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終於出院回家了,他邁著踉蹌的步伐,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邁進家門。第一眼看向那張熟悉的床榻,慢慢地,一步步走向床邊,用手撫摸著空蕩蕩的床鋪,喃喃地說:「你怎麼走了,為什麼不等我回來?我伺候你十五年,你連等我十五天都不肯嗎?」說完老淚縱橫。
聽女兒說,他住院以後,老伴阿秀的眼神開始變得迷茫,嘴裡啊、啊地不知說些什麼,女兒告訴她爸爸過幾天就回來了,不知道她聽沒聽懂,後來就不肯吃飯、不肯睡覺,一個星期就永遠閉上了眼睛。阿強不禁痛苦失聲:「阿秀,阿秀,你這個傻丫頭,你是不是以為我不要你了?你說說咱倆過這麼多年,我什麼時候嫌棄過你啊?你對我這點信任都沒有嗎?你怎麼就不能等等我?怎麼就不能等等我!」
阿秀剛得病時,什麼家務都不會的李強,面對癱瘓的阿秀和未成年的孩子,手足無措。可他看到阿秀痛苦地敲打著自己的腿哭嚎,看到孩子們無助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必須挺起這個家,必須要照顧好阿秀和孩子們。
李強開始學著用笨重的手為阿秀處理大小便,為阿秀擦臉、擦身子,有時弄疼了阿秀,脾氣暴躁的阿秀便大聲罵他,說他嫌棄她,要害死她。嫌他做的飯菜不好,就扔到地上不肯吃;喝的水熱了、涼了就摔杯子……
李強耐著性子哄她,想辦法逗她開心。在李強的耐心照顧下,阿秀的情緒漸漸平穩下來,臉上開始有了笑容,李強暗暗舒口氣。他不怕伺候阿秀,也習慣了挨罵,只要阿秀高興就好。他不懂年輕人的愛情,只知道阿秀是他娶的女人,嫁給他沒過幾天好日子,現在生了病,照顧她是自己的責任,他不想讓她再受半點委屈。
可是,好日子總是那麼短暫,四年後,阿秀再次發病,而這次之後,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到限制,發音不準,吐字不清晰,神志不如從前,有時會糊塗,大小便失禁。阿秀不再是從前的她,變得失去理性,因為說不清話痛苦地喊叫,用唯一能動的那隻手抓打李強,李強的手常被她抓破。
看著痛苦的阿秀,李強心如刀絞,他一動不動,任憑她發洩。慢慢地,李強懂得了阿秀的表達方式,更精心地伺候她。阿秀愛乾淨,李強就經常給她擦身子,勤翻身,阿秀對李強越來越依賴,雖然有時還是用不清晰的語言罵李強,可李強感覺那罵裡似乎藏著另一種溫情。
也許出於對李強的眷戀,阿秀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幾年後她的病第三次復發,卻又奇蹟般地活下來,但幾乎跟植物人差不多,再也無力哭鬧,躺在床上對於冷熱,飯菜的好壞都沒有了反應,除了李強以外誰都不認識。李強寧願看到她大吵大鬧,寧願她打自己,也不願意看到發呆的阿秀。為此,曾無數次躲在角落裡流淚,甚至獨自在大棚裡號啕大哭。
這期間兒女都相繼結婚,為了給阿秀看病,為了兒女們上學成家,李強在自家地裡蓋起蔬菜棚,每天除了忙乎地裡的活,還得照顧阿秀。吃不好、睡不好,加上過於勞累和巨大的精神壓力,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終於有一天李強也因腦梗住進醫院,等他半個月後回到家時,阿秀已經永遠地離開她。隨著阿秀的離開,李強的心也被掏空了。整個人變得痴痴呆呆,每天坐在床邊呆呆地對著床說話:「你怎麼就不能等我回來,你就這麼狠心地把我一個扔下不管了嗎?」兒子想把他帶走,可他說:「我走了,你媽怎麼辦?」
半年後李強也跟著阿秀走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阿秀雖然臥床十五年,但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她不是孤身一人,並且從來不遭人嫌棄,仍然能夠活得任性,也任性得起,那是因為她被丈夫深愛。從這方面來說,阿秀的一生是幸福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妻子照顧生病的丈夫,好像很正常。可是,卻很少聽說丈夫能精心照顧癱瘓妻子長達十五年的,尤其在最後的幾年病人幾乎喪失交流的能力。
人們常把愛情描繪得很美、很浪漫。似乎都是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的故事。而這對農民夫婦上演了真實的愛情故事,李強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愛」這個字眼。使我們看到一種不同的愛,叫「不嫌棄」。
這種愛沒有甜蜜的語言,不是因為美貌的吸引;這種愛沒有信誓旦旦的承諾,無關利益的權衡;這種愛沒有包裹的虛假,卻滲透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有一種愛叫不嫌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