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丹尼男孩」的北京絕響)
還記得2014年獨家專訪馬裡納時的情景,大師的謙和、開朗、熱情讓我的採訪更像是一次聊天,聽了30年馬裡納和田野間的聖馬丁唱片的我,可以順著他的「脈」一路開心。還記得演出結束的謝幕,馬大帥接過鮮花,抽出一枝用牙咬著橫在嘴上要給獻花人一個擁抱,保利劇院的女孩「不解風情」扭頭就走了,撂下馬大帥只好自嗨的情景。但我更是忘不了今年馬大帥在國家大劇院的那場音樂會,還是「回放」我在演出後寫的樂評片段,重溫一下半年前的那場「北京絕響」吧:
《92歲「丹尼男孩「的心聲》
這一周,北京的古典樂壇談論最多的就是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的一場精彩音樂會,年近92歲的馬裡納爵士首次在北京指揮自己的子弟兵——田野間的聖馬丁室內樂團,被北京的樂迷認為是一次聖馬丁多年來難得的一次盛會。當返場曲英倫民謠《丹尼男孩》那優美深沉的旋律響起時,很多人被那份成熟男人的厚重氣質和歲月留痕而感動得眼眶溼潤。這是一套為一周後在自己的92歲生日慶典音樂會上的專設曲目,這首由92歲老人演繹出來的《丹尼男孩》,在此時,也就顯得格外的滄桑感和五味雜陳。這個精心改編的管弦樂隊版《丹尼男孩》,由渾厚、男性十足的大提琴首先奏出第一遍完整地旋律,仿佛間這位老男孩在感慨著他92年來的人生滄桑,充實而有力量。第二遍的再現部是由小提琴和中提琴聲部,以年輕的聲音重複著這優美的旋律,而大提琴聲部則雖然是「配角」身份,卻一直在絮絮叨叨地「攪和」著「搶」著戲份——「你們小男生的那些懵懂涉世小情調算得了什麼……還是來聽老傢伙的故事吧!」音樂最後的結束部分,馬裡納讓銅管也融入在一遍又一遍的旋律重複之中,有著晚霞的壯麗絢爛和落日餘暉的歸於寂靜、惆悵……在這個時刻,用爆棚的狂歡式喝彩,其實並不契合《丹尼男孩》的情調和情緒,但大家都明白下一次的馬大帥的「御駕親徵」是不用去奢望的……
李澄
(原標題:「丹尼男孩」的北京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