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軸路中央鋪上石板道,將再現昔日皇家御道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到今年中秋節前,南中軸路珠市口到永安路的500餘米道路中央將再現昔日皇家御道。記者從市政路橋養護集團了解到,南中軸路(珠市口-天橋)道路大修改造工程已於8月中旬開工,預計到9月10日左右所有工程即可完工,屆時市民可以從永安路、鷂兒胡同和珠市口三處人行步道進入馬路中央的皇家御道賞月休閒。

南中軸路是一條貫穿北京南城的高標準交通幹線,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最終到達三營門。作為北京市的南中軸線不但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而且還具有歷史及景觀功能,是2019年版《北京中軸線保護規劃》的重點路段,更是北京古都風貌中不可或缺的瑰寶。作為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御道的鋪築,將再現中軸線恢弘氣勢。

這條中央「御道」是明清皇帝駕臨天壇祭天,或到先農壇扶犁的必經之路,因此被稱為「御道」。在清雍正七年(1730),為了皇帝去天壇和先農壇的出行方便,專門修了一條石砌御路。2004年10月,350米寬的世紀景觀御道,接連80米寬的雄偉壯觀的南中軸路建成通車,這條最具北京特色的南中軸路被發掘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迄今,南中軸路已連續使用15年。為全面優化中軸線南段步行體驗,2019年重點開展珠市口至天橋段道路建設等系列工程項目,以期年內貫通中軸線南段中央御道,再現中軸線恢弘氣勢。施工起點為永安路路口,施工終點為珠市口大街路口,全長約523.39米。

復原後的御道位於馬路中央,總共9米寬,其中御道中間石材採用青白石,為拱形御心石,1米2長、1米4寬,重量達1.8噸;兩側1.55米寬的斜墁條石,每條1尺厚,2尺寬,4尺長,單個重量也達到0.8至0.9噸左右。「每塊石板都是大塊頭,為了吊運方便,我們現場動用了8臺吊車,把每一塊石板吊裝到位。」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此次工程使用定製的新型吸吊機進行吊裝鋪築,真空吸盤採用多點式真空吸盤,並且根據石板的弧度進行了定製,最大吸力達到3噸,完全滿足施工要求;中央御道石材鋪裝時,採用汽車吊、真空吸盤配合人工砌築,在吊裝石材時還要用吊裝帶進行二次防護。

「為了修好這條御道,我們查閱了明清時期的歷史文獻,完成之後將原汁原味展現明清時期歷史原貌。譬如斜墁上的每一條刷道,都是由機器先割出一條小淺道兒,然後再經由人工一條一條鑿,才營造出了復古的滄桑感。」市政路橋養護集團工程一處項目經理蔣演給記者現場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什麼所有的斜墁都尖頭朝北放置嗎?其實是為了面對著故宮,體現出這是一條皇家專用道路。這也是我們請教了專家才知道的。」

此次大修中,南中軸路的慢行系統還將得到整治,道路兩側將設置非機動車道,並鋪設3米寬的人行步道。大修完工後,原本配合地鐵8號線施工的臨時路也將拓寬為城市主幹路。御道東側道路寬度將達到7米,西側道路寬度達到12米,方便南部城區居民出行。

