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時候,孩子很調皮,父母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花招來對付這些熊孩子們。當然了,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越來越多,一般的話是嚇唬不了他們了的。但是在幾十年前,父母大多識字不多或是文盲時,他們的教導就很有意思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天台的父母是怎樣嚇唬熊孩子的。
教育孩子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小時候,老人都講月亮為「月亮佛」。「月亮有刀,會割人的耳朵。」,哪個孩子調皮淘氣,不聽大人話,本來耳朵好好的,可是睡了一晚上,第二天起來,他的耳朵就有了一道傷口,像刀割的一樣,大人就說他肯定是用手指了月亮,或咒罵了月亮,夜裡睡著時被月亮割了耳朵,受到了月亮的懲罰。
過去農村的小孩子耳朵發炎,人們就說是月亮割的,還說月亮能看清世間的一切,月亮藏著一把刀(她的光線其實就比刀還鋒利),誰做了壞事,她都看得一清二楚,等人睡著了的時候,她就用刀割破人的耳朵。那時簡直將月亮視若神明,每年中秋節都要祭拜月亮。拜月時,孩子們還要唱一首兒歌:「拜月爹,拜月奶,一封糕,三隻蟹,天台穀米養我大,月爹月奶最疼我,送我銀絲織衫褲,聰明伶俐說我乖……」
教育孩子要有消防意識。以前房屋都是木結構的,很容易引起火災,而火災的一大原因,就是小孩子喜歡玩火。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就想出來這句容易讓孩子感覺到「不光彩的事」來警示他。
不過,也真有一些小朋友,因為玩火盡興,或是受到驚嚇刺激,第二天起床發現真的尿床了,小時候,都認為這是真的道理。逐漸長大後,才認識到這是一個「真實的謊言」,也就一笑而過了。
教育孩子非禮勿視。所謂的「眼癆」,其實的是眼部細菌性感染,學名叫「麥粒腫」,往往在眼皮上形成的小豆似的腫粒,一般三五天就會自行消失,如果嚴重化腫的,就要去醫院把裡面的囊腫或者膿腫去除掉。這主要是以前,小孩子不注意衛生,手上有許多細菌導致。
那時,還有一個土辦法,就是要在中指上纏上七圈細紗線,講這樣就可以把「天晶」纏死消失了。那時候農村露天糞坑很多,洗堂設施簡陋,難免有光著身子露著屁股的,因此要求小朋友不能去看人家光屁股(身子),是教育孩子什麼可看,什麼不可看的。現在時代不同了,走在街上的,某些美女還故意露得很多了。
教育孩子要珍惜糧食。記得小時候糧食短缺,能吃飽肚皮的日子不多,更不用說「桌菜」了,那只有過年那陣子的事。父母對糧食的珍惜就象珍惜生命一樣,教育孩子也是很嚴厲的。那時候糧食浪費得很少,與現在相比,可能現在每年單單浪費掉的食物,放到以前一年也吃不完的。
「要癩頭」比哪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效果得多了,因為「癩頭」就預示很難「討老婆」,雖然兒時不知道「討老婆」是怎麼回事,但村裡「癩頭」被人取笑總是聽到不少的,因此也得注意起「形象」來。
教育孩子要禮讓。以前吃飯、商議事宜等都是有早遲之分、長之分的,位置也一樣。我們都記得小時候家長坐的位置,一般小孩子是不去坐的,吃起飯來,還得請長輩的人先動筷子。
現在的某些場合,公交上不讓座,爭位置,旅遊團隊上車,先到的就坐最好的位置,排隊的人也很少,認為能爭搶過來就是本事,目前還大有人在,可能要換幾輩人會好些。
教育孩子要愛護動物。 壁虎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它潛伏在壁縫、瓦簷下、櫥拒背後等隱蔽的地方,夜間則出來活動。夏、秋的晚上,壁虎常出現在燈光照射的牆壁上、屋簷下或電桿上,捕食蚊、蠅、飛蛾和蜘蛛等,是有益無害的動物。
壁虎在受到驚嚇或者當你去捕捉它的時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 巴就會立即折斷,壁虎也就乘機逃跑了。父母教育小孩子要愛護這類有益動物,不能捕殺它。
教育孩子要注意衛生,不要喝生水。以前農村水也很清,垃圾也比現在少,但是牛、羊、雞等畜禽比較多,它們的糞便都亂排放,導致大腸桿菌等細菌、寄生蟲都超標。生飲自然水,要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尤其是屋簷下接得水,還要沉澱一下,方可用作飲用水源。
那時小孩子普遍得過蛔蟲病,就是因為水源、食物等不健康造成的,父母都去買來,給你吃一種彩色圓稚型的小藥丸,蛔蟲過一天就會排出體外。
教育孩子要愛華花草。以前農村,其實花草也不多,不名貴,大多是野花野草之類的,但父母還是用這句話來教育小孩子,要他們愛護花草。在以前傳統的「男尊女卑」、「大男人主義」錯誤思想下,怕老婆被認為不是真正的男人,被男人們瞧不起的。當然現在男女平等了,怕老婆,疼老婆還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美德。
教育孩子要誠實。清代官員葉存仁說「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一切都是「人在做,天在看的」,古時對天的崇拜和敬畏。要求我們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如果欺騙、詐騙,胡吹,就會遭到天的報應,就會「派雷公來劈死」。
當然我們知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更沒有「雷公」,而在於我們的良心道德而已。如果現代人都能做到這一點,講誠信,講信譽,社會秩序就會大為改觀。
教育孩子不要做壞事。做了壞事,鬼都來敲門,意思要搞得你不安寧。《說文解字》記載:人所歸為鬼。從人,像鬼頭。鬼陰氣賊害,從厶。凡鬼之屬皆從鬼。《聊齋志異》就是利用人們對傳說中鬼怪的敬畏、好奇,恍如置身其境地刻畫了一個活靈活現的異類世界。
人為什麼怕鬼? 原因是對不可知的事物產生恐懼,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其實人世間沒有鬼怪存在,只是人心裡有「鬼」。人們借用鬼怪來勸人為善,不能做壞事,不然連「鬼」也不會放過。
內容源自:風雅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