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甜甜的爸爸,希望跟大家探討育兒經驗和心得,共同進步。୧(๑·̀◡·́๑)૭
———————————————
媳婦從懷孕到帶娃,也會有很多選擇, 但最開始的應該會是這個:我是在公立醫院建檔還是私立醫院建檔?
這個決定的結果會決定你漫長的第12到40周孕期+3-5天的生產是怎麼樣的。所以還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我們最後選擇了私立,在這裡我講講我當時決策的心路歷程和實際真實的體驗(爸爸視角)
1. 為什麼最後選擇了私立
我覺得當初選擇私立的理由比較簡單:人少、可預約(其實很多有公立醫院也能預約,但可惜我家周邊的不可以)、服務態度好。
在懷孕最初的6-12周內,由於早孕檢查加媳婦孕酮不高,所以我們去過各種醫院,在經歷過不能預約、排隊時間長、人多擁擠、沒有地兒休息、問診只能媳婦一個人進去、大夫口直心快脾氣不好直接給媳婦說哭了等等狀況下,又恰好現在私立都很「雞賊」,網上能團1塊錢的早孕檢查券,讓你先體驗下私立:人少、等候環境好、大夫說話非常有耐心等等。 這一對比至少心裡感受上,私立就讓人舒服不少。
我們的私立醫院 孕檢(12-40周)+生產(手術費+3晚食宿)總共6W左右,其中醫保還能報銷5000。 一想到花5W5,買的是一個長達7個月的服務+手術費及住宿費,而且媳婦能因為在私立,所以這7個月裡心情好點、脾氣好點,對寶寶家庭都好。我就覺得還是很划算的(相比月子中心一個月9萬那都不是事兒!)。 而家周邊確實沒有比較好的醫院。所以我們就定了私立了。
現在生產完了回過頭看,除了上面說的,更有下面這些理由,讓我決定如果要二娃,還會選擇私立:倆人一起見大夫、一起看B超、能提前知道男女、生孩子時能全程陪護、爸爸可以剪臍帶、家人可以在單間裡陪床、各種早教課和活動等。
摘幾個印象深刻的事情說。
- B超家人能進去看。公立醫院只有大夫能看到B超,但私立我和媳婦都可以看到,同時大夫會超詳細的給你講解,當前的畫面是什麼。 這個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 有些妹子會覺得寶爸進入狀態慢等等的。「明明我都懷孕了,怎麼他跟沒事兒人似的」。 作為男性代表客觀的說確實會慢,因為懷孕的變化你們是天天能感受到的。但是大老爺們兒真是感受不到啊。但陪媳婦進去看B超真的太接受洗禮了。親眼看著小生命從一個小圓點長出頭、四肢,而且經常你看的時候,他還會動會蹬腿。讓人不得不感嘆生命的神奇。 從12周到生,會做很多次B超。我每次都會算距離下次看B超的日子,甚至後期B超少了我還問媳婦要不要加幾次。我覺得更早的通過B超看到寶寶,可能會更早的進入狀態,孕期也知道更加心疼媳婦
- 能知道男女。當然有的人更喜歡驚喜,但我更喜歡提前知道早做打算。畢竟小孩兒的衣服都很漂亮,看著就想買,但不知道男女多少會對選擇圖案造成困擾,在知道男女後,就可以大膽的買買買了。
- 分娩預演+獨立大產房:在38周的時候,醫院會組織分娩預演,主要就是告訴大家如果順產當天流程是什麼,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如家裡破水了,那麼車開到哪兒,走什麼流程,醫院有什麼預案等。聽起來很安心。同時分娩預演會參觀產房,產房超大,大概40平左右,獨立衛浴,有電視、天貓精靈之類的。像後來我媳婦催產的,從早上9點進入產房到凌晨孩子出生,良好的環境讓我們一直身心狀態都很好。
- 生產全程陪護:助產+剪臍帶經歷難忘:私立生孩子是可以全程陪著的,這真是太難忘的經歷了,尤其最後使勁兒的時候,我還參加了助產。。。 快生了的時候大夫會讓我把手機放兜裡,一出生就看表,出生時間十分精準(鄙人的出生時間就是個迷,爸爸和媽媽各執一詞,一個認為自己生的當然準,一個認為你打了麻藥又看不了表當然外面的人聽大夫說的時間更準。這下好了,甜甜的時間超級準確)
- 提供了3天住宿+家屬陪床,起初我以為單間就是比公立條件好一點。但後來才發現有的公立孩子出生後,爸爸只能指定時間來看。其餘時間只有媽媽孩子和護工。。。(竟然還是三甲醫院)。私立醫院一人一屋,媳婦在產房的時候,4老就在下面屋子裡一邊聊天一邊等。在前三天媳婦住院期間,家人也可以一直在裡面陪伴。
- 懷孕期間還會提供一些早孕課程和活動,比如肚皮彩繪、做肥皂花、縫小玩偶、起名兒課、保險知識、帶娃知識等等。有實用的有活動類的,還是蠻有意思的~
說了很多好,再說說我聽過的和經歷過的不好的
- 據說由於私立都是生孩子的麼,所以如果碰上一些並發的症狀,私立醫生是解決不了的(比如生孩子過程中肺部需要手術),只能轉到大醫院。公立的話因為是綜合醫院,可能就會好協調些。這個說法我不太清楚對不對,我當時就想,也沒聽說過私立生孩子致死率遠遠高於公立的聲音啊。。 所以我並沒有太在意這部分
- 私立會在生完孩子後住院期間,有醫美部門的醫生來推銷通乳等項目,額外收費的。但你不問就不跟你提錢,只會跟你說 我來檢查一下(因為經常會有兒科、產科護士來檢查),然後說 你這個容易堵奶,我給你安排通個乳。我覺得她就是吃準了媽媽剛生完一家人也在喜事兒中不想跟她鬧。然後就給我媳婦弄了一個療程2400。。。 項目好不好另說,但前期不透明支支吾吾的真的給人感受不好。
- 當然,我不太清楚更多私立醫院的水,所以私立我去的是我覺得比較有名的醫院(美中宜和)。不排除有隻為掙錢的小作坊私立醫院哈,大家去之前還是要摸摸底。看看醫院的資質、大夫簡歷。
其實從上面不難發現,我覺得私立不錯的這些經歷,本質上私立醫院再把懷孕當做一個家庭的事情。而不是一個女性的生理狀況。所以一切活動都可以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門診時爸爸在場,防止醫生給媽媽的建議當成耳旁風,爸爸要配合醫生監督執行。B超時,爸爸媽媽都能看到小生命在動。所以我在第12周時,就覺得同孩子見了面。正是由上面這些,我一直會認為孩子從懷孕到出生,是一個家庭的事情。爸爸也有爸爸的職責和工作。 而講道理如果去醫院,只能媽媽進去問診。老公只能充當司機+跑腿的角色,感受不到醫生跟媽媽說的問題和緊急程度。感受不到生命的變化,怎麼能真的做到感同身受呢(之前我媳婦做手術我在外面打王者也有過,因為我確實幫不上什麼忙啊。。)
以上就是我選擇私立的原因~ 下回咱們接著聊一聊月子中心還是月嫂,這個是我糾結了好久的問題,為此我採訪了身邊所有的寶媽。 大家還想了解什麼,歡迎文章下方評論或公眾號(甜甜的爸爸)裡留言~