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課堂 | 疫情防控期間,新手爸媽在家護理新生兒要注意這些事

2020-12-18 澎湃新聞

姐妹,茫茫公號中

你是不是經常錯過娘家的大門

點擊左上方藍字「北京女性」↓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加上星標 ★

我們馬上向你發送愛的光波

根據有關要求,疫情期間儘量不做面對面新生兒訪視,提倡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在線諮詢和指導。寶寶從產院接回家後,新手寶爸寶媽們該如何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呢?準媽媽課堂第十期為各位新手爸媽送上一份新生兒護理指南。

如何護理新生兒?

寶寶臍帶正常在2周左右脫落。脫落之前,每天家長用75%酒精擦拭臍部一次,保持臍部乾燥清潔。在臍帶脫落後2-3天有少量出血,或者有清亮的分泌物是正常的,用乾淨棉籤輕輕蘸幹就可以了。

房間應保持20℃至22℃,溼度55%至60%,陽光充足,每日開窗通風20至30分鐘(通風時將孩子轉移到另一房間)。新生兒應衣著寬鬆,質地柔軟,皮膚保持清潔,早產兒要注意保暖,每天監測體溫。

怎麼發現新生兒黃疸異常?

幾乎每個寶寶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出院回家後,家長應每天觀察孩子的手腳心,看皮膚的顏色有沒有發黃。如果孩子手腳心都發黃了,應該引起重視,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怎麼能在家幫助寶寶儘早消退?

寶寶體內的膽紅素主要通過大便排洩出去,所以最有效、最簡便的方式就是給寶寶多吃母乳,多排洩。還有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曬太陽,可以隔著一層玻璃來曬,將寶寶身體裸露,每次20-30分鐘,注意要把眼睛遮擋一下,曬的時候最好把室內的溫度調高,防止寶寶著涼。

怎麼判斷寶寶大便是否正常?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很多,有時多達10多次,這不一定是腹瀉,可以重點看看大便的性狀。大便是糊狀的,沒有太幹或太稀,有時會伴有奶瓣,顏色呈金黃色或者淡黃色,偶爾出現綠便,沒有腥臭的氣味,孩子的精神狀態不錯,這樣就不用擔心。隨著寶寶的發育,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基本過了半個月以後,每天的次數減少為六七次了。定期測量寶寶身高、體重,有助於更好的觀察新生兒的身體狀況。

如何促進母乳餵養?

母親母乳餵養時要佩戴口罩,接觸新生兒前要洗淨手。為了促進泌乳,乳母應保持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營養,新生兒按需哺乳,頻繁吸吮,每日不少於8次,每次哺乳時吸空一側乳房,再餵另一側,下次哺乳時則從未吸空的一側乳房開始。

如何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

新生兒頭部周圍不放毛絨玩具、軟枕頭、毛毯,避免口鼻被堵,發生意外窒息。溢奶可能會引起窒息,為了緩解溢奶,餵奶後將嬰兒頭靠在母親肩上豎直抱起,輕拍背部,可幫助排出吞入空氣,溢奶明顯的,睡眠時宜右側臥位,可預防睡眠時溢奶導致窒息。測體重、換尿布、洗澡等護理時避免意外跌落或溺水發生。

如何補充維生素?

孩子出生數天後應開始補充維生素D,足月兒每日口服400IU,早產兒或雙胎兒每日口服800IU,連服3-4個月,之後改為400IU。

如何促進感知覺發育?

母親及家人應多與新生兒說話、唱歌、微笑,多讓新生兒看人臉或顏色鮮豔的玩具,多皮膚接觸,洗澡後給新生兒撫觸,餵奶1小時後可進行俯臥練習,每天可進行1-2次嬰兒被動操,家長應學會辨識寶寶哭聲,及時安撫情緒並滿足需求。

有吸氧史的早產兒應該注意什麼?

