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北15公裡,地處北緯27°3′2″~27°18′57″之間,是北半球離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龍雪山共有13座山峰,主峰名叫扇子陡,海拔5596米。被稱為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至今已經被4469人成功登頂7646次,但是為什麼到現在沒有人能夠登頂5000多米的玉龍雪山呢?
天時
由於玉龍雪山處亞熱帶,全年大部分時間氣溫都在10度以上,而山上的氣溫,地勢每升高1000米,溫度要下降6℃左右,溫差的急劇變化使得山上的氣流頻繁且極不穩定,常常容易引發雪崩。根據《探秘志》資料顯示:國內外登山團隊先後15次攀登扇子陡,曾嘗試過從3條不同線路攀登無一成功,1991年曾攀登到4800米,1998年到5000米,2002年到5100米、距離山頂約500米止步。玉龍雪山是北半球離赤道最近的雪山,其變化無常的氣流是影響登山的重要因素。
地利
玉龍雪山的十三座山峰連綿不絕、山頂常年積雪、白雪皚皚,宛若一條騰空的「巨龍」,因此被稱為「玉龍雪山」。玉龍雪山又被稱為「黑白雪山」,原因是其山體主要由石灰巖與玄武巖兩種巖石構成,石灰巖呈白色,玄武巖呈黑色,兩種巖石黑白分明,相映成趣,故因此得名。
石灰巖是由風化物質、火山碎屑等經大自然的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形成的層狀巖石,主要化學成分是CaCO3,極易被水溶化侵蝕形成石林和溶洞,這種「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在雲南省分布十分廣泛,昆明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玄武巖是一種火山巖,是由火山噴發出的熔漿凝固而成,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主要為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性脆、重量輕。主要由石灰巖和玄武巖構成的玉龍雪山,山體非常脆弱,再加上主峰扇子陡山體異常陡峭,接近直角,非常不利於攀爬。山體結構的脆弱,是影響登山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人和
玉龍雪山在當地被稱為「天山」,是當地納西人心目中的聖山,是傳說中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化身。當地的納西族百姓並不歡迎這些登山的不速之客,不希望心目中的聖山受到打擾,這應該是登山者沒能登頂玉龍雪山最為重要的原因。
後記
今天的玉龍雪山,雪線高度為4800-5000米,雪線附近年平均氣溫為-3.3℃-4.7℃,雪線以上的山體(冰川)面積為8-18平方公裡。根據聯合教科文組織與國際氣象組織預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預計2030年左右全球年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按玉龍雪山當地的氣溫垂直遞減率0.84℃/100米計算,屆時玉龍雪山的雪線將上升180-350米,冰川面積將降低到2-8平方公裡,甚至完全消失,雪山的美景也將不復存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樹多了能改變氣候,氣候溼潤了又會促進樹的生長。如果我們能精心呵護身邊的生態環境,對大自然時時懷著一顆敬畏心,大自然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
參考資料來源:《探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