果,也非技術上的簡單遞進,而是傳遞出攝影作為一種最為可塑、開放、便捷的富於挑戰的媒介,將如何與我們一起自由生長。

展覽現場

展覽區域圖

開幕現場

開幕致辭

策展人 李玟玟

「異見」這個組織代表著中國當代語境下年輕一代藝術家如何帶著各自的視角,透過當代社會生活、多元文化及藝術對攝影這一藝術媒介的重新審視、詮釋、賦意和表態。且飽含著這個身份所滋生出的強烈的使命感和求真意識。「異見」這個展覽體現出大家對實驗影像的不同見解。

在我看來「異見」在此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廣義上的「異見」,參展的藝術家展現出很大程度上的獨立性,有多元的意識與開放的心態,對於不同的聲音能認真聽取和汲取自身有用的內容,敢於在喧囂中保持清醒,在紛亂中冷靜思考後再暢所欲言——有關藝術、有關哲思、有關你我、有關這個時代的思考。第二層是對影像自身的「異見」,大家應用攝影手段進行不同層次和範圍的藝術創作,去探索新的藝術語言環境,同時也會運用傳統媒介在當下語境的創新,甚至去打破具體形式局限的創作觀念。用獨特的藝術視角演繹他們理解和不理解的事情,讓創作中的一切看似無邏輯又似乎有他的存在規律,他們的影像更像是一句句的疑問,留出空白,等待答案。

此次展覽是「異見」成員一次集體性的發聲,我們的方向不單純是對藝術本體思考的結果,也非技術上的簡單遞進而是傳遞出攝影作為一種最為可塑、開放、便捷的富於挑戰的媒介,藝術家們利用攝影這種媒介創作出新的藝術品,這不僅增進了不同藝術領域的滲透與關聯,同時催生了更加廣闊的邊緣拓展實驗。大家在結合自身經驗、直覺所建立的觀念中保留純粹與豁達,從隔閡誤解中掙脫出來,一群人聚在一起,互生異見,求同存異,使我們成為真正有感受力有創造力的藝術家。

開幕賀辭

矯 健

我一直希望同學們能自己行動起來,共同參與分析討論,從中得到感性認識和心意默契。所以這是一個很成功的開始,其次「異見」這個名字取得沒有問題,我們先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名字有限定一個範圍,「異見」是在藝術層面的「異見」,是每一位藝術家對藝術的觀點。藝術是複雜鮮活的,同學們對「異見」發聲,在藝術上有自己的主張,從而引起思考引起討論,他們的積極讓我回想起了自己學生時代對藝術的衝動,這種感情在這次展覽中又回來了。這個展覽是這個年輕組織的第一次亮相,我想在他們未來的不斷實踐中,感受力會更細膩、視野會更廣闊。