相關焦點

  • 南中軸爆發!南苑溼地公園綠化過半 將再現「南囿秋風」
    伴隨8901億元城南計劃的昂首邁進,加之生態公園群落址、機場線以及京臺高速貫通、高新產業逐漸匯聚,南中軸區域憑藉其令人驚嘆的價值空間,異軍突起,已成為北京城市主角和新明星。  近兩年南城迅速崛起,南中軸優勢盡顯,南中軸上將依次建起千年綠苑—南苑溼地公園、南城「綠肺」鳳池公園、國家文化新地標機場公園,打造綠色中軸線。
  • 大紅門地區增綠添彩33萬平方米,南中軸「疏解還綠」添8處公園...
    大紅門地區曾經活躍著45家市場,涵蓋了服裝批發、面輔料批發、窗簾床上用品批發、鞋帽批發、小商品等,在疏解整治促提升過程中,已經拆除19家市場。豐臺區在大紅門南中軸沿線「疏解還綠」,兩年來已經新增御道入口、紅門霞棲、紅門佳蔭、梣林疊翠、秀林秋彩、久敬莊公園、東高地公園和三營門公園8處公園,為南中軸沿線添綠33萬平方米。久敬莊公園景觀處處體現南苑歷史特色。
  • 南中軸探秘|北城南苑
    沿永定門一路南行,一條貫穿京南的中軸線正在形成,未來,穿過摩登現代的首都商務新區,將直達綠意融融的生態溼地。1895年,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火車站豐臺火車站設在京南,南中軸成為陸上交通的樞紐。在過去幾十年裡,南中軸南沿線一直是商貿批發市場集中地。而今,重振南中軸裡最重要的發展規劃之一就是「北城南苑」,這將為南中軸發展帶來嶄新的面貌。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36米主山亮相,「南囿秋風」水墨畫鋪陳南中軸
    站在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最高峰飛雁臺上四望,冬日的層林是深深淺淺的灰、綠、黑,再加上蜿蜒的冰面,宛若在南中軸上鋪陳起一幅幅「南囿秋風」水墨山水畫……12月17日記者從豐臺區獲悉,佔地370畝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完工,「南囿秋風」的歷史風貌逐步顯現
  • 豐臺南中軸地區街區控制性詳規草案公示 大紅門要建禮樂雙軸「南苑...
    預計到2025年,大紅門地區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城市框架將初步形成,「南苑風韻」初見成效。  兩份詳規草案框定地區定位  作為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機場和雄安新區的重要空間走廊,位於南中軸上的南苑—大紅門地區是首都城市整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 豐臺南中軸地區街區控制性詳規草案公示,「南苑風韻」2025年初現
    預計到2025年,大紅門地區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城市框架將初步形成,「南苑風韻」初見成效。兩份詳規草案框定地區定位作為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機場和雄安新區的重要空間走廊,位於南中軸上的南苑—大紅門地區是首都城市整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南中軸地區規劃》成果發布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地鐵規劃建設觀察自2018年南中軸地區全球徵集設計方案以來,大家都在盼望這個規劃終稿什麼時候落地。南中軸自永定門至大興機場,近期啟動首都商務新區(大紅門)和南苑溼地森林公園(和義)兩個片區。
  • 騰退空地~豐臺南中軸再添16處公園綠地!
    從豐臺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自2018年啟動留白增綠建設以來,豐臺區在南中軸兩側區域共建成公園綠地16處,增加綠地面積577800平方米。批發市場恢復歷史水系2020年國慶假期剛剛開園的久敬莊公園,位於南苑路與通久路路口,原址是經營面輔料批發的正天興皮草研發中心,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擁有從業人員1100多人。
  • 拆除批發市場 恢復歷史水系 打造公園美景 南中軸留白增綠57萬平方米
    原標題:拆除批發市場 恢復歷史水系 打造公園美景 南中軸留白增綠57萬平方米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詩詞中的美景,如今在南中軸南苑路沿線成為實景。一個個批發市場、建材城、出租大院如今都變成了公園。日前從豐臺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自2018年啟動「留白增綠」以來,豐臺區在南中軸兩側共建成公園綠地16處,增加綠地面積57萬餘平方米。2020年「十一」開園的久敬莊公園位於南苑路與通久路路口,原址是經營面輔料批發的正天興批發市場。3年的時間,這裡從一個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從業人員1100多人的批發市場變成了一個有山有水的大公園。
  • 城南地區打造「一軸兩帶」 南中軸畔建萬畝森林溼地公園
    「中規院正牽頭組織南中軸地區的方案綜合,今年底將完成。這個方案會集五家設計方案之長,並結合東城區和豐臺區的實際發展需求,最終形成可實施方案,履行報審報批程序。未來,南中軸地區將按照最終方案來開展規劃建設。」豐臺規土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 在皇家御道,尋風土人情,聽古老傳說故事,逛茫茫草原,品烤全羊