有吸氧治療史的早產兒,尤其是出生體重<2000克的早產兒應當在生後4-6周或矯正胎齡32周時到開展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的醫院進行眼底病變篩查。

寶爸寶媽們應注意觀察寶寶精神狀態、面色、哭聲、皮膚有無黃染、皮疹等;眼睛有無充血和分泌物;呼吸是否平穩、通暢等,如發現異常或有新生兒餵養、護理等疑問,可以電話或微信諮詢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醫生。

特別提示

如果孩子出現了下列任何一種情況,請家長們做好防護,並立即去醫療機構就診。

1.體溫≥37.5℃或≤35.5℃

2.反應差伴面色發灰、吸吮無力

3.呼吸頻率<20次/分或>60次/分,伴呼吸困難(鼻翼煽動、呼氣性呻吟、胸凹陷),呼吸暫停伴紫紺。

4.心率<100次/分或>160次/分

5.皮膚嚴重黃染、蒼白、紫紺和厥冷,有出血點和瘀斑,皮膚硬腫,皮膚膿皰≥5個。

6.驚厥(反覆眨眼、凝視、面部肌肉抽動、四肢痙攣性抽動或強直、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等),囟門張力高。

7.四肢無自主運動,雙下肢/雙上肢活動不對稱,肌張力消失。

8.前囟凹陷、皮膚彈性差、尿少等脫水徵象。

9.眼、耳有膿性分泌物。

10.腹脹明顯伴嘔吐。

11.臍部膿性分泌物多,有肉芽或黏膜樣物,臍輪周圍皮膚發紅和腫脹。

更多內容請關注「北京婦女網」「首都女性終身學習平臺」開設的「新冠肺炎防護」和「孕產婦」學習專欄。

來 源

中國婦幼健康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

關注公號後,姐妹們可發送 維權 | 活動 | 熱點 等關鍵詞,北京市婦聯近期活動、女性維權常識、近期熱點消息,通通告訴你!