各位導師嘉賓指導

策展人開幕致辭

矯健老師開幕賀詞

導覽手冊

開幕酒會

「異見」成員合影

老師嘉賓合影

部分作品預覽

陳澄《房間》

陳韓迅《太陽和牛仔褲》

陳一非《無限》

陳子惠《0.05克》

陳卓瑤 《浮遊》

高佑康 《間歇的存在》

郭珈汐《萬物規律》

侯秋迪《消失,消失後又浮現》

胡嘉慧《假寐》

胡鈺旻《作為觀察者的從一而終》

李 冰《歸去來》

李玟玟《此時此刻》

呂凱傑《殼》

莫 海《相影》

石 慧《無題風景》

湯紫娟《妊娠》

吳澤樺《霅溪望林圖》

顏靜文《自言自語》

鄭逸斐《跡》

周鉦凱《交匯點》

周子傑《清音圖》

鳴謝單位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攝影系

特別鳴謝

矯健 唐慧敏

疫情期間,展覽僅對校內師生開放

鳴謝單位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攝影系

特別鳴謝

矯健 唐慧敏

疫情期間,展覽僅對校內師生開放

相關焦點

  •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12月8日,「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展出來自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
  • 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華龍網3月6日19時50分訊(記者>張義)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主題展覽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具有非常鮮活的當代氣質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恢復開放!去看這個展覽感受「中國力量」
    5月6月,「中國力量」——四川美術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創作展,在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從該校師生創作的1000餘幅主題藝術作品中遴選出近300件優秀作品進行展出。圖源 | 圖蟲創意今年1月底,在全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四川美術學院全面啟動「中國力量」——四川美術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創作,湧現出一大批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優秀藝術作品。
  • 陝西美術館十二月觀展指南
    02「從材料到觀念——馮斌『中國畫新主張』研究生教學個案研究展」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4日-12月20日展覽地點: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一樓、負一樓主辦單位:四川美術學院、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重慶美術館
  •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今卸任 執掌中央美術學院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9月22日下午,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到中央美術學院宣布:範迪安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這所中國最高美術學府迎來新的掌門人。  範迪安曾經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在美術教育領域有比較充分的經驗,依其在中國美術館館長任上的業績和社會影響,美術界及輿論普遍認為有利於中央美術學院事業的發展。
  • 關山月美術館系列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每到3月,去四川美術學員虎溪校區看油菜花,成為了很多市民在春天的休閒選擇, 如果在觀看油菜花的同時還能看到不止一場的藝術展覽,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在位於川美虎溪校區的川美美術館開展,《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和《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展覽同時與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到3月14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2018:用「智識」服務社會
    即美術學院美術館在今天發揮藝術傳播作用的同時,也在更大的層面上進行思想傳播、知識傳播,甚至推動今天我們所期待的一切發展。2017年,CAFAM精彩呈現過:「百年輝煌:中央美院藝術名家系列作品展」,展出李樺等大將之風的作品;也舉辦過「德國8」展覽系列:「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 「文獻展的神話——阿爾諾德·博德與他的後繼者們」「航向邊緣:吉蓮艾爾斯的抽象繪畫」和「魏因加特的文字設計中國巡展·北京站」等各國不同藝術大展。
  • 遠洋樂堤港空中美術館舉辦「綻放」展覽,解讀當代藝術的全新語境
    >西部實驗藝術大展,《渡口雕塑展》,天津「邏格斯」三人群展,今日美術館,北京第三屆牆報藝術家展,獲優秀作品獎,北京2017《你好,憂愁》系列作品參加《天津市濱海杯》榮獲雕塑銀獎,現為天津市濱海文苑美術館館藏作品。
  • 廣州美術學院2020師生作品展在大學城美術館展出
    「情暖冬日」師生作品展在大學城美術館展出2020年廣州美術學院「情暖冬日」師生作品展如約在大學城美術館舉行了。展覽共展出259件作品,其中,志願文化表達作品展49件。 廣州美術學院2020「情暖冬日」師生主題作品展」在大學城美術館展出
  • 2018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
    研究生畢業作品展分成三場進行展出,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的學習成果能夠更好地得到充分呈現,讓老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充分了解我校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狀況以及教學成果。我們期待觀眾對展覽作品及我校研究生教育提出批評和建設性意見,以進一步辦好廣州美術學院的研究生教育。
  • 「青藍相繼——江西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2020年10月14日,「青藍相繼——江西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江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2020年適值江西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也走過了近七十年的辦學歷程。
  • 大匠之園—邊秉貴藝術作品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大匠之園—邊秉貴藝術作品展3月20日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天津美術網訊 「大匠之園——邊秉貴藝術作品展」昨天(3月20日)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行。這個展覽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支持,是天津美術學院為學院發展做出貢獻的老一代藝術家、藝術教育家舉辦的系列展覽之一。本次展覽展出邊秉貴先生不同時期的油畫作品80餘幅,素描、速寫作品100餘幅。
  • 《冷光:世紀之交的旅日五人展》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主辦、鄭聞策劃《冷光:世紀之交的旅日五人展》邀請五位於21世紀之交留學日本的藝術家——方振寧、管懷賓、劉旭光、楊冬白、章之珺,聯袂展出近期的藝術創作。展覽於2017年4月15日下午三點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3展廳正式開幕。
  • 【展覽】世紀歸鴻——天津美術學院辦學110周年教師作品展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大展並獲獎。2016 年 《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6 年 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主會場,獨立藝術展出項目——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016 年個人展覽《湖畔·花園——鄧國源西太湖水墨、裝置作品展》——常州西太湖美術館、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2016 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廣州 53 美術館——大型裝置藝術展,2015-2016 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東莞 嶺南美術館
  • UCCA沙丘美術館丨「請注意——」展覽現場回顧
    馮晨近期群展包括:「第六屆廣州三年展——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中國廣州),「城市無界——靜安國際雕塑展」(中國上海),上海OCAT群展項目「8102——與現實有關」(中國上海)。他的作品曾在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OPEN 2015(荷蘭阿姆斯特丹)和孟買城市博物館的Video Art | June Edition(印度孟買,2015)展出。
  • 評展| 南藝美術館特展,失望中潛藏院校美術館普遍問題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自2012年開館以來,已歷五年。12月20日至21日,該院舉辦了五周年特展暨大學美術館特邀論壇。作為一場代表南藝美術館五周年的匯報展覽,展覽或因籌備倉促、展品選擇等問題,顯得令人失望,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國內院校美術館普遍面臨的問題。
  • 中國美術南通現象研究展亮相省美術館
    原標題:中國美術南通現象研究展亮相省美術館 近日,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項目《20世紀「中國美術南通現象」研究展》繼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後,移師江蘇省美術館巡展。
  •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成立60周年 中國美術館呈現民族美術力作
    嘉賓合影(攝影侯昱佑)在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老教授羅貽飽含深情地回憶裡,2019年6月13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承辦的「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成立
  • 「突圍: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十二位博士近作研究展」在京開幕
    2019年12月01日,「突圍: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十二位博士近作研究展」在北京東方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東方美術館和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聯合主辦,孟孟擔任策展人。展覽展出了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2位博士近年的全新創作成果,作品涵蓋工筆、水墨、重彩、油畫、版畫、蠟畫、影像等多個類別,覆蓋性地呈現了學院派繪畫在材料、媒介、技法和人文等多個維度內的探索與碰撞。
  • 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展現場 創意作品亮相( 1 / 5 )
    2019年6月1日,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展現場。2019年6月1日,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展現場。廣美今年繼續「館校合作、多館聯動」的展覽方式,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昌崗校區) 3個展區同時展出,延續「一展三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