    以便捷的現代交通網絡為依託,重點打造的循著清代皇帝木蘭秋獮的歷史足跡,一路能夠探訪「京承皇家御道」的旅遊環線,一經推出,就吸引了與會旅行商和媒體筆者的廣泛關注,成為承德的精品旅遊線路。可見,「京城皇家御道」之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她的外在景色之美,也在於附著於其上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動人心魄之魅力。
  • 豐臺,「南中軸地區」規劃設計 進行第二次階段性匯報
    (微信號:dafengtai)堅持每天清晨為您奉上新鮮、有用、有趣的實用生活信息。  本報訊(記者 李潔思)6月5日,市規劃國土委會同東城區、豐臺區召開南中軸地區詳細規劃設計方案徵集第二階段規劃設計情況匯報會,5家設計團隊在第一階段對概念性規劃研究範圍的規劃研究基礎上,重點對詳細規劃設計範圍進行規劃設計
  • ...來自豐臺區北京汽車博物館南中軸概念方案及「南囿秋風」展覽
    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是什麼?其中,大紅門地區關注南中軸空間秩序重塑和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努力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風貌,形成「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對現狀保留區域提出改造提升建議,增加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四環路以南地區擬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通過大尺度生態空間的建設,打通一道綠化隔離帶,完善首都城市公園環,再現南苑溼地水網和「南囿秋風」的景觀,體現生態修復特色。
  • 南中軸路永定門外,一處不起眼的元代古蹟
    出了永定門向南200多米有一座鐵路橋, 這兒的人都管它叫「大鐵橋「, 一過大鐵橋路西高臺上, 有這麼一處不起眼卻歷史久遠的古蹟——燕墩。據記載始建於元代,最初是烽火臺的形狀,又叫」煙墩「, 是北京五大鎮物之一。 上面的石碑南北兩面有少見的乾隆正楷手書。
  • 南京將復建「樂遊苑」 再現六朝皇家園林風貌
    記者 錢奕羽  玄武湖東岸片區  明年「十一」前完工開放  緊鄰紫金山的玄武湖東岸片區,今年青奧會期間將舉行鐵人三項比賽和馬術表演項目。該建設範圍東至龍蟠路,南至太陽宮環湖路與龍蟠路路口,西以環湖路為界,北至新莊立交北側泵站,項目規劃面積約0.71平方公裡。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塊完工 全部完工後將現「南囿秋風...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17日,記者從豐臺區了解到,位於南中軸上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塊綠化建設工程,已於近日順利完工,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南囿秋風」歷史風貌逐步顯現。與此同時,豐臺區以建設南中軸沿線生態廊道和周邊公園群為契機,在南中軸兩側區域共建成公園綠地16處,通過近60萬平方米大範圍綠化改造,逐步將南中軸地區打造成首都綠環南部生態「綠肺」。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規劃面積17.5平方公裡,其中豐臺區面積15.6平方公裡,是首都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先行啟動區建設共5000畝。
  • 京畿御道上的三座石橋
    這條貫穿南北的陸上主要交通線,實為「京德御道」。所謂御道,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出行的道路。據史料記載,這條古御道為金代開闢,明時延伸至南京,成為當時南北運輸、外省進京的重要交通幹線。到清代,成為皇帝南巡、祭孔的主要道路,定為清庭五條御道之一,賜名「京德御道」,由於地理位置特別重要,素有「北京南下七省通衢」之稱,可以想見當時車水馬龍往來如織的繁忙景象。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36米主山亮相,「南囿秋風」逐步重現!
    這是明代詩人李東陽所寫七律《南囿秋風》裡的詩句如今,這樣的景致將再現!位於南中軸上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塊綠化建設工程,已於近日順利完工,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南囿秋風」歷史風貌逐步顯現。
  • 南中軸規劃最新進展終於來了!豐臺區2020年區摺子進展公布
    已完成萬壽路南延、豐臺東路立項及釘樁放線工作。四合莊西路(前泥窪路—豐臺南路)、東西立交專用匝道、東貨場路、豐草河北路(萬壽路南延—西站南路)、橫一路、縱一路、縱二路定線已完成,正在辦理釘樁工作。04項目內容:高標準編制南中軸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做好首都商務新區街區指引、詳規編制工作,做好戰略留白。
  • 河北承德 | 「千裡御道、無限風光」,是中國最美自駕線路之一
    300多年前,每年盛夏,康熙便沿皇家御道,踏遊承德,駐蹕休閒,木蘭秋獮。而今,京承皇家御道串聯起了皇家文化、丹霞地貌、長城精粹、森林草原、滿蒙風情等獨特景色,讓人宛如穿越300年前的山水畫卷。通過異彩紛呈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對承德歷史文脈的追憶與回望,詩意地映現在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