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岔大峽谷,因位於甘泉縣而得名,自2017年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特別是攝影圈都更加有名氣;我們俱樂部也是在以往陝北線路基礎上,2018年首次增加了甘泉大峽谷景點,因為壯觀、稀有,而且就是現在還處於原始狀態。
甘泉水大峽谷家族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甘泉大峽谷由花豹岔谷、龍巴溝、牡丹溝、鳳凰溝、樺樹溝等組成,所以如果真的全開的話,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果是雨季,請慎重。
據介紹,甘泉大峽谷都是由河水衝刷而成,這些峽谷是天然的排水通道,一下起雨,這裡就成了洪災的重災區;西北部的雨季是六、七、八月份,因此前往的團隊時刻關注天氣情況;最好在設計路線時,能夠有緊急預案,即顛倒順序,能夠支持行程的暫時變更;
預約:小長假及其他節假日,景區接待能力有限,需提前預約。
最好拍攝時間:頂光。即是陽光直射,即是天氣晴朗的時候,每天九點到十一點。
去甘泉大峽谷之路:
道路狀況良好,不必擔心任何問題,59座旅遊大巴去景區沒有壓力,到達景區後,轉乘人家區間車。
有關飲食:
由於要中午去拍攝,所以中午飯只能在甘泉大峽谷解決,當地人在景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樺樹溝景點停車場)提供了簡單的飯菜:涼皮、面等;涼皮7元,比較良心。
有關關鍵道具:
三角架
山谷裡光線暗淡,要想照得好,必須帶上三腳架。
超廣角
市內空間狹小,超廣角發揮能力的地方。
新襪子
山谷裡有積水,又不淺,當地提供出租雨鞋服務,一次5塊錢,良心價,建議大家買一雙便宜的襪子穿,然後出租公共雨鞋。
頭巾
甘泉大峽谷遊客服務中心到樺樹溝停車場要乘坐景區統一的交通車,大概需要40分鐘,有7公裡的路程是黃土路,對,黃土高原有兩種交通方式,一種是新買的,密封好帶空調;另一種感覺是城市和農村客運的中巴要被淘汰,密封差沒有空調,如果有想法,就做上這樣的車,在土路上,感覺車裡丟了一個煙霧彈,這就是戶外頭巾能派上用場的地方。
外套
山谷裡溫度低,怕冷的人需要穿大衣進去。
一條黃土路,黃土飛揚;司機調侃說,來了黃土高原,不吃點土,怎麼能說是去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