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霧霾時常圍繞的季節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
PM2.5的「PM」,particulate matter是一個英語單詞的縮寫,翻譯為「細顆粒物」。
PM2.5的「2.5」,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所以,直徑2.5微米的細顆粒物是肉眼看不見的。
比PM2.5大點的細顆粒物是PM10,直徑大到4倍,但體積可不止4倍,按球體體積公式計算,PM10的體積是PM2.5的體積的64倍,大了這麼多,可是肉眼還是看不見。
比PM10大的顆粒物是PM50。PM50的體積是PM2.5的體積的8000倍,肉眼可見。在家裡,一縷陽光射進來,光柱裡有無數微塵在翻飛,那就是PM50和大於PM50的顆粒物。桌面上,落了一層灰,那都是遠遠大於PM50的顆粒物。
PM50、PM10、PM2.5,是3個臨界值,空氣裡並非只有這3種直徑的顆粒物,50微米以下的、以上的任何直徑長度的顆粒物都有。
(看得見光柱,就表明我們城市的空氣已經被汙染了!!!)
50微米是肉眼可見的臨界值,可以進入鼻腔,但不能繼續前進。我們鼻腔裡的鼻毛,看起來緻密,但是對於PM50來說就顯得稀疏了。
10微米是可以到達咽喉的臨界值,所以,PM10以下的細顆粒物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咽喉是PM10的終點站,咽喉表面的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會粘住它們。
2.5微米是可以到達肺泡的臨界值。PM2.5以下的細顆粒物,上呼吸道擋不住,它們可以順利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
PM2.5攜帶了許多有害的有機的無機的分子,是致病之源。PM2.5進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細胞以為它是細菌,也立刻過來把它吞下。巨噬細胞吞慣了細菌,細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細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無生命的,巨噬細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頭,最終被噎死,那麼我們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PM2.5對人體的危害
1、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研究顯示,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75%在肺泡內沉積。我們可以想像,眼睛裡進了沙子,眼睛會發炎。呼吸系統的深處,也是一個敏感的環境,細顆粒物作為異物長期停留在呼吸系統內,同樣會讓呼吸系統發炎。
2、致病微生物、多環芳烴、油煙等搭「順風車」入體內致癌
除了自己「幹壞事」,細顆粒物還像一輛輛可以自由進入呼吸系統的小車,其他致病的物質如細菌、病毒,搭著「順風車」,來到呼吸系統的深處,造成感染。
不要以為只要遠離大魚大肉的不良飲食習慣,就能躲開心血管疾病,細顆粒物也有很多「辦法」誘發心血管疾病。比如,細顆粒物可以直接進入血液,誘發血栓的形成。另一個間接的方式是,細顆粒物刺激呼吸道產生炎症後,呼吸道釋放細胞因子引起血管損傷,最終導致血栓的形成。
3、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缺陷
還有一些發現,讓人更加擔憂。近年的一些報告顯示,人類的生殖能力正在明顯下降,環境汙染被認為是罪魁禍首。
更多的研究發現,大氣顆粒物質的濃度與圍產兒、新生兒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體重、宮內發育遲緩(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關性。
4、PM2.5顆粒物可通過氣血交換進入血管
2009年的一項實驗採集了北京城區大氣中的PM2.5,以人肺泡上皮細胞株(A549)為模型進行毒理作用研究。
在這個實驗中,以25、50、100、200μg/ml等不同的染毒狀況進行對比發現,隨著染毒濃度的增加,PM2.5可引起這些細胞的炎性損傷。
「我們利用時間系列分析研究,對搜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PM2.5每立方米濃度增加10微克,醫院高血壓類的急診病人就會增加8%,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多。」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大部分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
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PM2.5標準,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達到該標準。針對發展中國家,世衛組織也制定了三個不同階段的準則值,其中第一階段為最寬的限值,新標準的PM2.5與該限值統一,而PM10此前的標準寬於第一階段目標值,新標準也將其提高,和世衛組織的第一階段限值一致。
空氣品質指數
空氣品質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定義為定量描述空氣品質狀況的無量綱指數,針對單項汙染物的還規定了空氣品質分指數(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 ,簡稱IAQI)。
利用空氣品質指數可以直觀地評價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並指導空氣汙染的控制和管理。
空氣品質按照空氣品質指數大小分為五級,相對應空氣品質的六個類別,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汙染的情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危害也就越大。
(來源:霧霾生存手冊)
【粉絲福利】: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世界知名產品、3M防霧霾口罩限量試用、免費大贈送!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我們的公眾號是:
醫易同修(ID:yiyitongxiu):弘揚中國傳統中醫文化,採集天下中藥偏方,傳承黃帝內經,為天下百姓提供預防和治療常見病和疑難雜症的建議。(全名:偏方易學針灸中醫大全)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學習防病治病養生的知識?醫易同修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1頁首點擊小藍字「偏方易學...」加關注 2直接搜索添加微信號:yiyitongxiu 3 保存並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直接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我們定期推薦優秀的中醫、健康內容跟各位交流,歡迎各位微信回復與我們交流。有好文章和偏方推薦請發小編微信yiyitongxiu2013;或發郵箱 yiyitongxiu@sina.com;更多精彩內容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