原標題:《準媽媽課堂 | 疫情防控期間,新手爸媽在家護理新生兒要注意這些事》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很害怕這四件事,新手爸媽要做好幾個重點護理,別大意
    文 | 小書蟲媽媽很父母說,新生兒是」最可怕「的動物,如對新生兒護理不當,毛病就很多,爸媽會很勞累,寶寶未來健康發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作為新手爸媽,你一定會感到照顧新生兒是那麼生疏,常常會手忙腳亂。小書蟲媽媽是過來人,我想告訴新手爸媽們,其實沒有哪個父母天生會照顧寶寶,一切都是通過受和努力學習得來的。我們只要提前學習,了解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和護理重點,一樣可以把寶寶照顧得很好的。
  • 新生兒護理與餵養注意事項,新手媽媽要知道哦
    新生寶寶的護理與餵養十分重要,作為新手爸媽,不免手足無措。那麼,該如何做才能照顧好小寶寶呢?吃喝拉撒日常護理該如何做呢?請看,新生兒護理與餵養注意事項!吃喝拉撒護理指南!另外,在離開醫院的時候,媽媽一定要記得諮詢母乳餵養的專業人士,例如寶寶嗜睡黃疸不吃奶等問題該如何解決。2、奶粉餵養: 如果媽媽選擇的是奶粉餵養,則要事先選好質量好的配方奶粉,寶寶出生後要注意孩子是否對奶粉過敏,什麼牌子的奶粉更適合寶寶。
  • 臍帶護理很重要,新手爸媽一定要注意,保證臍帶的完全脫落
    像我家小姑子那樣,因為臍帶嫌棄日常生活照顧孩子不方便的情況,屬於普遍現象,新手爸爸媽媽在新生兒出生以後,到底該如何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護理直到臍帶完全脫落呢?1.正常護理孩子出生以後,醫生在醫院裡面已經對孩子的臍帶進行過處理,但住院期間,孩子洗澡的情況下,醫生會在洗澡以後再次進行相關的處理。孩子出院的時候,醫院一般會配備相關的一些護理物品,教給新手爸爸媽媽在家裡正確的護理臍帶,直到孩子臍帶完全的脫落。
  • 盤點這些常見的新生兒疾病,新手爸媽第一課!
    小寶寶的到來讓全家人都欣喜激動,但是有些小寶寶也會帶給新手爸媽一份「見面禮」,剛升級父母,對於照顧寶寶一無所知,更別說這樣的小狀況了。今天就給新手爸媽們普及一下常見新生兒疾病的常識及預防與應對措施。4、臍炎臍炎是新生兒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寶寶出生之後,醫生將臍帶結紮,5-7天後臍帶殘端乾枯脫落,脫落後的部位即為肚臍。如果在月子期間,臍帶還沒脫落的這段時間內護理不當,就容易感染細菌而發炎,這就是臍炎。
  •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如何有效預防?新手爸媽需注意
    當寶寶出現生理性黃疸時,新手爸媽不要恐慌,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科學護理,寶寶很快就會康復的。但是也不能不重視,甚至聽老一輩的方法去治療,有可能因為時間拖延較長使黃疸變嚴重,甚至出現併發症膽紅素腦病。
  • 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
    導讀: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父母必須要謹慎一些,不要讓寶寶受傷;而且,出生兩周內,寶寶可能會出現一些看似異常的表現,讓新手爸媽不知所措。新生兒的護理關鍵出生兩周,護理新生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新生兒如何護理,新手爸媽別慌張,這些乾貨收藏好!
    面對剛出生的小寶寶,很多新手爸媽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可不要光顧著疼愛寶寶!新生兒的基本護理,父母也需要了解清楚哦,這樣才能給予新生寶寶最正確最舒適最安全的照顧。話不多說喜孩子嬰兒車為新手爸媽總結了以下五點護理寶寶的乾貨,記得收藏好哦。
  • 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11件事不能做,新手爸媽要知道
    導讀: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11件事不能做,新手爸媽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11件事不能做,新手爸媽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護理20個重點注意事項,新手媽媽必看
    今天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坐月子期間對新生兒護理的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新手媽媽。7、新生兒的臍帶要消毒處理,每天早晚各一次,建議用碘伏消毒。75°酒精也可以,但是酒精相對會比較刺激。寶寶的臍帶會在兩個星期內脫落,如果期間有化膿的現象要及時就醫。臍帶發炎會出現發燒併發症。8、新生兒洗澡時間一般選在哺乳後半小時,時長5-10分鐘。注意水溫不可以超過40℃。避免燙傷!
  • 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兒 ?新手必備!樹袋寶寶來總結
    一個新手媽媽在寶媽群裡說,剛生完寶寶有點手忙腳亂,家裡面的老人又總是喜歡用老習俗來照顧寶寶,所以才來寶媽群來交流學習…… 在新生兒護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新手爸媽因為缺乏經驗而常常被折騰得筋疲力盡,同時又為寶寶心疼,為不能幫助寶寶解決問題而著急。小編整理了新生兒護理期間的禁忌和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助新手爸媽輕鬆育兒。
  • 關於寶寶肚臍護理,新手爸媽該知道的事
    許多新手爸媽已經學習了很多餵養、看護新生兒的知識,卻常常會忽視寶寶的臍帶護理,或者對寶寶的臍帶護理知識所知甚少。為此,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寶寶臍帶護理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關於臍帶護理新手爸媽該知道的事吧!
  • 新生兒臍帶護理4大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重視,避免留下隱患!
    新生兒的臍帶護理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因為不敢碰臍帶,出院以後就任由臍帶自己脫落,有的甚至怕臍帶碰到水,在臍帶脫落之前都沒有給寶寶洗澡過,這樣是不科學的,其實臍帶是需要細心護理的,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可怕,知道了護理的注意細節和護理的方式就可以放心的護理臍帶了,那麼護理臍帶的6大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重視
  • 給準媽媽的一本秘籍:孕期怎麼吃?月子如何坐?新生兒怎麼護理?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相信不少懷孕的新手準媽媽都會手足無措,遇到孕吐、妊娠紋、浮腫等孕期反映時,只會上網搜索查危害、解決辦法,但網上的說法也是五花八門,一些虛假宣傳和「假醫生」,容易踩坑也容易被誤導。
  • 武漢兒保中心:秋冬季新生兒護理方法,新手爸媽受用哦!
    秋冬季新生兒護理方法,新手爸媽受用哦!馬上就要立冬了,但最近武漢的天氣冷熱不定,早晚溫差大,加之在流感的照應下,「大寶」「小寶」都中招啦。對不少在秋冬季迎接寶寶到來的新手父母來說,可是不少的挑戰哦,新生兒護理問題就讓爸爸媽媽們束手無策……今天武漢瑪麗亞兒保中心主任和大家分享秋冬季新生兒護理方法,希望對各位爸比媽咪有用哦!
  • 疫情期間,新手爸媽如何照顧小寶寶?
    新生兒免疫功能差,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瀋陽市婦嬰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新生兒病房主任李文杰表示,對於新生兒來說,最好的預防便是切斷一切傳播途徑。同時,新手爸媽應對護理人員進行健康狀況檢查及流調,所有與寶寶密切接觸的人都必須確保無感染。家長或看護者也應做到少出門,謝絕訪客,如必須出門時,應規範佩戴口罩,回家後更換衣物並徹底洗手後再接觸新生兒。看護者一旦有流行病學史及不明原因肺炎症狀應立即與寶寶隔離。
  • 新生兒夜間護理的5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熟知,輕鬆省心巧應對
    抓狂的原因一方面是爸媽沒有做好娃夜間護理的足夠準備,另一方面可能是娃的白天夜晚作息是打亂的。那對於新生兒夜間護理的注意事項是怎樣?記得一件隔床尿墊也是有必要的,有過照顧小寶寶的爸爸媽媽都知道,有時即便給娃換好好的尿片,再次要換新的時候,時不時會發現床褥是有些溼的。也可以留一套床褥備用。
  • 新生兒夜間護理的5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熟知,輕鬆省心巧應對
    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那多好啊,小孩子晚上一直睡的話那大人也挺省心的,但是對於才出生的新生兒來說,晚上有必要把他們叫醒起來餵夜奶。我娃總體來說還是挺好帶的,她就屬於這種,一吃喝完之後就直接睡很久的那種,我都要時刻去關心一下她的情況,然後把她叫醒,偶爾餵一下夜奶這樣子。有些小孩就不一樣了,晚上的時候能哭無數次,大人都會很抓狂。
  • 新手媽媽護理新生兒,這6點習俗要注意,第3條一定要制止
    新生兒的出生給每一個家庭都帶來了幸福,但是因為年齡以及生活習慣的差異,老人和新手爸媽之間的育兒大戰也就開始了。老人會按照自己那代人的護理經驗來指導新手寶媽,但是有些老人的經驗不是正確的,更有一些老人的育兒觀帶著非常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所以在育兒時,寶媽最好備上一個經驗十足的月嫂來幫助自己帶孩子,既避免老人育兒造成寶寶受傷的矛盾,又能更好的照顧寶寶。
  • 新生兒第一周怎麼護理,新手媽媽應該注意些什麼?
    新生兒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需要時間來適應外界環境時,外面的時間很精彩,寶寶要快快長大,出來看看,寶寶生長很快,變化也很大,新手爸媽要如何給新生兒最好的照顧一、寶寶出生第一天寶寶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因為周邊血液循環不良的原因,所以會出現有點發紫現象,視為正常現象哦,新手爸媽不用太緊張;剛出生寶寶體溫調節尚未成熟,所以手腳摸起來會有點冷冷的,但醫院都有完善的設備,會隨時監控寶寶的體溫。皮膚顏色變化較大,一般為粉紅色,啼哭時深紅或紫紅。
  • 新生兒臍帶脫落,一般在這個時間,在這之前媽媽要做好這些護理
    這是因為在新生兒在降臨之後,就可以攝入食物,不需要再通過母親提供營養,臍帶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在出生那一刻起,臍帶就會被剪斷。雖說剪斷的臍帶會自己脫落,但新手媽媽應時刻關注寶寶臍帶變化並早好護理工作!既然如此,新生兒臍帶要多長時間才會脫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